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次见到安息,是在香草文学社。那一次语文老师老毛叫我把我们班的这一期稿件帮他送到香草编辑部去,阿正因为也是香草的社员,所以我让他陪着我去。到了香草,接过我稿件的是一个小女生。当时我还不知道她就是“绘画鬼才”安息。还是阿正在回来的路上告我说:“她便是安息。”我一脸的惊讶。
后来,安息因“文明事件”被迫离开了文学社,这还是阿正告诉我的。当时,我问阿正为什么?阿正只是说:“安息的小说《我只是妓女》里有侮辱领导的思想,所以被开除出文学社。”我当时就回答了一句:“为什么这些领导的神经这么衰弱呢?”阿正没有说话,走开了。
再次见到安息,是在校运会上。在静心亭,她拿着一本书,在默默地看,似乎周围暄攘的运动会的一切都与她无关。我悄悄地走过去,她没有发现我,继续看她的书。
“你后悔吗?”我想不到我的第一句话是问这个。而安息也被我这么一问,不情愿地抬起头来,“你是谁?”对呀,我是谁,安息不认识我,我为什么不先自我介绍。“我叫石晓文。(2)班的。那天我去香草交稿时,你见过我的。”我说。
她略微想想,笑着说:“还好,我记得你了。那一次你和阿正一起来的,你还傻傻地看着我笑呢。”听她这么一说,我便不好意思起来了。那次我的确对着这个陌生女孩笑,是因为安息太迷人了,她的美是那种古典诡异的美,又如寂静山林里的纯精灵。
“安息,我能和你谈谈话吗?”我请求说。安息微微笑地点点头,合上书本。她的一切动作都是那么的优雅美丽,令我心醉不已。
“你离开了文学社,后悔吗?”我还是这么问道。
安息无奈地摇摇头,说:“没有说后悔的事的。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过法,在这里,文学并不是我追求。”在语气中,她把“这里”两字说得重了些。
“那什么才是你的追求呢?”我继续问道。
“死亡!”安息深沉地道出了这两字,顿时使我周围都如下雨般地清冷。“人生的追求就是死亡。”她接着说。
“在《月亮的爱与恨》里面,你也这样写道:死神啊,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来换你一句安息吧。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这样想,难道人生的追求真的只剩下死亡了吗?”我问道,“你这么有才华,可你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好好利用做什么,以博得老师的青睐吗?以求出人头地吗?为什么要这样呢?”安息淡淡地问道。我被她这么一问,竟说不出话来了。真想不出这个小女生心里是在想着什么呢。难怪阿正说安息是个怪人,现在看来,的确如此。一般的人对自己的才华总是爱惜不舍的,可是安息似乎对自己才华是深恶痛疾的,恨不得老天在一夜之间把她的一切才华收归回去,这样一来,她就安心了。
二
自从校运会一别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安息了,去她们班一问才知道,安息已经一个多星期不见人影了,学校方面正在讨论要不要留她的学籍,而安息这样闹失踪也不是第一次了。其实按理说,一个学生一个多星期的旷课,不用说,铁定要开除学籍的。可是安息不同,是因为学校领导考虑到安息是个人才,而且不是个普通的人才。据了解,安息来学校上课从来不带课本的,有一次班主任看不过眼,就叫她要把课本带来上课,她说课本已经卖给收废品的大叔了,把班主任气得死去活来。同学去过她的家后,回来都说在她的家里也从未见过一本书,甚至连一个笔记本都没有。可是安息每科的成绩都很好,期中考,期末考均以各科满分稳居第一,无人能比。教科书的内容,她可以一字不漏地全背出来。学校搞文化节那次,安息竟当众绘出一幅长十二米的《清明上河图》来,如果不是大小的原因,完全可以拿去以假乱真。从而使她得到“绘画鬼才”这个称号。可是安息的为人一直很固执,处处与学校和教办对着干。出于这些原因,学校方面对安息的态度,是既爱又恨。爱是爱其才华,恨是恨其性格。
又见到安息,是在一间书店里,当时她正在对着人体艺术专栏直发呆。我见了不禁对她的爱好表示佩服。安息见到我,并不惊奇,只是说:“我这几天在家里做一件事,所以没空去学校。”我问她是做什么,安息说不能告诉我,只能带我去看。于是我便跟着她去。
安息的家里很空旷,大厅除了三张木椅和一张平台,就没有别的了。过了大厅就是餐室,跟着安息一直走,来到了她的工作室。我刚一踏进去时,便被这一房间的艺术品所折服了,四周的墙壁上都挂满了已经成品的水彩画,地上放在几尊未成品的大理石雕塑,还有一尊是用白布盖着的。虽我这不懂艺术的家伙也被这些艺术品的魅力所折服,以致真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些艺术珍品是出自于我身旁的这位年龄只有18岁的小女生之手。
安息并没有注意我惊讶之情,而是直接把那一尊盖着白布的雕像掀起。我一看,脸“唰”得一下子红了,这不是我的luo体雕像吗?安息什么时候看过我的luo体,“安息,你怎么……”安息见我一脸的惊慌,便笑道:“别慌了,我不是看了你的luo体才雕的,只是借你的躯体的形态,再加我的想像力来雕塑的。这就是这一个星期来在做的事了。”她指着雕像说着。我真佩服这个安息怪得够离谱的。
出了她的工作室后,我问安息道:“安息,其实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换一种活法的。”安息听说哈哈大笑,说我不了解她。我问她:“你难道就了解自己吗?”安息顿时怔住了,也许安息也不了解自己的。
“我的生命是从十岁那年开始的,我确实是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的。”安息说道,“我用十年的记忆换来这些才华,你说值吗?”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解地问道。
安息说:“不要我为什么,我也许要离开这里了。但我有东西要送给你,谢谢你这些日子跟我的聊天。”
安息从房里出来后,拿着一个琵琶。她把琵琶递给我,说:“这个送给你,算是帮我保管吧。如果我回来,就送还给我。还有这幅画,也送给你,我就不再要回去了。”她接着从怀里取出一卷纸。我想问问她为什么要离开了,可是料定她是不会回答我的,就没有再问了。而是欣然地接过她的礼物,只是还问了一句:“那你什么是时候回校去办退学。”安息说她不回去了,这就算是退学吧,跟学校那些人没有什么可谈的。
而后,她送我出去,又塞给我一个本子,说:“保重。”
我走了,回头望着她的招手,在晚风中的安息是那样的迷人,可是又如此神秘。那孤独瘦削的身子,显得是那么脆弱,可是她的性格却如此倔强。究竟安息在想什么呢?她想在自己的生命之本上写上怎么样的一页呢?
三
安息终于没有回学校去,而学校也默认她的退学。
但我始终没有能忘记安息,她那淡淡的笑依然在我脑子里回味无穷。我把她送我的画拿去装订后,挂在自己的房里。这是一幅画着优美迷人的深秋的夕阳,一个身穿白色连依裙的少女坐在荒芜的田埂上,眼神痴迷地望着远方,充满了憧憬,又似乎带着一点迷茫,旁边坐在一个男孩,他默默地注视着少女的脸,脸上泛起对生活的幸福感受。我经常看着这幅画发起呆来,想像着画中的少女是安息,而旁边的男孩应该是我吧。从画中我看出安息是一个内心很孤独寂寞的少女,她希望能有一个男孩陪她一起看落日。
那个本子,我也看了好几遍。这是安息的心里话。从本子里,我慢慢知道安息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在想些什么。其实安息也跟普通人一样,也是有思想,有情绪的。外界传说的像什么诡异的性格,完全是不了解安息的一派胡言。只是安息从小就是孤儿,在孤儿院里长大,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的安息,在懂事的时候,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安息。意思就是说希望她的人生有一天能从漂浮中安定下来。也难怪,安息的生活总是漂浮不定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像流水中的一片落叶,过了这一站就不知道下一站在何处了。而安息的十年,却是魔鬼般的十年。在孤儿院中,安息经常受别人的欺负,她在日记本里写道:“我的童年就像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一样的悲惨黑暗。”在这十年间,安息靠着惊人的意志力,把可以读到的书全部背下来,久而久之,便形成她现在对事物过目不忘的本领,也就是说现在安息惊人的记忆力。而后,又靠过人的悟性自学绘画,雕塑,书法成才。我读完了她的日记本,才发现,原来安息本身就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同时也造就了安息这样的一个孤僻诡异的性格的人了。
经常也听见有人说:“安息是个疯子。”我真的很想问问她们,你们有了解过安息吗?可是我没有,因为现在的校园里,安息这个名字已经成了疯子、变态的代名词了。连老师也是这样默认的,但这些人都没有了解安息,现在安息离开了。这些人就以讹传讹,把安息传得如同一个魔鬼一样,凡是与安息沾上边的东西,无不变得诡异起来。我真为他们的无知和无聊感到羞耻。
安息走后,我竟加进了文学社。同时也知道了安息当初为什么会没有后悔离开文学的原因,也理解安息说在这里文学不是她的追求的原因了。
在文学社的内部,人情比作品的质量要重要得多。一般来说,参加什么大赛,获奖名单都内定的,事先安排好了。比赛只是一个欺骗外人的幌子。每一期的《香草》上面发表的全是一些毫无思想、低级庸俗、人云亦云、质量超差的文章。能把人读得气死,这就是为什么读书死的由来吧。怪不得安息会选择离开。
因此我对文学社再无兴趣可言了,有时候连课也懒得去听,都是阿正去帮我听。回来后便把笔记借给我抄一下,到时候再交几篇稿子上去就算完事了,反正也没有人会看的。
或许是我逃课太厉害吧,社长老毛把我找去谈话,问我为什么老是逃课,是不是有什么原因。我把我对文学社的意见说了出来,老毛听后沉思了一会,说:“你说的,安息也曾说过。”既然他提到安息,我便想问他几个问题:“毛老师,你觉得安息这个人怎么样?”
老毛见我问及安息,似乎不是很想回答,但还是答道:“安息嘛,她这个人很有才华,是个写散文的好手,如果再加以培养,说不定以后是一个散文大家呀。只是……”老毛没有说下去,我急于问道:“只是什么,只是什么?”老毛被我问得急了,就说:“只是她这个人性格有点毛病,喜欢跟别人对着干,你让她走东,她偏要向西走。”
“但她说的有些话也很有道理呀,为什么学校就不能接受一下呢?像文学社的选稿制度就是一个。”我坚决地说。老毛似乎有些不耐烦了,说:“我们不要谈安息了,好吗?”
“为什么不谈安息,难道安息是朱元璋时代的‘光’字吗?谈之有灭门之灾吗?”我有些愤愤地说道,“安息并不是你们想像中的那样变态,只是她的童年阴影所致,你们这样的人不了解她,却对她胡说八道。”随即,我从怀里拿出安息的日记本,递过给了老毛。老毛接过后,不解地望着我。我说:“老师,这是安息离开前给我的。本来我是不该把它给别人看的,只是我实在看不惯你们对安息的误解和排挤。”
老毛说:“好吧,我会看的。但你以后不要随便逃课了,行不?”我点点头答应了。
四
第二天,老毛便把日记本还我。没说什么,便走开了。我回到课室里,翻开日记本,发现里面多了一张稿纸。我拿起一看,这是老毛对日记本的一些评语吧,但也是对安息这个人的评价。
“看完《安息日记》之后,我第一次哭了。真的,我被这个小女孩所写的洋洋数十万言感动了,这数十万言记录了安息十几年成长的点点滴滴,而这些都是充斥着无奈的眼泪和对生活的质问……”
我默默地看完了老毛的评语,眼泪竟不知不觉地流下来了。
在下一期的《香草》,我见到了一篇题为《眼中真实的安息》一文,一看作者,原来就是老毛的新作,我迫不及待地读完,文章还我们一个真实的安息,一个有血有肉的安息。而文章一发表,就给原本死气沉沉的《香草》注入了一道清泉。《眼中真实的安息》在校园内引起了轰动,安息再次变成了学生口中热门的话题。只是这一次安息不被他们诡异化了。
随后,老毛又把安息在《香草》一年下来发表的109篇文章,结集出版了一本叫《安息,生活的奇迹》的文集。但只在校内发行,也引得洛阳纸贵。学校的老师们对安息竟也刮目相看了,也许是因为他们从来就不看《香草》的原因吧,不然就不至于这样看待安息其人。
对于这股“安息热”,老毛问我:“你说安息如果现在见到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感想呢?”我说:“安息会很讨厌。”老毛问为什么,我说:“安息是对自己的才华十分痛恨的。”老毛摆摆手说:“我看你对安息也误解了,安息并不是对自己的才华痛恨,在她的日记里可以看出安息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
其实,此时的我的心情是很不安定的,我违背了安息的做法。
五
在临近期末考时,我收到了安息的信,很意外。在信中,安息说她很好,只是心情还很糟,现在去了北方游玩。信中还提到她的琵琶,问我是否帮她保管好了。我回信告诉她道,琵琶保管得很好,问她什么时候回来。没有告诉她学校的事情,以免她会发疯。在回信中,安息说她累了会回来的,叫我不用担心。
其实,我是没有想过安息会回来的。
-全文完-
▷ 进入幻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