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母亲一生的“三个爱”(005)谢一民

发表于-2007年10月15日 清晨7:36评论-0条

□母亲一生的“三个爱”(03009)

民国初年,母亲降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

家穷念不起书,多亏建国初期上的扫盲班,才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既然识几个字,又能写下自己的名字,就算半文盲的文化人了。我之所以这样评价母亲,是因为她的一生做的几件事和说过的一些话,有着厚重的文化人的品味。

母亲爱整洁。农村里的人把整洁叫做干净。从我兄弟俩稍懂事后,母亲就成天对我俩说:

“从小就要养成干净的习惯。要勤梳洗,头发梳顺,脸儿洗白,手儿洗净;要勤洗衣,只要出这个家门,衣服就要干净,要展、要穿戴整齐;要勤拾掇,自己平时使用的东西,不能随手乱放,见到摆放不在位或不整齐的要马上改正,不要等靠到明天;要勤扫除,每天早晨把屋里、院内、家门口都要打扫一遍,保持到处干干净净。”

在母亲爱整洁思想的影响下,我也从小养成爱干干净净学习、工作的习惯。在学校时最爱打扫卫生,把课桌擦得净净白白;回家务农后,把家里家门口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参加工作后,办公桌一天能擦三次,办公用品始终摆放整整齐齐。我觉得整洁是一种美德,整洁是一个文明家庭的缩影,整洁是家庭文明进步的体现。

母亲爱栽树。母亲爱栽树,是因为她对栽树有一种特殊的理解。她对我兄弟俩说:“树,就是富;栽树就是栽富。”这也许是母亲的一种信仰吧。她又说:“家中富不富,先看宅院树。家有千棵树,再穷也变富。栽桑点桐,子孙不穷。”

因此,她和父亲把家里的前院后院及家门口都栽上了树,一到夏天,家里到处都是阴凉。树多鸟多,我记得鸟巢有筐大的就有七八个,高高的织在树杈上。家里一天到晚鸟叫声奏响了一首首情歌。后来哥考上了山西大学,母亲说这和她栽树有关。再后来,我兄弟俩在40岁出头时都被评定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她说这是她栽树积的德。

母亲爱织布。我的胎教是在母亲嗡嗡的纺线车声和吱吱的织布机声中过来的,单调而特别亲切,这是世上最美好的摇篮曲,这是世上最亲情的母爱歌,而且这声音一直伴随着我长到20多岁。在那靠布票供应的时代,母亲为了全家人的衣着和两个儿子的婚娶,拼命地纺啊纺织啊织,饥了吃口馍,渴了喝口水,困了打个盹……

嗡嗡嗡,纺啊纺,纺线熬过了半夜;

吱吱吱,织啊织,织布熬过了三更。

母亲勤俭,儿女们就不敢奢侈;

母亲诚信,儿女们就不敢虚伪。

她常唠叨:“心术不可得罪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是每一个人最先崇拜的人。

母亲名叫柴枝,生于1921年农历二月初十,于1996年农历十月二十七日去世,享年76岁。

她的音容常在,教诲常闻!教诲常闻,音容常在!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谢一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小萍
☆ 编辑点评 ☆
小萍点评:

母亲永远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在孩子的心里播下善良的种子,爱自己,爱他人而现在的母亲们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