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曾国藩的“读书四法”和“家盛由俭”(03017)
近日,仔细阅读了《曾国藩绝学》一书,除佩服曾国藩精于官场秘术外,主要对曾国藩的两句话特别感兴趣,认为益于教导子孙。哪两句话?就是曾国藩倡导的“读书四法”和“家盛由俭”。
曾国藩(1811—1872),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笙,清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进士,曾任两江总督、内阁学士等职,后授一等毅勇侯,死后谥号“文正”。
“读书四法”。曾国藩教子读书,不仅仅是教子有一个好的读书态度,而且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他把看、读、写、作,概括为读书四法。他认为书目繁多,有的宜看,有的得读。如《史记》、《汉书》看看就行了;如《四书》、《诗》、《书》等则非高声朗读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知其深远之韵。他又认为“楷法遒美”是官吏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每日必看必读还要必写,切不可间断一日,既要一笔一画认真写好,又要在此基础上求快,求敏捷。至于作就是做诗文,即在每日必看必读必写的同时,还要做到每日必作。年幼时可记日记,年长后不可怕丑,须有狂者进取之势。不怕作不好,就怕不坚持去作。想想这读书四法,对今人教导子女难道没有启示吗?
“家盛由俭”。崇尚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曾国藩“家盛由俭”这句话可谓是言简理明,发自肺腑。我生于1951年,生下来后就吃不饱穿不暖。10岁时又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我记的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和哥哥背着小锄头、提着破篮子去偷油菜。寒冬腊月,地冻如铁,兄弟俩黑灯瞎火地在地里用手摸,然而仅能挖出个油菜头头。回家后,用水洗洗,用刀剁剁,哪有调料,清水清汤,不甜不咸,一小锅美味佳肴一次次填饱了饥饿的我。那年月,上帝让我吃够了用榆树皮做的饭饭,吃够了用玉茭杆磨成粉做成的馍馍,吃够了田间地头的野菜……那年月,上帝让一人一年的口粮仅分到8斤小麦、8两食油、一个工(一天)8分钱……因此我有资格说我是从苦水里泡大的,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度过的艰难岁月。因此,我对节俭有着更深的体会,知道耕九余三、量入为出、自食其力的深层次含义。从小,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十分注意节俭。
我知道在饮食方面节俭可以养胃,在欲望方面节俭可以凝聚精神,在言语方面节俭可以平息是非,在交友方面节俭可以慎择朋友减少过失,在应酬方面节俭可以减少身体的疲劳,在经济方面节俭家境就会渐渐丰裕起来。
凡事能节俭一份,就多一份的益处。也知道节俭到吝啬程度就是不仁,节俭到贪欲程度就是不义,对亲友过分节俭不合礼仪,把节俭攒下来的钱留给子孙享用是不明智的做法。
李世民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在《帝范•崇俭篇》则训导后人节俭,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应以曾国藩的“家盛由俭”为治家之本,兴家之道。
-全文完-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