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荣辱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一书中通篇赞扬以荣为举,在书中详细的记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文明进步而做的为荣之事,痛斥了几多民族败类的可耻之行。《资治通鉴》中的荣辱观可概括为六点:
国人要爱国。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1362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众多的优秀儿女的爱国壮举,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述了爱国人物的优秀事迹多达三十多个。其中一个“贤孟妇助夫义举”的典故,是讲在东晋时期任青州主簿孟的妻子周氏。周氏为帮其夫义举复兴篡夺了的东晋政权,把陪嫁的万贯家产全部交其夫起兵,又从堂妹处借了大量的红布亲缝战袍,终于助夫义举成功。这个爱国典故,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有国才能有家,保国就是保家。
国人要团结。书中记述了一个“独箭易折,众箭难摧”的典故,说的是公元424年10月,吐谷浑威王阿柴突然病倒,生命垂危。他忙把二十个儿子召来,让每个儿子拿出一支箭来,然后叫折箭,箭断。又叫把二十支箭捆在一起折之,却折不断。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发展。一 人一条心易被敌破之,众人一条心则胜之。
国人要执法。书中所述执法的典故也多达三十多个。里面有一个“南山可移,此判无动”的故事,是讲太平公主与僧寺争夺一个磨坊。雍州司户李判归了僧寺,雍州刺史窦从一听吓坏了,他怕太平公主的权势,便下令李改判给太平公主。但李不畏权势,毅然在判决书上写了“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几个字。这个例子说明,不管你是为官的还是为民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国人要廉明。司马光倡导为官者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记述了三十多个为官清廉的人物故事,告诫为官者要克己奉公,廉政清明。凡谋私利者最终没有好下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善有善报的因果关系。
国人要学英雄。司马光笔下的民族英雄典故也多达二十多个,有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功盖天下的郭子仪等。这些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英雄,品德感人,事迹动人,是国人值得学习的楷模。司马光想用这些英雄人物的形象,教导国人学英雄,做英雄,为民族的生存而勇于献身。
国人要拒耻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述了二十多个拒耻行的典故,试图规劝国人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人人慎言、慎行、慎为,不言不文明不礼仪的话,不做不文明不礼仪的事,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而兴我中华大业。
-全文完-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