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知识特点之一是过去性,过去的一切已不复重演。我们之所以研究和学习历史,是因为历史对认识现实、建设现实有借鉴和择优作用。历史知识的过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的高新科技换代浪潮的冲击,历史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开拓未来性,未来性是现代教育一大特征。“教育的未来性是被现代生产技术基础的革命性所决定的。……要求教育要培养能解决未来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的人才。这就是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或超前性。“(《比较教育学》成有信编著)如何培育这些人才,成教授也有明确的内容,那就是“要给学生现在还没有而未来才有的东西。”这些新思想新观念似乎超越了当代人原有的知识框架,也存在着逻辑矛盾的困境。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更是勉为其难。这无疑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教育课题,但它确确实实是科学的预见。
按上述理论,教师要有“预言”的本领,把现在还没有而未来必然有的知识“预支”给学生,这是未来性或超前性的全部含义。我的理解是:未来性或超前性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预见性,也就是给了学生以超前知识。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这论断已为科学所证实。
因此,尽管未来性是一个极其抽象的科学概念,但它却对历史知识教学具有创新的指导作用。李大钊曾说过:“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而现实又终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从繁杂的历史事件因果关系来看,从历史进程的往复无序到有序的规律性来看,在历史知识教学中引进未来性这样的新范畴,我们确信并非在架构“空中楼阁”,而是有其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认识,中学历史知识教学的基点应立足于未来性,这完全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应以“三个面向”的指示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方向。
二
未来性并非实体,它没有固定的实际内容,它不可能象某一知识那样必须通过实践才获得了认识和经验,然后加以总结。恰恰相反,未来性寓于人类在改造世界中已然获取的知识的延伸,就是“超前性”,就是“预见性”,也是教师的“预言”,也就是知识的“预支”。这种延伸的知识,教师不能也无法给学生以答案和结论,因为答案和结论在未来社会的实践之中。
但未来性却有具体的结合点,如未来性具体到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上。我们就以此为例,试加阐述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如何进行教育的未来性。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之一就是高度宏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之遗产,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诸如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天下奇迹的万理长城,青少年学生往往陶醉在伟大祖国古代文明的催眠曲里,昏昏然懵懵然,对当代中国与科技强国的差距认识不足,甚至麻木不仁。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宣扬爱国主义就应激励青少年学生爆发出此种精神,使之产生奋起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强烈要求和愿望,这就是未来性的重要内容。如果爱国主义只停留在对祖国过去的繁荣上面而沾沾自喜,缺乏忧患意识,甚或用以抵制外来的物质文明,这种爱国主义恐怕会成为我国现代化一大阻碍。
鲁迅先生曾把读史比喻为“查陈账”。他说:“查陈账是为了照出现在,预示将来。”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不仅未能很好的“照出现在”,又何能“预示将来”?如郑和七下西洋,确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足以显示出中国人的智慧和气魄,教师在讲授这一史实时充满自豪感,这种爱国激情很快就感染了学生。事实也确是如此,无论是造船技术上的先进,船队规模之庞大,航海人员之齐全,航行时间之充裕,歌伦布的小船队怎能望其项背!任何教师,课讲到此必然结束,因为已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自豪感已趋饱和。如有不识时务的教师,在课结束前说上这么一句:“然发现美洲大陆的却是哥伦布而不是郑和!”无异是大大损伤了“民族自信心”,感情上很难承受。然而,这也是事施,而且是严峻的事实。正是这样的事实,才能揭示中国现实的危机,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经过痛苦的反思,惊而奋起,未来性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
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能作为未来新知识生长点的内容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师的“预言”,也是解决未来性存在逻辑矛盾困境的有效方法。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内容就是对某些历史人物的歌颂宣传。传统历史教学对予以肯定、加以歌颂的历史人物仅局限于那些史有定论,且又成为群众崇拜的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取向陈旧落后,与当前改革开放的新思想新观念产生极大反差。如岳飞,忠则忠矣,但他这种忠,值不值得当代人效法?群众如此敬仰岳飞,把他奉若神明,主要是岳飞尽忠报国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召,加上儒家学说“忠君”思想所影响。岳飞忠是尽了,国却没有报成。岳飞并非不知有人加害于他,回朝必死。岳飞也明知班师就会“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为什么置国家存亡于不顾,要紧去尽这个“忠”呢?何况,封建社会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充足违旨理由。难道我们现在还要教育学生去效法这种封建愚忠吗?现代封建愚忠反映在文革十年动乱中的教训还不深刻吗?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仅停步在岳飞抗金卫国的英雄事迹上,不指出岳飞尽忠的缺陷——丧国害己,有患无利。学生将夹带着传统文化的糟粕进入21世纪。
与评价岳飞形成相对的是评价李鸿章。传统历史教学给李鸿章下的结论是大卖国贼。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若干丧权辱国的条约,坚决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尽管太平天国祸害百姓与清政府无异),这是应受谴责的一个方面。但他率先闯出国门认识世界,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李鸿章“倡办洋务,师夷之长”的思想是可贵的。有人说李鸿章的过是有定论的,功尚在争议,不便多说。教材的编写,总要落后于社会前进的步伐。我们不能囿于教材的某些空白之处便采取回避的做法。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敢于正视自己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对现实应该正视,对历史又何独不然?中学历史教材已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及抵御外来侵略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么,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李鸿章对此作出的贡献有何理由不敢正视呢?
教育的未来性要求我们“迅速地把最新的并有发展前景的东西交给学生”(成有信语)。
我们正处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在无情的社会结构变革的过程中,观念的变革是首要的、必需的和基础性的。观念的变革缓慢而又令人感到痛苦,但我们不能把落后于时代的思想观念带进21世纪。评价历史人物应该诱导学生摆脱传统思路,代之于新的思维方式,新的价值取向,新的行为准则,以便历史知识跟踪和超越时代,成为认识历史的理论先导。
有位思想家说:“观念的东西不能改变世界,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改变世界是未来性的终极目标。
在历史知识教学中进行教育的未来性,就应当突破现行历史教材的内容,把最新的历史科学知识,学术界的争论引入课堂,以达到更新学生观念的目的。
三
综前所述,从中领悟到未来性的真谛。未来性要求对未来将要发生、必然发生的问题有科学的预见性,并学会对未来将要发生、必然发生的问题的应变办法和解决的办法。预见性是未来性的核心思想。
美国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大趋势》一书中说:“预测未来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了解现在。”因此,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认识当代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的外部世界,了解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
正因为历史学科异于其它学科的是它的过去性,未来性在历史知识教学中就更有它的特殊意义。处理和调整好历史教学的过去性、现实性、未来性,在教学过程中使这三个历史空间环节有机衔接,架成一条通向未来社会的“高速公路”。
1988年12月初稿2007年10月修
-全文完-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