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如何让国家助学金实至名归?许愿瓶

发表于-2007年10月18日 晚上9:24评论-0条

轰轰烈烈的奖助学金评选活动终于结束了,有人欢喜有人忧愁。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这些奖助制度,正因为冠以“国家”二字,庄严而又温暖。

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等,保障人民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的扶持与重视。我们要认真学习胡书记和温总理的知识精神,深刻认识这项政策的重大意义首先,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现阶段,我国地区之间、家庭之间收入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切实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其次,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就是通过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第三,实科教兴国战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的客观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就是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帮助他们当中一些有潜力的孩子成长为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国家关注寒门学子,建立奖助制度帮起完成学业,这是多么崇高的一项工程啊,每年投入500亿,多大的一笔财政支出啊!然而,随着奖助金额的提高,很多不良现象在各大高校频频发生。很多学生看着别人领到上千元的助学金,纷纷心态失衡,归结起来有两种不良现象。一是:一些学生为了获得助学金资格,不惜将自己伪装成贫困生,一些“伪贫困生”在申请表里将家境写得无比凄惨,可平时根本看不出一点贫困之“相”,反而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手机、mp3、mp4、电脑一样也没有少,花钱丝毫不节俭。大家都奇怪:他怎么好意思连年申请!?二是:一些高校的奖学金,成为教职员工、权贵子女以及班干部分享的盛宴,而无权势背景的优异学生却只能望奖兴叹。许多学校也往往以维护贫困生的尊严为由,实行暗箱操作。这已不仅仅是个别现象,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多么触目惊心呀。老话说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借国家惠民政策之利,小发教育财呢?可见,国家奖助体系确有不完善之处,有空可钻。

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申请贫困补助的审核,甄别出那些心态不正的“伪贫困生”,净化贫困资助环境,保证助学金发放到位,让真正的贫困生得到或许能改变命运的宝贵资助。让国家助学金实至名归呢?关键是缩小及确定资格范围

首先,国家助学金必须助贫,贫困不是某个人,某个家庭的错,它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有贫富差距才有社会发展的动力,才有社会的进步。追根溯源,国家设立高额助学金是为了鼓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发奋学习,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走出生活中的困境,学成归来后,回报社会,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所以,那些从小就饱经风霜的贫困学生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那颗脆弱的心更需要得到关怀。

其次,国家助学金必须助残,对那些身体残疾,常年患病,需要药物维持的学生优先考虑。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没有健康的生命是痛苦的,试想一下,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是多么向往奔跑冲刺的感觉,可是他与运动无缘了,永远无法体会到与风共舞的感觉,心灵的缺憾需要社会的关怀来抚平,病残学生更需要学校的关注和爱护。

第三,国家助学金必须助学,归根结底,学生的首要是学习,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应加强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和实验器材,如果一栋恢弘的实验楼里空空如也,该是多么凄凉和可笑的呀,教育不是花瓶。

国家奖助政策只有落实准确到位,才能真正地帮助贫困大学生,如何让助学金实至名归,值得我们深思。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许愿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藤蔓居点评:

这是一个关乎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