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诱人的地方
记得孩提时代的多少个夏夜,天上挂着一轮圆月,荷塘上吹来缕缕清风,我们仰身躺在竹床上,数着星星,望着月亮。母亲一边用蒲扇轻轻的驱赶着蚊子,一边断断续续地哼着那古老的歌谣:“月亮粑粑,里面坐个爹爹(音嗲)---爹爹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绣花---绣个糍粑,糍粑掉到井里,变成蛤蟆-----”带着上天捉月的幻想,我们渐渐进入了梦乡。
月亮,那是一个多么诱人的地方!
她是那么的皎洁。自古以来,月亮就有“婵娟”“素娥”“夜光”“冰轮”“玉镜”等很多美称。汉代的《古诗十九首》早就唱道:“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唐人李朴,对皎洁的明月,刻画得最好:“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就是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可以一洗寰灜,清澄万景,使天上人间成为一片净宇。
她又是那么的多情。她可以慰藉寂寥的羁客。你看那诗仙,“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甚至与月共舞。她可以慰藉相思的情人。楼上的思妇,胸臆无由远达,于是对着月光忽发奇想:“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瞬间便可与月,同扑郎君怀抱。她可以慰藉分别的朋友。临歧分手,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胜过多少声“珍重”。她更能慰藉思乡的游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圣吟道。“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登楼悲作赋,西望海无遥。”台湾诗人吟道。
一个美丽的传说
中国人从来就不缺乏想象力。在古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创造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等,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那是多么的气概。民间流传的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爱情的愿望,多么浪漫。后来,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许仲琳的《封神榜》等,其想象力非凡,令人咋舌。然而,最美丽动人的,还要数那妇孺皆知的、传颂不衰的“嫦娥奔月”。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写道:“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诗歌就写到了这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远古时代,天上十日并出,禾稼枯死,民不聊生,有个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比,登上昆仑山,拉开神弓,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爱戴,娶了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求友访道,巧遇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了此药,可即刻升天成仙。后羿不想撇下妻子,便把药带回家,交给嫦娥保管。后来,后羿的徒弟逢蒙知道了此事,趁师父不在时,用宝剑逼着嫦娥交出灵药。嫦娥情急之下,一口吞下。顿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飞向碧空。飞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成了仙。后羿追之不及,只好对月遥祭。百姓也均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嫦娥后悔服灵药”(实非“偷”),远离了亲人。幸有伐桂的吴刚,捣药的玉兔为伴,聊慰寂寞。我想,她“碧海青天夜夜心”,一定是在想:能否有一天,后羿和故乡的人,能够来到月球看看我呢?
一次神奇的飞跃
中国人也从来不缺乏创造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举世皆知。养蚕缫丝、制瓷制陶、中医中药,举世公认。谈到汉代张衡的地震仪、浑天仪,时人无二。明代的科技,独步天下。现当代,更是激发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而近年来进行的航天工程,更是让世人惊叹。
“长征利剑凌空起,电掣风驰玉宇行。一睹“嫦娥”飞奔月,千年梦幻竞成真。”今天“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尤其是一次神奇的飞跃。
她是中国人向地外星球飞出的一大步。毋庸置疑,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过去我们是离开地球看地球,这次却是飞近月亮看月亮。是一次新老嫦娥会。
她是中国人向遥远的太空飞出的第一跃。如果把人类飞向遥远的太空比作三级跳远的话,月球是第一跃,火星是第二跃,未名星球是第三跃,那么,我们即将完成这坚实的第一跃。广漠的宇宙,对于中国人来说,将不再无奈,将不再神秘,将不再遥不可及。
她是中国人向世界展示科技实力的成功一飞。航天技术,是顶尖技术,探月技术,是超尖技术。它是国家经济实力、人才实力、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这成功一飞,昭告天下:高科技领域,地球有我,宇宙有我!中国不仅要做政治大国、经济大国,还要做科技大国、创新大国!
她是中国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我们只要有一个好的社会制度作保障,一个好的领导核心来指挥,就能爆发出极大的创造潜能,就能够不断地创造人间奇迹。
“嫦娥一号”已经飞向月球,我们欣喜万分。此时月宫里的嫦娥更会欣喜万分。想必是,“广寒宫内婵娟女,喜坐梳妆明镜台。万里长空舒广袖,只缘家国故人来。”
(彭宏志作于2007、10、24午夜)
-全文完-
▷ 进入湖湘笔耕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