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新药厂有这样一组数字记载,85年产值403万,纯利22万;1986年产值531万,纯利531万;1987年产纯利636万,纯利47万,这激动人心的经济效益鼓舞着夏县县委书记和县长.使他们从这个厂的经济腾飞上.看到了夏县大办工业的希望.看到了夏县经济翻身的未来!
为写这篇文章,我前去采访这个厂的厂长,他第一一句话就是这厂长,他第一话就是这个厂长不是人当的.”看来他已有自己的苦衷·
他叫薛金管,军人出身,在化肥厂当过工人,后借调到县经委当干事,1984年,他来到兴办不久的县新药厂,担任了厂长的职务.
8年的经委干事使他有机会到过全县所有的厂家,不仅了解了各厂的生产性能,也从各厂生产性能,也从各厂失败、成功的经验、教训中总结了一套企业管理的办法。进厂的第一件事,他就以法人代表的身份,对厂委实行组阁。按照自己的用人计划,重任了三名副厂长。接着,制定出一套生产管理制度,打破了八级工资制,实行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特别是对产品的供销人员。他大胆地提出了费用包干,按比例提成的办法,不但为厂里减少了经费开支,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供销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本人的药品,不仅打遍山西,而且飞到了全国。为此,有人眼红,有人告状,说薛金管是在培养新生的爆发户。是的,这样以来,确实使有些对厂贡献大的供销人员明显地增加了个人收入,和一般工人(包括行政人员)拉开了工资档次,但工厂得大头,而且一下子使死气沉沉的厂子变得如火如荼,经济效益成倍翻番,难道这也错了,说他这样做是改革的成功尝试,要在全县工业战线推广他的这一经验!
为扩大生产能力,他建了针剂、片剂、提取三个车间,同时积极培训技术人员。先后派50多人到太原、西安、运城等地学习,每人光学费就支出1000多元,有人说这种花消太大了,他批评这是目光短浅!他说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就适应不了生产的发展。实践证明薛金管说对了,前几年生产的盐酸、红连素针等几种药品如今早已被市场淘汰,如果不是他们尽快地开僻生产胆肝灵、胆红素一些新项目,这个厂就很难有今天。
在对待工人的态度上,有人说他冷酷,有人说他温存。一次上班时间,一工人站在楼道里乘凉,第二那工人被调离了岗位,骂位心狠,象冬天的雪。又一名工人家失火。薛金管带领全体厂委看望,并照顾1000元,该工人说厂长真好,象春天的风,拂面温存。
如今,该厂经济效益不断升上。88年5月运城劳动竞赛委员为他们年轻的厂长薛金管荣立产值、利润增长二等功、工人们都伸出大拇指,说厂长立功不愧。
-全文完-
▷ 进入姚天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