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传说
我第一次见到武功镇的桥是在60年代末,那时我家在武功县代家公社仁村落户,为了给新家安窗户,自己拉着架子车到老武功(解放前老武功县城,现在的武功镇)的集市去买窗户,从东坡上一路顺风,一气下到老县东桥上。过了桥,偶一回头,看到那桥墩是用一个个碌碡垒起来的。因为头一次看到用碌碡垒的桥墩,感觉好奇,我还专门走下去,围着桥墩看了又看,也许是那时年纪小,只觉得那桥墩非常雄伟、高大。
回到村里和帮忙安窗户的王大叔说起看到老武功的桥墩的是用碌碡垒的事,大叔向我说起修桥的传说:那是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有一位县长看到大桥墩有些损坏,想修桥又苦于没钱,又不愿向农民摊派,想起宋朝时苏轼修建武功老县城碾盘街的故事,灵机一动就出了一布告宣称:本县修桥需要碌碡若干,每个一斤收购价一块大洋,收够为止,愿者于河滩会前送到县河滩修桥工地。一些商人看到,认为是赚钱的好机会,就到处收购碌碡,赶在河滩会前急忙从坡上一路顺风滚下坡,送到县河滩修建工地。到了河滩会那天,县长亲自坐在早已支好的架子旁让人用绳子把一根木椽吊起来,做秤杆,在另一头挂上一个碌碡做秤砣,开始收碌碡了。并当场声明,本县收碌碡确实是一斤一块大洋,但是要用本县自制的称,愿卖者前来过称,不愿者可把自己的碌碡拉走,本县决不为难。那些商人看看县城河滩东边的大坡,算了算,把拉上碌碡坡的工钱比碌碡还贵,还不如一块大洋一个碌碡卖给修桥划算。于是就争先恐后的卖起碌碡来。还有一些剩下的碌碡也没人拉走就扔在哪,大桥修好了,还有许多碌碡被留在了路边,那些至今还留在路边碌碡的就是见证。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武功农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进入武功农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仙灵岛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