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玉屏县开会,回来的路上我们游览了梵净山。海拔2900米的梵净山位于黔东,是绵延千里的武陵山脉之主峰,有幸一游,心情是激动的。梵净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为弥勒佛道场,自古就有“名岳之宗”的显赫名声。据当地的朋友说,我们去的前一天,十世班禅的母亲刚来拜谒过梵净山,这更增加了我的向往之情。
从印江县城出发,车行1个小时左右就进入了梵净山。道路明显变窄,弯多坡陡,然而两边的树林却出奇地自然而秀美,那是梵净山未受破坏的原始森林。莽莽苍苍的林木包裹着高大险峻的山峰,而深深的沟谷里,是喧哗吵嚷的溪水,这更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不久,就到了梵净山山门。左边是一座大寺庙“护国寺”,是毁后重建的,尚未完工。这让我联想到了峨眉山的报国寺,同是佛教名山名寺,川中的报国寺却比黔中的护国寺幸运得多。但愿屡经人祸的报国寺别再蒙难。再往上一段之后,就必须步行了,有滑杆。我没有坐过滑杆,很想试一下,但大家都要走路,我也不好意思独坐,于是就走。走着走着我发现,我们差不多是一直沿着山梁在走,两边都是万丈的深渊,但并不让人感到害怕,因为我们根本就看不到十米以外。前面是云,后面是云,上面是云,下面还是云。高高的梵净山上,大雾迷天。
登高望远,原是一件赏心乐事,所谓凭栏远眺,壮气自升华嘛。我们虽然望不了远,却也并不懊恼,在这美丽的梵净山,十步之内也是美景满目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杜鹃林。杜鹃花,我们毕节地区的人原本是极熟悉的,著名的“百里杜鹃”就在毕节。所以看到这梵净山上的杜鹃林,自然会产生亲切感,在我,尤其如此。这些杜鹃花树枝杆粗大,长势茂盛,绝对是漫长岁月里遗留下来的“原装”货,想来花开之时,定是十分美丽。繁茂的杜鹃林中夹杂着一些其它树种,很多我叫不出名字,但杉树我却是认得的。或许是因为气候的原因,梵净山的杉树生得极好,黄山的松树是有名的,有“黄山归来不看松”之说,在我看来,大雾中梵净山的杉树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看,那苍老虬劲的树杆,弯弯曲曲,如龙颈蛇身;你看,那青翠欲滴的针叶,层层叠叠,似仙人指路。静立云中,雾霭重重,仿佛九天神道;风摇树动,朝露频坠,恍如天女散花。
眼中看着美景,脚下是不停的。不知道翻过了几重山,越过了几重岩,面前出现了一壁巨大的山崖。这山崖生得怪,好象被整整齐齐一刀切开的蛋糕,不知哪位仙人拿走了一半,留下的一半就突兀地立在我们面前。雾气掩盖了它的上部,我们只能隐约看到二十来米高处,是真正的壁立千仞,百分之百的九十度。刹时脑海里就出现了李白的诗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这烟涛微茫、云霞明灭的石壁上有水流下来,水流不大,却极清澈。水流的旁边有很多形状各异的冰块,那是山上山下巨大的温差造成的。山下是炎炎夏日,山上却冰霜满天,对比这鲜明,;实属罕见,正应了“十年不同天”的民谚。我上山的时候没有带水,就捡了砖块大小的冰砖解渴,爽!剩下的就用来洗脸,那叫舒服。推开宾馆的门,雾气是调皮的山里的孩子,并不象我们一样探头探脑,而是一下子就撞了进门,我们人还没有进屋,它们已经轻轻巧巧地先坐上了沙发。
休息片刻后就上梵净山的标志:蘑菇石。这里大约是峰顶了吧?山风狂暴地撕开重重迷雾,恍惚要把那摇摇欲坠的蘑菇石掀倒;而雾气并不示弱,立即又替蘑菇石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或许那石头原本就是她钟爱的孩子?在这忽隐忽现的朦胧天地间,蘑菇石对我展现了奇幻的美丽。是什么样的神力、魔力、自然力,造就了这独一无二、钟灵毓秀的美丽啊?!这超出了我的想象力。其诡异险绝,在我的印象里,大约只有威尼斯的比萨斜塔可与之相提并论,然而那为人工,其是天成。同伴慨叹:“人间仙境!”是的,此时此地,凡尘俗世的我们大约也多少沾了一点仙气了。冰冷的霜雾沾满了我们的面目和衣襟,我却迟迟不想离开这天下无双的奇石。
回来的路上巧遇了两位不速之客,那是两只美丽的红腹锦鸡,有大公鸡一般大,羽毛亮丽,令人眩目。这美丽的生物已经很不容易看到了,让人心疼。锦鸡并不怕我们,而是悠闲地在步道上踱着,大约是一对恋爱中的情侣。我们放慢了脚步,不出一声。佛家说:“众生平等”,自然的爱情是必须尊重的,特别是在这美丽的梵净山。
-全文完-
▷ 进入金士渊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