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民间文化——谜语(73)
有人说,谜语是民间文化的亚文化,我也赞同这个观点。我对谜语产生兴趣是在和运城市文联副主[xi]申大局的那次谈话后才走进谜语这个迷宫。 谜语,尽在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口头笑谈中。谜语尤如散落在夏县大地上的一颗颗珍珠,我们把她寻找出来,又用银针与银线把她编织成串串,摆放在你的眼前,使她发出绚丽多彩耀眼地光芒,使你目不暇接,享受着她的魅力;又像春天里的花蕾,迎着春风怒放,在夏县这方古老的原野上芬芳四溢。
1、以谜劝友……
司马光有位乡友,家有良田百顷,牛马成群,猪羊满圈,是当地有名的富户。但因游手好闲,挥霍奢侈,家业日渐衰败。司马光见此情景,就特地写了一首诗:一家四人两个大,一人立地三人坐;堂中还有一两口,歉年薄收也能过。司马光将这句话送与乡友,并说:“这是一个谜语,猜猜是个什么字?今后如能照这个字去做,生活一定会好转的。”乡友随即认真地猜了起来,终于完全明白了,就对司马光说:“谢谢你,我一定照它去做,绝不辜负兄长的真诚帮助。”
(谜底:繁体字儉)
2、司马光游庙解谜……
春分过后,司马光去书邀好友王安石前来游览观光。清明这天,王安石应邀来到夏县,精神焕发,百倍欢悦。在司马光的陪同下,他们东上瑶台峰,在瑶台庙览赏之后,挥笔提诗一首:“两个伙伴,同起同眠;携手赴宴,佳肴共餐。”接着他们又来到禹王城,登阶进入禹王庙,又留诗一首:“两个伙伴,正派清廉;虽说嘴馋,从不独贪。”最后他们又来到堆云书馆,再题诗一首作念:“两个伙伴,从不孤单;走遍天涯,同是一般。”返回途中,随者问司马光:“哦,原来三处景点的谜同射一物.” (谜底:筷子)
3、访友之难……
相传,张三与李四是世交好友。二人常来常往,无话不谈。上门不通报,离别不相送,可谓亲密无间。但是,有一天张三刚走到李四门口,竟被李四拦住,急问:“这是怎么回事?”李四说:“今日一不谈论刀枪棍棒,二不谈论校场比武,只请你猜一个谜语,兄若能猜出,小弟自当迎接入庭,倍加款待。否则,别怪小弟拒待。”张三听后,哈哈一笑,说:“原来如此,那就请贤弟出谜。”李四说:“好,你听着:‘话对青山喉唱歌,席地交谈心情乐,三人扳掉牛犄角,草木丛中人一个。’还有两点要求,一句猜一字,四字连起来要成为一句礼仪用话和一个礼仪式动作。”话刚落音,张三就大摇大摆地坐到太师椅上,并让李四热情相待。
(谜底:请坐奉茶)
4、书篓子猜谜……
解放初,县城有位高中学生叫贾全智,虽学位不高,但读的书多,且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是个过目不忘的奇人,成了全县有名的“书篓子。”一年秋季,贾全智带着行李,徒步去运城专署参加高考,途中寄宿一家客店。店主是位姑娘,十分聪慧,相貌不凡,也是个好学的青年,名叫喜鹊。餐后闲聊,得知他就是传说的“书篓子”,心想试试他的文才。于是,笑着说:“客人,你我闲聊无味,不如猜谜有趣。我出你猜怎么样?”“好,请出。”喜鹊说:“‘并肩相聚一处,偎依二鼓三鼓,一怕夜有馋猫,二怕进舍恶虎。’打一字。”贾全智听后,心想:首句暗示二字合一;第二句点明时间已入深夜;第三句深夜怕猫者,鱼也;第四句怕虎者,羊也。想到这里,笑对姑娘说:“我全智猜中了,是个‘鲜’字。”“不对,”喜鹊摇摇头说,“你再想想看。”全智听说没有猜中,顿觉面红耳赤。他急忙调换思路,苦思细想:二鼓三鼓虽指时间,但不具体。再经分析,认为二鼓指亥时,三鼓指子时。亥为猪,猪也怕虎;子为鼠,鼠亦怕猫。贾全智想到这里,连声称妙,对姑娘说:“这回可猜中了。”喜鹊听后微笑赞道:“真不愧是有名的‘书篓子’。”
(谜底:孩)
5、以强降弱……
一次,张三在俱乐部静看老人下棋,忽听有人喧闹,便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一老一少因谜底一事而发生争执。少者,精灵聪明,才思敏捷,想用自己的谜底击败老者;而老者经验丰富,遇事不急。老者让少者先说,少者说:“坐也是坐,卧也是坐,立也是坐,走也是坐。”少者要对方猜一动物。老者对少者制作的谜语夸奖了一番,然后说:“我也有一谜,亦是猜动物的:“坐也是卧,站也是卧,行也是卧,卧也是卧。”少者想了半天,总猜不出。老者笑着说:“你的谜底是我谜底的一顿美餐。”少者听后大为不满,高声说:“你欺侮人。”于是争闹起来。
(谜底:少者说的是“蛙”,老者说的是“蛇。”)
(谜底:上联是“油灯”下联是“杆秤”)
6、以谜购物……
春种期间,有位棉农去县种子供应站去买棉花种子。买好后,准备回家,老天突然下起了雨。为了避免雨淋,他又走进百货商场,货架上琳琅满目,使他眼花心乱,犹豫不决,营业员见状,忙问:“同志,你要何物?”棉农逗趣地说:“我要的东西是:外出肥又胖,回家成瘦相;忙时汗水淌,休闲身靠墙。”营业员听后,立即取出所要之物。棉农选好后,带着所爱之物离开了商场。(谜底:雨伞)
7、灯节之夜猜谜语……
元宵节之夜,大街红灯排排,小巷明灯盏盏,一派欢乐夜景。姐妹携手街头,游观华灯,各式各样的灯笼十分好看。引人注目的,要数写有谜语的彩灯。她俩边走边念,各人都记了几个。回家后,趁兴趣正浓,也猜起谜语来。猜前说好,听后可将对方的谜底写在纸条上,最后交换,各自验收,猜不对者,罚唱歌一首。姐姐的谜语是:花开结成果,果又开成花;缕缕情意长,温暖万人家。妹妹也说出自己的谜语:像桃不是桃,桃内长白毛;掰开毛来看,里藏小黑桃。她俩的谜底都是猜农作物的。说完,各自将对方的谜底写在纸条上,然后交换。姐妹各自看了对方写的谜底,两目相视,笑了起来。
(谜底:两谜都是棉花)
8、择优录取……
先前,有三位少年听说县城来了一位学识渊博的教书先生,想继续深造,便结伴前往拜师求学。先生对三位少年说:“你们求学的志向很好,但是,我要先考考你们,谁的成绩好我就收谁。”说毕,给每人各发了一张纸,每张纸上都写着相同的两句话:“一女牵牛上独桥,夕阳落在方井上。”三少年不晓得先生要考什么。高个少年灵机一动,就以这两句话为题写起文章来;中等个子的少年认为自己精灵、有才,就以这两句话为上联,对起下联来;而矮个少年紧皱双眉,一直没有动笔,等先生收卷时,就急急忙忙写上自己的姓名——高翔,也只好把卷交上。先生看完卷子以后,只收录矮个少年——高翔为学生。
(谜底:因为先生一直没有问各人的姓名,心想一定是问姓名,
所以,就写上了自己的姓名。)
9、改门御寒……
立冬前,爷爷让孙子将破旧门房翻修一下,好御寒过冬。房子快建成时,孙子请爷爷看看门房是否称心。爷爷看后,半句话也没说,只用石灰在门上大大地写了一个“活”字,便拄着拐杖走了。孙子看了“活”字,十分纳闷,他思来想去,终于明白了爷爷的心思。于是,便与工匠师傅磋商,重新将门房改修了一下。再请爷爷来指点,爷爷看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谜底:“活”字与门合起来是个“阔”字。阔:宽也。爷爷嫌门太大,不利御寒。)
10、猜诗谜……
“七一”前夕,老师带领学生去党史展览馆参观。馆内,还展出一组谜语,是猜毛泽东诗词名句的。师生都在猜想,最后还有四个词谜没有猜出。老师让同学们记下来,回校再猜想。这四个词谜是:①节日的天安门;②土地改革;③色彩缤纷;④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了鼓励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们开拓思路,认真推敲,反复讨论,并开展有奖竞猜活动,结果很快全猜出来。
(谜底:①“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②“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③“赤橙黄绿青蓝紫。”《菩萨蛮•大柏地》④“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采桑子•重阳》)
11、老马考小马……
老马是东凯造纸厂的老会计,已年近古稀,两眼昏花,厂长想物色一个人接替他的工作。于是,就打发小马到老马跟前去应试。老马见小马来了,就说:“我先给你出一道谜语题,若能很快猜中,咱再进行正式考试。”小马说:“行。”于是,老马就认真地出起谜语来。他说:“古人留下一座桥,一边多来一边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猜一用具。”小马略加思索,就说出了谜底,得到了老马的赞扬。(谜底:算盘)
12、欺人反被人欺……
古时候,有个教书先生非常骄傲,事事处处总想表现自己文深识广。一天,他去寺庙游玩,一进庙门就碰见一个年幼的小和尚。小和尚以礼相迎,问道:“施主尊姓?有何贵干?”教书先生见他是个小娃娃,以为他好欺侮,就故意用谜语来难为他:“我的姓是:“上能浇牧草,下可长禾苗,上下合起来,声能震塌庙。”谁知,小和尚也很聪明伶俐,才思过人,不仅猜中了来者之姓,并且也出谜语反击,就说:“施主请猜猜小僧之姓:“一点画一划,两点再一划,目字少底划,上字缺下划,己字添三划,此姓属于咱。它爱善人家,专抓不孝娃。”教书先生绞尽脑汁,也没有猜出来,自觉羞愧之极。虽心有恨意,但无处发泄,只好退出山门。 (谜底:先生姓“雷”小僧姓繁体字“龍”)
13、重归于好……
李家庄有对夫妻,男名大发,女名小凤,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纯真,婚后更是亲如手足,相敬如宾。后来,大发从农校学习回来,当上了乡农科站技术员,自觉高人一等,感到妻不配己,遂起了离婚念头,但又不好意思开口。那年中秋佳节,夫妻俩在院中赏月,趁欢乐之际,大发将事前写好的纸条,放在小凤面前。小凤看了纸条上的“团圆月下话离别”几个字后,立即回房去了。不一会,端来水果让大发吃。大发回头一看,稍一思索,即拍腿叫绝。原来盘内放着四样水果,正好凑成一句话,顿时感到小凤的聪慧,肚量已超过他,遂打消了离婚念头,重归于好,和谐度日。
(谜底:石榴、青枣、荸荠、酥梨。四种水果的谐音是:“十六清早逼妻速离。”)
(搜集整理: 谢一民 马忠秀82岁 郑远游78岁 曹建基81岁)
-全文完-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