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游山东孟子庙的感悟(018)谢一民

发表于-2007年10月18日 清晨5:59评论-0条

□游山东孟子庙的感悟(018)

前些天,应年轻时在北京工作过一段的文友相邀同游山东孟子庙。游前心存敬仰,游中实感我辈惭愧,游后想把心中之感悟记下来对子孙教导有益。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柯,字子舆,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史称“圣人”为孔子,“亚圣”为孟子,并称孔孟之道。著有《孟子》一书,视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一书列“四书”之一。孟子受世人敬仰,北宋年间被追封为“邹国公”,元代又加封为“邹国亚圣公”。

孟子庙在山东邹县城内,始建于1037年。庙呈长方形,占地60亩,院落五进,殿宇64间。主殿亚圣殿,进深20·48米,阔27·7米,高17米,双层飞檐绿琉璃瓦歇顶,檐下八角石柱26根,整体雕凤花卉。主殿两侧对称排列着寝殿、启圣殿、圣母殿、致严殿等10余殿。庙内古树蔽日,文物众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子庙一游,感悟有三:

之一,“孟母三迁”。孟母三迁是讲孟子的母亲为了选择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而三次搬迁居住的故事。开头,孟子的居住靠近墓地,孟子就和临近的孩子每天学着悲悲哀哀地埋葬人。孟母想这环境不利孩子的成长,就马上搬迁到一个集市旁居住,没想到孟子又和一群孩子学做买卖的样子。孟母一见,想这环境也不行,就又搬迁到一个私塾旁,并把孟子送去上学,在私塾里孟子果然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很多礼仪,孟母这才放了心。

之二,“孟母断织”。孟子初上学时还算用功,但不久就不好好学了,课文也不背了。一次,孟子放学回家,正在织布机上的母亲让他背诵课文,他却吱吱唔唔背不下来。孟母见状,非常生气,顺手拿起剪刀把织成的布在织机上一剪两断,并指着对孟子说,你不刻苦学习,就像这布被剪断一样将来怎样成材?孟子一下子从母亲的言行中悟出道理,醒悟过来,从此刻苦用功,终成一代大儒。

之三,“孟子治学”。孟子治学的观点主要有三:一是认为一个人欲有成就,就必须专心致志。他比喻:“一师收二徒,一人专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结果前者学成,后者没有入门”。二是为学之道,必须持之以恒。他比喻:“这好比人在杂草丛生的地方走路,总走,路就走出来了。间断走,杂草就会重生,就不成路了”。三是认为学之道,又贵在寡欲。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从孟母“三迁”、“断织”,到孟子有了好的教育环境,并坚定了求学的信念,从孟子借喻明理,到成长为一代大儒,悟出了一个道理,作为父母要给孩儿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成材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非常重要,要教育孩子:

懂得学习的道路并不平坦,

懂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懂得“学而优则仕”。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吴钩
☆ 编辑点评 ☆
吴钩点评:

孟母伟大,始有亚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