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王荆公祠议“变法”与“废法”(015)
那是1987年的炎夏三伏,我随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信用部主任谢本元先生到杭州调研,工作之余去王荆公祠,拜谒这位与我们夏县人司马光合作演义了“变法”与“废法”、致使司马光辉煌一生出现斑点、被革命导师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
王安石其人其祠……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自幼记忆力极强,读过的书过目不忘。写文章下笔如神,史称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善写绝句,《石林诗话》中称:“王荆公晚年纯诗尤精,意与言合,言随意遗,浑然天成”。苏轼评说其绝句:“从公已觉十年迟”。《千家绝句》中评说:“王安石善写绝句,内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风格既雄健遒劲又清丽。”并在此书中辑录王安石绝句诗作20余首。
王安石,庆历年间进士,做过淮南、江宁等地方官,对社会现实有较深刻的观察了解。从宋神宗熙宁二年至九年,曾两次任宰相,封荆国公,世称荆公,故其祠称王荆公祠。卒谥文,故其祠又称王文公祠。
王荆公祠位于抚州东南的盐埠岭,宋崇宁五年(1106)在王安石先祖故居而建,祠背倚青山,前临田畴,是一座典型的“四水归堂”式的南方民居。正面辟三门,五开间,墙上书“上池王家”4字。正祠内正中供奉王安石画像,为王安石生前画像的唯一摹本(原件由国家博物馆收藏)。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政争……
宋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在神宗支持下实行“变法”,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整军理财,以谋国富兵强。次年,为相后,积极推行新法。新法有青苗法、均赋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又罢诗斌及明经等科,以经义、策论试进士,并立太学三舍法,改革科举与学校制度。宋熙宁七年(1074)被罢相,次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在王安石推行新法后不久,司马光就持反对意见,并3次致书王安石,声明与其“大归则同”,批评王安石“用心太过,自信太厚”。王安石以“道不同”答之。之后,司马光退隐洛阳十多年编撰《资治通鉴》,不论国事。
宋元丰八年(1085)年,司马光任门下侍郎(副相)后的第二天,就把早已写好的《请更张新法札子》进呈皇上,请求皇上“解生民之急,救国家之危”、“舍非而取是,去害而就利”。
宋元祐元年(1086)二月,司马光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首相)后,消息传到江宁,卧病在床的王安石深深叹道:“司马光作宰相也”,不久悲愤而死,不久司马光就尽废新法。至此,王安石以“变法”为始,司马光以“废法”为终,王、司之政争画上了句号,千秋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王安石“变法”,用革命导师列宁一句评誉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司马光“废法”,而给后世留下了千年争尘不落的异议,也给自己光明磊落的一生留下了斑点。
但不管后世如何评论,王安石与司马光皆被公允为天下大贤!
-全文完-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