峨嵋山游记
“蜀国多仙山,峨嵋貌难匹。”这是唐朝诗人李白对峨嵋山的赞美。
今年夏,我和家里人去峨嵋山旅游区耍了三天,游览了天下名山。
峨嵋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众多的佛殿庙宇。峨嵋山地处四川盆地西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绿荫覆盖,有许多稀有的珍奇动物和植物。山清水秀、曲径通幽、全山林木森森,一山更比一山高,号称“峨嵋天下秀”。
金顶佛光,日出,云海是山顶的美景。
来到峨嵋的第二天早晨天未亮就动身,急急忙忙乘车来到山顶,就是为了亲睹著名的金顶日出。
时间还早,黑暗的金顶山头上面闪动着各种形式的手电筒和马灯的光亮,穿着各式冬衣的黑糊糊的人影来来往往,人相当多,抬“滑杆”的民工喘息声与看日出人们发出的嘈杂的声浪,冲破了金顶的黑暗和寒冷。
从高达34摄氏度的山下到飘雪的山顶,我们只得穿上在洗象池从一身珠光宝气的老板娘那儿租借来的军大衣,10元钱一件;虽然感觉到很是笨重和有难闻的臭味,但是为了御寒,不得不穿上它。
天开始麻麻亮了,山顶上已经有很多人,远处的依稀可见的山峰已经渐渐清晰。还好,天上没有一丝云。人们开始安静,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太阳将要升起的位置,惟恐错过看日出的好机会。
天慢慢亮起来,四周的情景也越来越清晰。
当第一缕金黄正要跃升出来的时候,太阳还没有露出脸。这短短的一瞬,是摄影者们最为激动的时刻,只听到周围照相机快门咔咔的响声不断,频繁的闪光一时间照亮了观日台。
在一瞬间,太阳仿佛一下子跳出来,红红的、圆圆的。眼前的明亮度变了,人们的脸上、身上被镀上了一片绚丽的光彩。飘浮在苍穹之中的远山山峰与飞快移动的轻纱般的白云,也呈现出美丽的彩虹色。面对如此美景,看日出的人们,怎能不显得兴高采烈,激动万分。
太阳完全出来了,眼前的金顶完整无缺地暴露无遗,金顶建筑群层次分明富丽堂皇,华藏寺是重檐歇山式建筑,鸱吻脊兽,飞檐斗拱。华藏寺殿后最高处是普贤殿,矗立在舍身崖头,里面供奉着骑象的普贤铜像,据介绍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整个建筑群用渗有黄金的青铜铸造,殿顶鎏金,晴好天气的时候,在山下的适当角度,你看见它就是一片金晃晃地,故称为金顶。此时,庙宇在阳光中一片金黄。站在崖畔瞭望万佛顶,那里海拔3099米,比金顶高22米。薄雾笼罩下的万佛殿依稀可见。
穿着军大衣与厚毛衣的男女游客们——他们都有冻红的脸和鼻头,这无疑是寒冷和山风所作的功;云海中的山峰已可以看出远方的瓦屋顶(瓦屋山,在洪雅县),可是人们已经开始蠢蠢欲动,相当多的人已经无心逗留再看那浩瀚的云海,被饥饿和寒冷逼着走向下山的征程。
据了解佛光要到下午4点左右才可能出现,并且必须是晴天有太阳才行,就像通常的雨后彩虹一般难以见到。由于时间和比较疲劳的原因,我们没有考虑再看佛光。
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它的道理在于是由于上山劳累过度,于是下山就体现了体力的不支。我们由于上山全是机械化的,因此并不感到很累,只是冷和饿。不过,也只有到下面才好吃早餐,而且是越往下走就不会再寒冷了。
我们选择走这条线:从金顶下行至洗象池,再经遇仙寺、到仙峰寺;再走洪椿坪、清音阁、中峰寺、神水阁、雷音寺、伏虎寺、报国寺,完成这次游山。在洗象池退还了一身油腻肮脏的军大衣,立刻轻松了许多,吃了早餐,稍息后我们就开始了下山之行。
峨嵋山层峦叠嶂,山势俊秀,沿途胜景,美不胜收。
可是走山道确实好累啊,曲曲折折,途中还要经历有名的九十九道拐,走得我都快成瘸子了。我的侄儿侄女却像燕子一样在山径上由上而下健步如飞,这是取决于他们的年龄,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在洗象池下面有好多野猴子哦,大大小小的都有,它们伸手向我们索取食物。我们把买的猴食拿来喂它们,它们好聪明啊,真是的。小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又怕又爱;我们就这样走走玩玩,直到青音阁。
清音阁绿荫敝日,山清水秀、双桥清音是峨眉山风景之一,是最为清秀的地方。牛心亭两侧有宋朝建的石拱桥分跨黑白两龙江上(两条山溪,水流很大),李白诗云“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就是这里。在牛心石我们欣赏了双桥清音,听两江流水奔腾而下“哗哗”的喧嚣,看隐没在葱茏山林中的寺院美景。美丽如画的风景让我们依依不舍,久久不忍离去。
终于由于体力不支走不动了,于是破天荒的叫了几架滑竿下山。我坐的滑杆抬滑竿的是两个年轻汉子,他们见我是个小伙子,于是抬起滑杆顺着山路飞跑,据他们说用跑的方式才不会太累,一会儿就到了山脚,真是让人心惊肉跳,身体像要散架似的,下地以后好久我才惊魂初定恢复正常。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坐滑杆了,就是没摔着,颠得也够呛啊。
当晚我们回到住处,吃了晚饭后大家都没有外出,休养生息,为下一天游玩做准备。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了报国寺。
报国寺在山下,是入山第一寺,也是峨嵋第一景,和其它寺一样,也要买门票,而且没有半票,每张8元。
报国寺始建于明代。殿宇四重,掩映在苍松翠柏间。寺内有一四一五年(明代永乐十三年)烧的一尊高达三米四的瓷佛象,造型大方,仪态生动。七佛殿前有十六世纪紫铜铸造的十四层铜塔一座。塔身高七米,铸刻佛像四千七百余尊和“华严经”的全部经文。工艺精巧,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因为是在山下,所以人很多,有的地方甚至有点拥挤,环境温度已是高得令人难以忍受了。
至此,几天的峨嵋之行就结束了。
峨嵋山的优美景色和奇花异草让我们流连忘返。可是俗话说:“长安虽好,不是久留之地!”,下午我们就将打道回府。
回顾这几天,我们花了不少的钱,只是门票就是好几百块。山上的饮食是惊人的贵,一碗面条可以卖到10块钱,象一些胃口好的年轻人,一顿面食下来就要30块。要是想好好吃一顿中餐,那就不好再说了!大多数导游的本事就是和司机一起把游客拉到他(她)们串通好的馆子里去“高消费”。你看看那些一身珠光宝气西装革履的开店的男女老板们,七、八十年代他(她)们好多人都还是路边背竹背或是搭席棚卖稀饭和烩南瓜丝的人呢,现在是鸟枪换炮了!
峨嵋山的确是个令人向往和留连忘返的地方,但是想去第二回却因为上述原因而驻足不前了!
-全文完-
▷ 进入蜀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