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传统文化,还有多少在传承洞庭樵夫

发表于-2007年10月17日 凌晨0:02评论-37条

大凡国人一谈到传统文化,第一反应会离不开孔子思想、儒家理学。其观点,也许就从《论语》、《中庸》、《大学》等方面一路漫延开去了。弄到后来,不是之乎者也,便是诗词歌赋。再要么走近点,去高谈阔论一下散文、杂文、现代诗的是非功过。

无可厚非的是,以上这些,定然都是传统文化。但我想,这不过只是一种狭义上的文化而已。如果我们稍把目光散开一点,则会发现传统文化远不止“书面文字”这一个层面。它包含着的,是书面主体与书面副体等整个模块的协同统一,并包括由文字来服务、或为文字服务的一些文艺文化。任缺其一,则就是残缺的,成了一种孤独的纸面文化。

正因许多人心中狭义的传统文化的认识(包括自己),再加上网络快餐文化的冲击,最终导致广义上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事物正或多或少、或缓或急地,从我们身边悄然溜走,成了时空隧道里一抹“只可远观、难以近望”的旧景新伤。

为此,让我们的笔墨与视角,轻轻地绕开那些堂而皇之的古文道义、前人哲思,以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去探触一下广义的传统文化空间里,有多少东西正被我们所遗忘,或被抛弃。

(一)

说来,这样的文化探触,注定是一种伤感。因为要与那些行将远去的文化背影对话。

在我的眼中,最先退到文化边缘地带的,是传统书法。其实,我把传统书法列为首要谈到的一个逐渐消隐的文化部落,是极不情愿的。但没办法,这是不争的事实。

具体来讲,传统书法的没落,自上世纪初就有了端倪。特别是硬笔书法盛行后,毛笔书法(或由毛笔书法衍生出的地书、指书)便逐渐地从大众视野里消散,直至上世纪中后叶,这种局面便真正地浮出了水面。而进入到网络时代后,其消散的速度,更是堪称火箭式。

书法的淡去,是一种深入心肺的痛。自甲骨文等源起,至大篆、小篆、隶书,乃及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诸体,书法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兴衰曲折和潮起潮落。历经几多风雨的它,如今就象一个孤独的历史老人,在时光的隧道里静静地看着文化传承上“沧海变桑田”的轮回。

谈到书法,就不得不谈谈启功先生了。因为启功,是传统书法最后的坚守者之一。而且这种坚守,是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内在修为、外在求索”的坚守。

启功一生为师。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他题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与其说是校训,还不如说是他本人一生的写照更为准确。

启功为人低调,少时受难颇多,学历只有高小水平。但他一生勤学不息,靠着自学,搏得了一方令人仰望的天地。他的成就,涵盖文学、史学、丹青、文物鉴定等方方面面,有诗、书、画“三绝”之称。而其书法,更是近现代的杰出代表之一,与刘炳森、季羡林等人(包括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于佑任先生),并称当代中国书法界的灵魂人物。

书法,讲究的是于不变中求万变。不变,乃规则;万变,乃风格。就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里面有一百多个“之”字。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之”,却没有任一雷同的书写模式。其千变万化、随心所欲、飘逸如风,让人真正地领略了中国书法的魅力。书圣之称,实至名归。

而放眼启功书法,除了以上特点外,更胜在修为。尤以清癯秀美、朴素端庄著称。他的字,有“二王”的飘逸之风、有柳公权的端庄之骨、有苏东坡的浑厚之劲。而在这多种风格中,他又自成一家,开创了近现代书法的新纪元,真正达到了书法之“外修书艺、内修书德”的最高境界。而启体书法更显可贵之处,则是一种传统风格的传承。

启功的书法是寂寞的。这份寂寞,来源于现代书法功效的日渐式微。从当年王羲之写便条都用毛笔,到如今键盘取代一切(甚至提倡无纸办公),科学技术进步了,但传统空间越缩越小。在寂寞中,启功默默地用手中的毛笔探索着历史文化延续的脉博。

一人之力,怎能擎天?2005年,九十三岁高龄的启功与尘世作别。他的离去,从某种意义上宣告传统书法真正地成了一种历史空间里的文化。尽管目前还有许多人如启功一样,做着种种努力,但这些努力,要么带着明显功利主义的商业目的,要么脱离不开政治因素。学贵在专,心有他念,又怎能托起传承历史的重任呢?

罢了。只能将这样的书法,称作为传统文化上的一种装饰物了。在“文化装饰”这个面纱的遮掩下,书法似乎还有一息尚存。这不,在北京颐和园等地方,可以见到不少以地为纸、以水为墨、练习地书的苍老身影。那一个个硕大的地书字体,似乎在诉说着几千年的书法足音。只是,清水难留史容。风过处,一切已静然……

地书,是传统书法的最终注解么?定然不是。走进“文化装饰”之死胡同的传统书法,还没能完全停止其堕落的脚步。本就面目全非的它,现如今竟成了某种作秀的代名词。这种作秀,有两方面犹为可憎:

一是电视剧作秀。每当在电视剧里出现“躲躲闪闪、只见手动、不见字显,完了来个特写”的书法镜头时,我的内心深处,便荡起了一种苦涩的滋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对传统书法的变相践踏。不懂文墨,却偏偏又想沾沾文墨的味,不仅充分暴露了部分粗制滥造之电视剧的浅薄,更暴露了那些不学无术之艺人的浅薄。

二是名人效应(甚至是部分官员)的作秀。具体表现在索字求画、吹捧沽誉、题名洒墨等方面。有些名人(亦或政府官员)的字实在不敢恭维,但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大吹而特吹,从而晕忽忽地到处挥毫。这毫挥的,也许只有天晓得其历史价值究竟有多高。

这就是传统书法的真正悲哀——连“寿终正寝”都难!

(二)

说到艺人,我便不由地想起了相声泰斗马季。从马季身上,我们又看到另外一些文化部落正在消沉。

在相声界,马季无疑处于德高望重的地位。这份荣誉,他是受之无愧的。他的人品,他的艺品,包括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相声做出的贡献,都让人由衷地敬赞。

马季之于相声的贡献,主要是承前继后,开拓创新。他除了继承和发展了侯派风格外,还勇于进行相声改革,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相声段子。在创作的同时,他又不断地传播相声文化,并致力于在相声艺术的多样化和大众化下功夫。可以说,在马季时代,通过马季及与马季一样的相声艺术大师的努力下,相声这门艺术,曾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可惜,这种繁荣持续的时日不长。特别是近年来,更是被小品压制的难于翻身。马季无悔,但马季之后的相声从事者,得自疚。

姜昆作为马季的接班人,是没能传承好恩师的接力棒的。尽管他自己在相声界中取得的成就,足以与师同语,但他没能传接好恩师接力棒里蕴含的那份文化传承的深刻内涵。从另一方面来讲,他只是传承了马季相声的“形”,而没能传承好马季相声的“神”。没“神”做主心骨的事物,能走多远?答案,已不言自明——相声自姜昆时代就显现了疲态,而到相声世家的后辈人物侯跃文时,则就完全处于苦苦支撑的地步。而侯跃文终也没能支撑多久,正值当打之年的时候,永远地作别了他喜爱、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而侯跃文的弟子——郭德纲,则完全没了相声当年的风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想从郭德纲等相声传人的身上,找到“相声的春天来了吗”之问句答案时,估计悲哀更会大于失落。

就这样,传统相声艺术的这个“家道”,在文艺复兴的年代里悄然“败落”。看着曾经风光无限的相声被“拯救”等词所包围时,我的内心深处便只剩下了凄楚和彷徨——传统,终抵不过新生事物的冲击的,哪怕刚冒头几年的超女等快餐式文艺节目,也轻而易举地将一百多年的传统技艺之精髓,荡却的相形见拙;包括一些泊来文化,也无不对其施以致命的一击。

其实相声的没落,充其量只是传统文艺文化之整体滑坡的冰山一角而已。顺着相声一路望去,我们的惊骇之态并不亚于面对自然物种的灭绝——国粹京剧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

京剧作为传统文艺文化的“一哥”地位,尽管目前仍不可动摇,但其不断呈现出的后继乏力和求存艰难的局面,却无不在警醒着世人。而其目前存在的方式,无非只是一种传统意义的努力罢了。它与传统书法一样,也离大众越去越远。别的不说,单就放眼年轻一代们,有几人能顺口唱上那么一段两段京剧呢?

与京剧有着相同或相似境况的,还有各类地域、地区性的传统文艺和技艺。如川剧的“变脸”,如秦腔、粤剧、昆曲、黄梅戏、河北梆子等等,也无不是在市场经济的夹缝中苟延残喘、艰难地生存着,且出路越来越渺茫。尽管这些剧目和艺种,有些还不曾完全褪出那份耀眼的历史光环,但其现状,则让人感觉就像是一种文艺文化上的回光返照。

文化需要大众来传承。拭看以上这些,其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就是“没了大众参与”这个浑厚的自然发展之基础(或称大众支持)。无不是走上了“曲高和寡、独唱清调”的路子。这就如同冰山上的雪莲一样,再美,也只是一种孤独且寂寞的“凄美”而已。

在这种凄美的光圈越扩越大的情况下,有一件事则让不断下坠的心稍有平复。去年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往届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原声唱法,借以挖掘民间原汁原味的曲谱小调什么的,无意间,让人于失落中找到了一丝半缕的宽抚。而从这里面传唱出来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地方民歌曲目,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如央视的这种尝试,是传统文艺文化的再次复兴之举么?我想,恐不尽然。但尽管如此,也还是让人稍感欣慰——“有”,总归比“没有”要好。至少,希望尚存。

(三)

面对传统文化,一般有着三种心态:一是“舍”,二是“传”,三是在患得患失中“传或舍”。前两种心态,上文已略为剖析过,不作复述。而之于传统文化的患得患失之心态,体现的最为明显的,莫过于中国的姓氏文化了。

难以确定,“百家姓”是从何时开始准确定义的。但今日的姓氏文化,在百家姓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怪现象——“父姓+母姓+名”或“母姓+父姓+名”,亦或其他构成。这种姓氏结构,究竟是复姓还是单姓,目前在“百家姓”里没有答案;而将来的“百家姓”,又怎样去定义这种独特的现象呢?我想,定是个不大不小的关于传统姓氏文化的辨析问题了。

说其不大,是指对整体的传统文化格局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说其不小,则是指这是一个复杂的人性话题。这两种关系的交叉困惑,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明白了。

单从姓氏结构上看,这种构成是复杂的。如果是单姓,那么“父+母”或“母+父”的姓氏模式,代表了多少实在意义?难道仅仅是一种心里安慰么?如果是复姓,那么传统的“百家姓”,又将被演变成多少万万的姓氏排名?到了那时,“赵、王、孙、李”也许只能是传说中的姓氏文化了。而传承了几千年的族谱文化,又该怎样去定义这些现象呢?是人口上的一脉相承,还是姓氏上的旁支左出?

说的有些远了。

其实,“跟谁姓、姓什么”,这本身并没有多大意义,只不过是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罢了;而就社会功能来看,这也仅仅代表着一种生存与交往的符号而已。但从这种符号里面所折射出来的传统姓氏文化的演变,则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实的矛盾——人们既想从这种矛盾中寻找到一种现实的突破口,却又担心被传统所遗忘。两难抉择下,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姓氏文化的变异。也同时,宣告了传统观念的逐步缺失。这种缺失,或是幸事,亦或是痛苦,功过是非,留待后人评说吧!

而姓氏文化的患得患失,又引发了另一种姓氏文化的缺失或变种。且其演变的速度,比之以上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便是与“正名”相对应的“字号”。

字号,是古之姓名学的另一主体。大凡古人,有“名”皆有“字”。比如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古人取名,相当讲究,也忌讳众多。名与字一般是父母起的。号则一般是自己所定。名、字、号,三者互通,构成了古姓文化的多彩,再配以印石,便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几许别样的炫丽与丰富。我候,如果没了古人之字号(笔名)的润泽,相信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会逊色不少,也会少了许多韵味。而有些文人,其字号甚至比正名还出彩。如鲁迅、老舍等。这些笔名,基本老少皆知,但“周树人”、“舒庆春”等正名,不见得就如他们的笔名一样人人都耳熟能详。

除却“姓”和“名”不说。简单地谈谈古人的“字”与“号”。而“字”与“号”,正是如今姓氏文化部落中,已然淡化(或严重变异)的两个节点。

综观前人的字号,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砺志型。如蒋公介石,为了体现其治党思想,以及个人的处世原则,取字“中正”,并沿用一生。可叹的是,年前台湾的“中正纪念堂”被更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蒋介石已完全成为了历史的一抹往事了。

二是闲逸型。如康熙帝所用的“体元主人”之号,将皇之尊与逸之情,全然尽现。不过,闲逸型在古文人身上,用的较多。尤其是自唐之后的文人,都爱用“号”来题名落款。如宋之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之画家朱耷的“雪个”、“八大山人”等。

三是其它型。这一点,重点体现在那些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文人,用“别号”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绪。明清之士尤为突出。

……

经查资料,得知古人的字号大致始于周朝,兴于隋唐,而在清末逐渐淡化。一路演变后,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号”则基本通称为笔名了(少数文人雅士仍有使用字号的,但不多)。这种局面,在网络时代的到来后,又有了新的变种,被戏称为“马甲”。

几千年的姓氏文化,演变成“单复姓不明”、或是“字号”折变成“马甲”等情形,真不知是姓氏文化得以前进了,还是彻底在堕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新潮事物对传统思维的冲击,足以让古人瞠目结舌。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件很搞笑的事:前段时间我用网络本名外的一个马甲跟帖,被人指责为另类。当了解到姓氏文化的历史发展之轨时,只能笑其与我一样,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了。莫非,该人也与我一样,已然迷茫于传统文化与新潮事物的交替迷局中,从而一叶障目?

只能这样理解了。

(四)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万万不能绕开那些或有名、或无名的山山水水的。中国的许多山水湖畔(尤其是名山名川),其实就是一部文学发展的活化石。而这活化石周身透着的,便是一份由厚重、凄凉与惊艳等各色交织着的传统文化之画卷。

余秋雨将这种传统的山水文化写到了极致,从而博得了一个散文怪杰的称号。读他的文章,无不是一次思想上的升华与洗礼。他的一文一字,莫不透着一份对文学的哲性思考与拷问。

循着他的文字足迹,我的思维,便深入到了古代文人曾经行走过的山山水水里面。

古之文人爱山爱水,也许与他们骨子里面的清雅高洁有着某种直接关系。但是,这份清雅之情一般是难于从容地在一山一水一林一湖中得以展现的。真正的古之山水文化,却是悲情。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一样,古之山水文化,基本是一种贬官文化。其《洞庭一角》、《风雨天一阁》、《柳候祠》、《苏东坡突围》等文章所展现的各色文人,莫不是一个个悲情的角。并于这些悲情的主角身上,道出了这种山水文化的内在实质。

可不是么?睢一眼中国古代有影响的名篇硕词,莫不是这种情形——《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贬湖湘后,以景抒意之后的惊世之作;而苏东波的千古绝唱之《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也同样是遭贬黄州后,心志得以万般磨练后随境而出的。这样的情形太多了,每历数一件,无疑便是对内心的一次敲击。而再放眼开去,发现《红楼梦》、《史记》等,又何尚不是悲情文化的代表之作呢?

于是,这些山山水水、湖湖泊泊,在古之文人的笔下,被施上了一份厚重而凄凉的文化之味。这些山水,历经唐时的风,宋时的雨,明时的月……遥遥行来,静静地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自然界里洗练沉淀。

国人,是不会“浪费”这些资源的!

当年文人墨客游历过的、且被遭贬的地方,成了如今最为火爆的景区。文人的题字,被具以“保护”的名义,涂朱色上银粉,成为一大招财进宝的景致;文人的身影,也越过重重的历史云雾,被弄成这典故、那逸事,写进了景区的介绍之中。而游人,则在这些或虚或实、或淡或悲的足迹中,将传统的山水文化,踩踏的只剩下了钞票。悲情的古之文人们,怎会想到多年后的同一方土地上,他们的哀愁会与笑声划上等号。

这是历史的讽刺,还是人间的幽默?已难于用笔墨形容了!我只是心痛地感觉出,隐在山间丛林、水溪湖畔的文化遗迹,在古之文人的幽叹与现今游人的喧闹声中,彻底迷失了传承的方向。

(五)

书法之路的迷茫,姓氏文化的怪异,传统技艺的缺失,山水文化的悲情,从多个侧面反射出传统文化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抉择与演变。有些文化部落的演变速度,甚至可用“核裂变”来形容——几千年的传承,竟抵不过半个世纪的颠覆!显然,这些逐渐没落的传统文化,已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显露了一些不适之“症”,甚至有些是“绝症”。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传统文化接受时间的验证,从而去劣存优,也许并不是坏事。但然,时间是把双刃剑,一旦被这把“剑”刻上痕迹,亦或是刺灭后,就是万劫不复。这就如同国宝大熊猫一样,在物竟天择中,成了大自然凄美的败者,但因其珍贵、且一去不复存在,就不得不花大力进行人为保护。

如果有着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也经受不住物竟天择的淘汰,在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功利主义、庸俗思想的冲击下,一朝作别西天,其悲其痛,又怎会逊过保护大熊猫之况味呢?而历史证明,任一事物一旦到了“保护”的地步时,再想去重振当日当年的雄风,已基本不可能了。

传统文化,你该怎样面对这文化裂变时代带来的阵痛与惶惑呢?而后人们,将来又该用怎样的目光,去审视、去评价我们这一代人所进行的传统文化的接力呢?

一切,留给时间这把刻刀吧。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在本就不容乐观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刻上我们因无知而肆意践蹋的一笔。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洞庭樵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chen红叶点评:

文者以自己灵动的思想触动了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文化所替代的一些原因;
其实,生活中有些东西正在走入流失。其中就包括许多乡村、民俗文化等。该传承的却得不到真正的精髓,这正是流失之一的原因。

文章评论共[37]个
邬海波-评论

文章大气磅礴,鞭辟入里。而且多有独到的见解,发人深省。
  【无缘牵手 回复】:海波兄过奖了..其实文章有多处不足,如论姓氏文化方面,过于冗长;论山水文化呢,对“失”之一面析的不清。这些不足,在当时行文时有所感觉,但一时没处理好,现反过来看时,感觉甚是不到了。感谢兄之驻足,问好。 [2007-10-17 14:27:49]at:2007年10月17日 凌晨1:12

湘西南箫剑-评论

这文章有一万字?
  【奔月 回复】:厚重和字数无关的。 [2007-10-17 9:21:23]
  【无缘牵手 回复】:呵呵。。这文章,因种种原因,在原来的行文立意了少了三个部分。如乡土文化的缺失等。至后来,就是目前这样子了,文章写的很不到位,实让剑兄见笑了。 [2007-10-17 14:30:56]
  【湘西南箫剑 回复】:没有啊,文章深厚得让我汗颜,只是昨天晚上无缘兄问琳儿最长能发多少字我在听着记下所以就……顺便问下,文字可好了,下次有机会叫我写散文吧,我除了骂人什么都不会啊!呵呵…… [2007-10-17 17:25:09]at:2007年10月17日 凌晨1:46

吴钩-评论

对文化的思考,深刻而见解独到,
看到无缘的名字就有亲切的感觉,难忘吧!
  【无缘牵手 回复】:问好吴钩。文章深,不敢言;思呢,稍有一点点。不思,怎弄出文章嘛。。(笑) [2007-10-17 14:32:18]at:2007年10月17日 清晨6:09

落尘有声-评论

一个字,很好!呵呵,问好了.
  【无缘牵手 回复】:谢朋友关注,同祝好。。 [2007-10-17 14:33:08]at:2007年10月17日 清晨7:07

文若书-评论

说到启功和启贤,我山上的书房里有他两的几副字.
  【无缘牵手 回复】:羡慕。。 [2007-10-17 14:33:38]at:2007年10月17日 清晨7:28

奔月-评论

这么快就完稿了?佩服!一会儿有空再仔细拜读。
  【无缘牵手 回复】:胡乱着凑了一篇,奔月估计在偷偷地坏笑呢。。。 [2007-10-17 14:35:02]
  【奔月 回复】:昨晚你都让我看到了八节,怎么现在少了三节?要写续篇吗? [2007-10-17 17:40:42]at:2007年10月17日 早上8:27

dontbearer-评论

现代人文明而"世"故。
  【无缘牵手 回复】:世故可能是真的,但说文明,却不一定。。 [2007-10-17 14:36:07]at:2007年10月17日 早上9:58

雪亭-评论

好文!可以从文中学到不少知识。
  【无缘牵手 回复】:哪有知识呢?文中所列都是大路边上的一些事。。呵呵,感谢朋友关注,牵手问好。。 [2007-10-17 14:37:28]at:2007年10月17日 上午10:06

云浩-评论

作者的文化底蕴之深厚,文笔之锋利,铿锵顿挫,佩服。道出真言,感人肺腑,让人深思。
传统文化的流失,远没有保护国宝大熊猫那么简单,任重而道远。
问候您,前辈。
  【无缘牵手 回复】:观朋友帖,无缘深觉惭愧。。文深实不敢言,只是写了一点感想而已。算是随笔吧。 [2007-10-17 14:39:18]at:2007年10月17日 上午10:13

曲子和子-评论

笔力千钧,冲击艺坛。
  【无缘牵手 回复】:呵呵,过誉了,愧。。 [2007-10-17 14:40:06]at:2007年10月17日 上午10:24

辰洲草民-评论

真正的传统文化,早已被人丢弃在一间昏暗、潮湿、狭小的老房子中,积满了历史的尘埃。偶而会有个把人将它翻动几下,但那多数时候是为了满足外国人的好奇心理。
  【无缘牵手 回复】:朋友所言真乃一针见血。。 [2007-10-17 14:40:34]at:2007年10月17日 上午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