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医圣张仲景祠记(030)
张仲景,世人公认的“医圣”也!
小时候,曾在驻地方部队办的“赤脚医生培训班”学过一段时间,听解放军医师讲过医圣张仲景行医济世救民的故事。后来,虽然自己改了行,但医圣张仲景的形象却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1987年,在北京借调工作时去河南调研,顺路到医圣张仲景祠一游,瞻仰了张仲景祠的雄伟,读懂了张仲景如何为官为医为人,圆了小时候想当医生的梦。在孔子之后的二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精英身上,并把他们尊崇为圣人,张仲景就被人们尊崇为“医圣”。
医圣张仲景祠在河南南阳市。祠坐北朝南,中轴线依次为大门、双碑亭、山门、张仲景墓、中殿和大殿。大门仿汉代建筑式样,门上镶嵌着郭沫若题写的“医圣祠”匾额,左侧立有“医圣张仲景故里”碑,门外两边建有台式汉阙,古朴而典雅。大门内有《伤寒杂病记叙》巨幅石刻。双碑亭为重楼六角攒尖式,前院两廊陈列有历代名医石刻画像和张仲景生平石刻组画。山门为三间四柱式建筑。进山门约10米即张仲景墓,墓前立“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先生之墓”石碑一通。墓后是中殿和大殿,大殿有明代万历元年所塑张仲景像。祠的偏院为园林式建筑,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问亭、内经楼等。
张仲景(约150—219),名机,今河南南阳人。据史书记载,从汉灵帝建宁元年(168)到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间,全国多次流行过瘟疫。特别是建安元年(196)以后,几乎年年发生瘟疫。瘟病爆发之处,家家都有僵尸,室室有人哭泣,有的一门皆灭,有的全族而亡。张仲景在他的《伤寒论•自叙》中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元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天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可见,张仲景由自己家族在瘟疫中的蒙难,而想到了要救世济人的“横夭”,解“贫贱之厄”。于是,他放弃了仕宦名利之途而投身于我国的医学事业之中,投身于解救疫病者的死亡线上。开始,他在自己家中看病,到民众家中去看病,看好了一个又一个,病人却越来越多。他就在家乡一带搭药棚多处,棚内置大药锅数个,每个药锅里都放入偏方草药,对症下药,得啥病,就喝那个药锅里的药。就这样持续了数十年时间,从死亡线上不知救活了多少人,成千上万个家庭有了笑声,成千上万的人感恩张仲景的功德。有一年冬天,家乡一带又遇酷寒,众人耳朵皆生冻疮,求医者又涌上门来,张仲景又在门前搭起药棚,把防治的偏方包成“娇耳”,患者喝上三四次就好了。张仲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冬至那天家家户户吃“饺子”,以怀念这位伟大的“医圣”,这就是我们冬至那天为什么要吃饺子的来历。张仲景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有“经方大师”之称。晚年后,他把自己毕生的从医实践经验,著述成书。这些著述至今不仅仍然是中医学的必修课,而且流传到国外,在我国周边的一些国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张仲景的传世著述有:《伤寒杂病论》、《辨伤寒》、《评病安方》、《疗妇人方》、《五脏论》、《口齿论》等。《伤寒论》一书共10卷,22篇,把急性传染病归纳成“三阳”、“三阴”等6种不同的病症,然后根据不同的病症再给以不同的处方。书中还就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所谓“八纲”,以进一步诊断病症的实况;并且确立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治疗方法,这些便构成了中医学一整套理论基础。《金匮要略》一书共6卷,25篇,包括内、外、妇、皮肤等科的40多种杂病,计262个方,是中医学最早的各科杂病临床处方书。
到张仲景祠一游,真“医圣”也!
到张仲景祠一游,后悔自己不该转行!
到张仲景祠一游,做人的道理不点自通,胜读十年书!
-全文完-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