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快乐老人胡金萱天长秋水

发表于-2007年10月23日 中午2:46评论-0条

快乐老人胡金萱

胡金萱先生今年75岁,看上去最起码要年轻十岁以上。我之所以不用胡老来称呼他,是因为他的热情和活力,连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都望其项背。他有个笔名叫胡杨,我以为很符合他的性格。先生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树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的情形,他都能豁达面对,爽朗的笑声极富感染力。

第一次听说先生的名字,是在1993年7月。这是一个黑色的七月,因为一个班级的绝大多数同学都考高考落榜了。父亲叫我下地干苦力活,我咬牙坚持;父亲,叫我随庄上的大人们去出民工,我新鲜自在。校园和读书已经渐渐离我远去。8月底的一天晚上,父亲在饭桌上突然对我说:“叶营村的杨兆航老师认识天长二中的胡金萱主任,可以帮你进二中补习。”就这样,在9月份开学不久,我随父亲进入了天长二中的大门,第一次见到了高大魁梧的先生。当天中午,热情好客的胡金萱夫妇留我们父子俩在他家吃饭,还专门请来了我要就读班级的班主任王利华老师。那时,胡金萱夫妇住在单位的瓦房里,正房与厨房之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青石小路。席间,先生硬拖我乡下衣着朴素的父亲和王老师一道坐在上首,并频频向我的父亲敬酒夹菜,他是那么的平易敬人,谈吐自如,笑声阵阵,让人可亲可敬。用受宠若惊来形容我们父子俩当时的心情一点都不过分。吃完饭,先生深情地回忆起他在汊涧古镇工作的十六年,他是于洼初级中学的第一任校长,学校就是在他手上一砖一瓦的建设起来的。我的父亲十分想念先生,一再嘱咐我,有时间一定要去拜望胡主任,还说他是他好人,是他帮助我申请减免了补习期间的学杂费,并从各方面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一次,沉默寡言的父亲在山洼队胡国江家吃酒回来后,显得十分兴奋。他从大塑料袋中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包装精美,像《辞海》一样。父亲自豪地说:“这是胡主任主编的《胡氏家谱》,还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呢!”其实,当时受到先生帮助的远不止我一人,还有胡士芳等同学。更难能可贵的是,多年以来,他都在默默无闻地乐善好施,扶困救孤。

我曾经对先生说,你对我们这么好,我们又该如何报答你呢?先生开怀大笑之后说:“人总要尽其所能多做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我不图你们报答,只要你们有时间来看看我就行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近12年来,我只登门拜访过先生一次。在合肥读书期间,我曾给先生写过信,先生也给我写了很长的回信,勉励我好好学习。学校毕业,我被分配到了乡镇单位工作,后又下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所以,很少与先生谋面。倒是先生经常向人打听我的情况。今年3月,我调进了城里工作。随之,与先生的接触也多了起来。并知道先生从天长二中退休后,不忘关心下一代工作,办起了全国县市级关工委第一家季刊《枫林》杂志。1933年出生于本市张铺镇的先生,今年已经75岁了。从1996年该杂志创刊至今已出版了44期,每期有11万字左右,期发行量2000册左右,赠发全国许多县市的关工委和学校,还受到了香港、台湾等地区读者的欢迎。先生在主编《枫林》的同时,还先后编辑出版了《家庭讲稿选》、《白屋风清吟》、《五十年情缘》、《釜山揽胜》、,《宝林探幽》、《秦楠寻孝》和《渝兴古今》等书籍。我知道,办刊物和写书都是相当辛苦的差事,对于一个今年已经75岁的老人来说,更需要毅力和牺牲精神。

七月流火。一天下午3点左右,我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这时先生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说顺道来看看我的。在前面办公大楼没找到我,没想到我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办公。我问先生从哪里来,先生说从炳东印刷厂过来的,是去校对《枫林》稿件的。先生见我在侍弄博客,很感兴趣,便叫我选两篇给他看看。于是,我打印了两篇给他,不想他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个u盘,叫我把这两篇文章拷给他。之后的一段时间,我被抽调到局里编史,整天忙得焦头烂额的。某个星期一的下午,先生突然打电话给我,说第43期《枫林》杂志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叫我有时间去他那儿拿样刊。我口头答应,却一直抽不开身。没想到星期五下午,先生又打电话给我,通知我星期六上午8点半到天长二中门口集合,去参加他们的渝兴茶乡行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见到了老朋友,又认识了一些爱好写作的新文友。又过了一周,我们都收到了先生给我们寄来的信,信中有我们在杨府拍的合影,还有打印成册的我们即兴创作的参观感受诗文,足见先生办事的细心周到。今年重阳节,先生又带我们一行9人到新街中学参加孝老爱亲研讨会暨新街中学首届孝亲节。会上,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天长文坛泰斗夏锡生老先生,听到了他精辟的见解。夏老动情地说:“老胡(胡金萱先生)带了头,我们其他同志也要跟着干。”从新街后来后,先生与我攀谈时说:“那次研讨会上,我好象没有介绍我身边的两位老同志,你们的发言时间留的太少了,我没有料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参加。”我说,你介绍了呀!那天的研讨会开的很成功,我们不光从你身上学会了如何作文,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先生听着听着就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那说明我的记性还不错,下一次带你们到盱眙玩玩!”我高兴之余,更加体会到了先生轻松背后的艰辛和不易。每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劳动和心思。要联系人员,要联系车辆,要联系就餐,还要设计行程,争取支持。这一切都很难做,也不容易成功。先生体谅我们这些沉醉于创作者经济的窘迫,宁愿自己掏腰包,也不肯轻易让我们自己化钱。远的不说,讲这次重阳节活动吧!本来先生打算向民政局争取一点经费的,为此,他骑着大自行车往返于二中和民政局,递材料,找人员,还应有关人员的要求,将活动主题作了改动,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其实去新街9个人的车费是他自己掏的腰包。我也不想说破,就永远记在心里吧!

先生爱我们青年人,爱文学,爱组织活动,也爱养些花花草草。先生家的阳台上和阳台外面安装的晾衣架上摆满了花草。现在,虽然是秋霜袭人,但先生的阳台外却有红艳艳的花儿生机勃勃地开放着,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惊叹于生命的顽强和绚烂。先生笑着说:“你们看到这些花,就知道我家在哪儿了。”我的目光停留在先生书房里的一幅字上。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这段话,大概能代表快乐老人胡金萱先生的心声吧!

2007-10-23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长秋水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仙灵岛灵儿点评:

快乐老人胡金萱,以生活的描述,刻画了一位快乐的老人,一位伟大的老人。细腻的文字,流畅的语句,欣赏了。故事写得很好,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