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主义万岁(74)
月儿快落了,星儿也稀了,天空蒙蒙,大地悄悄,人们睡得最甜的时候,可我们的文清老师还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交了一份精美的烛光大餐——10月散文版总结……
那雄浑的天穹,几多云层透着月儿的光芒,与星星合力把一线银光洒向藤蔓居身上,正在敲打键盘,那劲势,像是老师向学生交作业……
他(她)们这股敬业精神,同时也点燃了我的写作灵感,想写一写“一本书主义”……
小时候,我非常崇拜丁玲,并深受她的“一本书主义”影响。也暗暗立下志向在写作方面突围,梦想有自己的“一本书”,有自己的“一本书主义”。每当想到这些,我都沾沾自喜,飘飘然然,好象自己已是“作家”行列里的人了。说一句不怕丢人的话,当时我还自写了一个牌牌——作家!我要当作家!
但命运给我开了一个玩笑,父亲把我送进了银行。银行像个围城,我整天低头是票票,抬头是帐本,举手是算盘,挪步是锁门,开步是请示,怕点错钱多给了人家,又怕记错帐把款多付给人家,方寸之间,围城之内,处处小心谨慎,如进了雷区。就这样一晃12年过去了,我终于脱下了会计员的袈裟,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我成了师傅!
当了师傅后,我悠哉悠哉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惘然若失,就有萌生了“一本书主义”的儿时梦。但又想,写什么?胡写吧,就写这银行,写这银行经营,写这银行管理!还好,斯人还有贵人扶助。我的一位同学在县广播站当编辑,我就写些新闻稿。就这样,我在广播里三天两头听到自己的文章,听到一次,我的心就冲动一次,就成熟一寸,就积累一点,就收获一方。
有一天,在县城遇到了一位同学,是女的,特别漂亮。她一见面,就老说:“写得多好。我每天都想在广播里听到你的文章。”这以后,她和我之间来住便多了,后来也就当了我的情人。你说这写文章倒写出一个情人来了,这就是文学的魅力!这就是“一本书主义”的魅力!话题扯远了,回到正题吧。
一开始,我的稿子就满天飞,飞到了县文化馆办的期刊上,飞到运城地区小报上,飞到了山西晚报上,飞到系统最高层办的报刊上……飘啊飘,我在飘,像雪片,像雨点,像一阵风,像我那漂亮的情人。是啊,这个情结结,也是我写作的动力,每到写不下去的时候,她就飘到了我眼前,给了勇气,每到收到稿子采用通知单时,她又飘到我眼前,我们庆贺的方式是拥抱在一起!
一次去北京,有位领导,当然是直接管我的最高头头,说想编一本书,我就答应了,并完成了任务,在全国发行,连西藏自治区都购买500本。就这样第一本书引出来了第二本书,第二本书引出来了第三本书、第四本……我在40岁时就评上了高级经济师职称,你说这好不好,倒写出名堂来了,写出效益来了,写出小官官来了……
退下来后,我休闲了一段时间,每天走走转转。但时间一长,又有点惘然若失。有几家单位叫我,我没去,我没去的原因是放不下架子,有些丢面子。后来,还是挡不住写作环境的诱惑就选择了离家近的一家银行去上班。其实上班一天也没有啥事,我就又开始写,写自己的夕阳生活,写自己这一生的感慨。
初冬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地飘浮着,人们在忙碌着过冬的东西,我也在忙碌着写稿子……
有一天,我到县文联主[xi]姚天高那里才知道烟雨红尘,从心里又激起了写作的第三次浪花。从10月15日开始到月底,我把自己这几年写的稿子陆续发稿70余篇,其中精华1篇,荐字25篇,积分也过了千,也算是小有成绩。我还给自己定了个奋斗目标,就是每天点评20篇文章,每礼拜争取写好两篇文章。在点评文章过程中我又想起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我想这会对我本人及烟雨红尘的广大作者进一步提高文章质量起作用的。一本书主义是丁玲女士提倡的写作态度,就是要求每位作者必须具有精品意识,对自己负责,对读者负责,更要对文学负责。但有些人早忘了“十年磨一剑”的境界,往钢里掺废铁渣,往牛奶里兑水,把短篇抻成长篇,把爱情搞成黄色淫秽,把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歪曲成无聊的暴力游戏,甚至是移花接木,文学已经由高尚的精神食粮降低成一种普通商品而已。这就是我要写“一本书主义”的第一个用意。其次是想谈谈我对“一本书主义”的理解:“一本书主义”的内涵我理解是八句话——主题鲜明,层次清楚,语句流畅,文字犀利,体例规范,标点正确,无错别字,有头有尾。也不一定对,权当是班门弄斧在教授窝里耍拳,多多见谅多多见谅!
我家院里的菊花正在盛开,一朵朵菊花斗芳争艳,显得生机勃勃。是阿,菊花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我这是昨天深夜零时看了文清写得10份散文总结和藤蔓居写的总结而言,也算是自己的10份总结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写个书面总结。(2007-10-1-21:45)
-全文完-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