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半子的追思木伯

发表于-2007年10月23日 早上9:05评论-1条

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不管自己是否称职,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姑爷,还要承担起半子的责任。



有一段相声说:丈母娘疼姑爷真心实意,姑爷哭丈母娘虚情假意。前半句我认为一定是真的,后半句的真假,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只能凭各自的良心去做了。



还有几句话是儿子对母亲说的:您的前半生我无法参与,您的后半生我跟定了您。其实按一般的寿命计算,30岁之前有了儿子,80岁母亲去世,儿子跟母亲的时间超过了母亲的半生,但是这句话用在姑爷对丈母娘说,应该更恰当合理一些。



岳母其人



岳母前半生的事情,姑爷当然是没有办法参与的。就是后来相处的时间长了,慢慢熟悉了,丈母娘也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前半生的事跟姑爷诉说。



因此,关于自己丈母娘前半生的事多数是从丈母娘的女儿嘴里得到的。



岳母这一支的家庭背景还是不错的:岳母的几个弟弟妹妹都是文化人,有的曾经是厅长夫人,有的是高级知识分子。岳母本身年轻时,也参加过天主教会学校,虽然时间不长,一般的文字也可以对付下来。现在这些事情看起来是多么荣耀,但在那个特殊时代,这些不仅没给岳母带来任何利益,反而由于家庭成分的问题带来了不少麻烦。



而岳父却是一个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不知道岳母后来回想起来,对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是否也曾经后悔过。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站在姑爷的角度说,如果岳母没有嫁给岳父,当然没有自己现在的妻子,而每个人的配偶都是上天注定的唯一的一个。那样的话,自己岂不是要终生独身吗。因此还是感谢这种阴差阳错的结合吧。



不过据说,在那个年代的农村,成分问题并没有城里那么严重,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岳母在年轻的时候,一定也可以算作一个女强人,人家曾经担任过好多年的生产队妇女队长。



丑姑爷初见丈母娘



按照自己当时的条件,虽不至于实在找不到对象,但能够找到这样一个对象,心里还是很庆幸的。无论如何,准夫人没有意见,准备向前发展。因此当然希望未来的丈母娘也能够接受自己。而且,这个准夫人作为准岳母最疼爱的“老宝贝圪塔”和唯一的“贴身小棉袄”,肯定最关心。丑媳妇终归要见公婆,自己这个准姑爷当然也难免要要拜访未来的丈母娘了。



在与准夫人恋爱的日子里,准夫人一定在丈母娘面前说过自己不少好话,这些话里肯定是优点多,缺点少。因此也就心里打鼓,努力在准岳母面前表现自己更多的优点,希望这些内在的优点可以部分掩盖那些表面上没有办法隐瞒的不算优点的“特征”。



总之,第一次见到岳母时,表面上还是满欢喜的,至于心里的意见,当时肯定不会和这个准姑爷讨论。那是后来成了夫人的女人悄悄说给自己的,就是这样一句话:我妈说,这个小姑爷的样子可比你以前说的差多了。

不过慢慢的生米变成了熟饭,能将就也就将就了,重在以后的表现。因此自己就更要努力表现了。



娘和妈的区别



自己其实一直是一个笨嘴拙舌的人,就是自己的亲娘也很少“娘啊,娘啊”的叫个不停,不过亲娘对自己的性子熟悉,也就不计较了。现在这个老太太居然也要改口叫“妈”,自己总感觉别扭。妻子多次提醒,好像也没有多大改观。甚至牵掣到自己的亲妹子还要做工作。不过还是妹子见识高:你一直管自己的亲妈妈叫“娘”,而以后管这个岳母叫“妈”,“妈”又不是“娘”,本来就不是一个人,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因此后来的十几年,听从妹子的劝说,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管丈母娘叫“妈”,就这一个字还比较简单,而且从来没有甜甜的叫一声双音字的“妈妈”。



就此,在这篇文字里,所有的“娘”的地方那一定是指自己的亲娘,而用到“妈”这个字的地方一定是指岳母大人。



再后来,有了儿子以后的几年,岳母和娘几乎轮流负责承担保姆的责任,但是有时候也互相有一段时间交差。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而且自己的亲娘性子急,做事抠门儿,有时候为了做饭的问题,一些剩饭的处理等,两个人就会有截然相反的决定。生怕两个人有什么意见。不过妈的脾气就大的多,有时候,娘给儿子唠叨一些对妈的意见,可以看出来有些不高兴。可是妈很少见到什么不高兴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听妈或者夫人抱怨对娘的意见。自己在中间就承担了起来,至少从来没有公开闹过任何意见。



就是在开始,在困难的日子里,两个来人有时候就挤在一个沙发床上。现在想起来,一定是岳母的风格更高一些的。



至于对小东西的教育问题,两个老太太的表现当然也有很大的差别:



娘就会那些老掉牙的儿歌,例如:

小小子儿坐门墩,哭着闹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什么,点灯说话,吹灯睡觉。



黑乌鸦尾巴长,娶了媳妇儿忘了娘,把娘扔到房后头,把媳妇儿背到炕头上。



妈则可以给儿子就念一些现代的歌谣:



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以及讲一些诸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等。不过虽然妈肯定不高兴娘给儿子念这些太古老的歌谣,但是好像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

总之,在儿子从出生到三岁的三年时间里,两个老人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也在一起呆了不少的时间,一直还算平安无事,值得庆幸。



另外,岳母一直是愿意将这个小东西带到老家照看的,因为老家还有一个和儿子差不多的小侄女可以一起玩,而且岳母也可以更好的照顾家。只是因为这个小东西回到老家后水土不服,总是对什么东西过敏,哪怕就是半天的时间也会浑身起满红红的圪塔,让大人看了,都心疼的很。因此,这个念头始终没有实现过。岳母总是很无奈的说,人家跟咱不是一个姓,不是咱家人啊。妻子也想不明白,至少这个儿子有她一半的基因,她自己不过敏,为何儿子倒过敏了,而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姑爷倒没有任何感觉。后来想可能是那里的水中的氟化物含量太高造成的。就是这样找到了过敏的原因,也不能回家总是带了很多的水回家啊,而且那个时候好像也没有矿泉水,也不舍得花这样高的代价专门为儿子购买矿泉水喝和用矿泉水做饭。不过后来,家里打了深水井,儿子也大了,现在回家倒不会再过敏了。



叔伯舅哥:



岳父这一辈有弟兄两个,岳父的哥哥很早就去世了,岳父的嫂子也改嫁了,可留下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女儿很快就出嫁了,儿子当时还小,因此一直就在岳母的照顾下生活。这个小叔伯舅哥比妻子大不了多少。据妻子讲,妈对这个“拣来的儿子”的关心程度远胜过对她这个亲生的女儿。无论是新衣服,还是做饭有点什么好吃的,总是这个小哥哥优先,妻子总是很有意见,当然也没有办法。



就是后来,妈的三个儿子没有上过多少年的学校,反而这个不是儿子的儿子倒能够比他们都念书的时间长。高中毕业后,妈费了很大的劲,为这个小哥在县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还帮助这个小哥成了家。



这个可以算作孤儿的小哥,却得到了比父母双全的孩子们更多的关爱。也得到了更好的家庭。单就现在的状况,这个小哥的财富和事业与岳父家里的其他舅哥们比起来,仍然是最好的。当然,这个小哥的表现上一直也非常使妈满意。



妈眼中的儿子和闺女:



岳母有三个亲儿子,一个亲女儿,加上一个比儿子还亲的“侄子”,不知道是妈更亲女儿,还是女儿小,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好年代,至少妈一直安排这个“宝贝圪塔”上学。而且成为这个家庭唯一跳出“农门”的“凤凰”。

当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自己也就不可能遇到她,就是遇到了,也不大可能走到一起来。实在是姻缘。



调动的变故



就在儿子三四岁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就是要调动。原来的单位距岳母家不过百十里路,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一调动,距离远了,需要一天的时间,当然对家里的照顾就越来越难了。



妻子对自己决定的不理解是当然的。可家庭孩子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两个人的关系还算融洽,要提出离婚哪儿是这么容易的?当然自己更可以想见,岳母对姑爷的决定有多么反感。当时,自己专程跟妈提起调动这件事,其实心里也没底,甚至都想过如果岳母也不同意自己调动,那就干脆不调算了,总不至于闹到离婚的地步吧。可是没有想到,岳母居然支持了自己,最后是岳母劝说妻子跟自己走的。自己心里的感动是可以想象的。



调动以后的一件好事,就是居住条件好了,而且妈的身体也差了,因此跟自己住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也算弥补一下吧。



姑爷和儿媳的角色转换:



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企业职员,只能挣到每月固定的薪金。不管多少正是全部交公。



在对待娘和妈的孝敬问题上,我们有自己独特的做法,那就是角色互换:凡是给公婆的钱财由儿媳负责,一定通过儿媳的手完成。



凡是给岳母的钱财由姑爷完成,一定通过姑爷的手完成。就是有时候姑爷没有回家,只是夫人回家,也一定要把准备交岳母的钱放到一个信封内,一封信和一摞钱密封起来,由妻子代劳。比较起来,姑爷的任务比较容易完成,无论多少,只要姑爷给,妈都高兴的接过来,还要夸姑爷几句。而儿媳的任务就不容易完成,公婆总是死拉活拽的不要。

不过这么多年来,无论给多给少,公婆和岳母从来没有因为钱财的分派问题闹过任何意见。



当然自己对岳母一家也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



每次回家,家里的东西出了什么毛病,自己能帮忙修理的就一定努力,简直在家的几天自己整个就是一个义务修理工。后来,自己部分出资给家里提供了电话机安装了电话,又全部出资为家里安装了土暖气。妈总是会提起这些事情,自己也感觉不错。因为这些东西每天都能看到,其实比送上几百元钱,不知道最后干了什么,似乎更有意义。



但是自己每次回家带回的大包小包的东西妈似乎很少自己享用,总是不够分配,往往还要再搭上一些自己家里的东西。自己也只好跟着夫人到不少的乡邻家串门,跟着夫人跟一个个完全不认识的人喊什么“姑姑”,“大爷”“婶子”等等。我想岳母搭的这些东西的价钱应该比自己带回去的东西更贵吧。



妈最后的日子



有一天下班回家,看到桌子上妻子留下的一张纸条“家里有事,我回家了。”



那个时候电话不方便,后来才知道是妈得了中风。妻子在家里护理了一周,总算不是很严重,自己也就没有回去。



但是,妈的身体是再也难以管理岳父这个大家庭了。因此就彻底“退休”了。这样,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我们住在一起。



在妻子照料下,妈的身体还算不错,生活完全可以自理,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做饭。就盼着这个样子多维持些年。



愿望终归是愿望。三四年的时间里,中风几次发作,每一次后的情况都要更严重一些。以至于后来终于不能再下床。我们为妈准备了轮椅,还特意改造成为可以折叠的有坐便器的功能。



妈却坚持要回到自己的家,说我都成了这个样子,应该由儿子儿媳们负责照顾了。而且不知道哪一天就过去,如果死在这里,你一个闺女家,不能承担这个责任,儿子们也不能安心。



这样妈终于回家了。



这样,又经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个期间妻子和自己但凡有一天的时间也要努力回家。那段时间,我们肯定为我国汽车和火车运输事业发展做了不少贡献。



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妈,她很迷糊的躺在床上,醒来后拉着这个姑爷的手说:你们不要总回来了,我就是这个样子了。等我死了再通知你,回来为我送葬就行了。



最后一次见到妈,确实是为妈送葬的。临行,娘特意嘱咐自己,他们家就你一个姑爷,没有人跟你自己的角色一样,在葬礼上可不要露馅。讲了不少按照咱们老家的规矩作为姑爷送葬的规矩,例如:



姑爷的白孝帽不能直接戴在头上,而是要首先戴上一个帽子,将孝帽呆在帽子外边。



送灵的时候,姑爷不能在大队的送葬人群里,要提前在村口灵车经过的地方等待,见到灵车出来,很远的地方冲着灵车跪下磕一个头就行了……



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记住多少。反正就急急的赶回家里。



到家的时候,还没有入殓,摸着这个冰凉的手,回忆第一次拜访时的模样,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姑爷,到底是自己为妈做的多呢,还是妈为自己付出的更多?不知道在最后的日子里,妈对自己这个姑爷最后的结论是什么,是否满意?



晚上,大红的棺材就停放在院子里的灵棚里,天气很冷。自己也没有听从娘的嘱托,坚持陪着几个哥哥一起,在灵棚里守了一夜。第二天的葬礼上,按照葬礼总理的指导,很认真的在灵前磕了三个头,就是那个姿势可能不准确,至少自己的内心是真诚的。



鬼剃头



妈已经解脱了病痛五年多了,如今应该很轻松的生活在天堂了。



自己不是一个信教的人,也很虔诚的到天主教堂写上一个纸条递给讲经的童子。当妈的名字被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念出来,并得到几百位教友祝福时,相信妈应该在天国听得见吧。



这个时候还是更愿意相信真的有一个天国,而这个妈就在那里享受着天国的福音。



妻子经过这几年的煎熬,回到家里,也消瘦很多,原来光泽的脸都变了形。半夜常说梦话,忽然坐起来,尤其是头上出现一片片的脱发。



面对妻子的憔悴,任何的语言都是无能为力的,需要丈夫更多的关爱和体谅,更需要时间这个医师慢慢治疗。



如今,又是三年过去了,妻子已经逐渐恢复,相信其中有妈的护佑吧。



在距妈忌日不远的日子,写下这些文字,并愿意真诚的再叫一声从来也没有叫过的双音的称呼“妈妈!”“妈妈!”。



愿妈可以在天国听到这个半子的怀念。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王先林点评:

很细心地看完了你的文章,渐渐地被你的真情感动。

文章评论共[1]个
轻舞飞扬吧-评论

看过你很多文章,你对文字的驾御非常可以,欣赏了!问好作者!at:2007年10月23日 中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