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密沿203省道西北行,进入东天山腹地,就是著名的清丝绸之路北道。丰富的天山融雪灌注着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大草原,造就了远古的文明,将大华夏的条条脉博紧紧的连在了一起。这里有茂密的森林,迷人的的绿野,宁静的湖泊,肥沃的农田……而最令人神往的还是那座神密的城堡,这就是巴里坤。
巴里坤的闻名源于它的深厚历史渊源,更源于一个改写了历史的名人---东汉军事家,外交家班超。
公元前119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以倾国之力发动漠北之战,取得了了对匈奴作战的最后胜利 ,汉文明得以在广袤的北方地区加速发展和传播, 揭开了中华民族大融合 的序幕 , 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但失败的民族并没就此湮灭,他们仍顽强的守护着自 己的传统 , 忍辱负重,休养生息,到了公元一世纪初,又羽翼丰满了,犯边事件此起彼伏。 年轻的东 汉帝国又一次面临着战争的考验。国难思良将,就在这历史性时刻,班超脱颖 而出了。
班超,字仲升 ,陕西扶风人,素有大志,不拘小节。自幼受父兄影响,博览群书,天资过人,文墨基础颇好,不得志时为养家糊口,给官府干些抄抄写写的差使。后立志效张骞立功异域,投笔丛戎,公元73年,四十岁的班超以下级军官之职,随大将窦固出兵攻打匈奴,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西域征战生涯。独当一面的第一战就发生在巴里坤湖畔,牛刀小试,斩获颇多,令窦固眼界大开:这小子是个将才。
如果说一个杰出人物的成长总有特定的环境伴随,那么东汉明帝刘庄的确是一位眼光非凡的明君,是他选了开明的窦固为将,班超才有了大展宏图的广阔天地,从而成就了历史,成就了中华民族,成就了这个民族的英雄。
此时的真正忧患并不在军队的战斗力,而在于漫长的补给线无法维持,这个难题不解决, 千里征战取的的战绩就无法巩固 。作为主帅,职业军人窦固比谁都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忧心忡忡 , 又怕惑乱军心,只有一边报捷,一边千里乞援,十万火急。汉明帝喜忧参半,龙颜不舒。正在这时班超回来了,他带人考察了美丽的巴里坤大草原,发现这里不仅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要地,而且是一个天然粮仓,适种五谷,已有小规模种植麦子等作物的历史,他向窦固提出了屯垦戍边的设想,窦固大喜过望,不由灾次对身边这位小人物刮目相看了。
朝庭很快就批准了这个方案,这是我国军事政治史上的第一次,堪称创举。班超也崭露头角,从此以巴里坤为依托,开始了漫长的戍边生涯,此期间班超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得以全面发挥,先后慑鄯善,伏于阗,震龟兹,战月氏,使西域夹在汉匈之间摇摆不定的大小五十余个小国全部归汉,彻底平定了西域乱局,解除了汉王朝的后顾之忧,班超的事业也如日中天,达到了人生的峰巅,公元82年[章帝即位7年]因功受封定远,成了名副其实的西北候。在治理西域期间,他审时度势,改变过去的大汉族主义政策,提倡民族和谐,各民族杂居的时代从此开始,中华民族第一次实现了大融合格局,困扰了汉帝国几百年西北变陲大定。巴里坤,这个曾经贫穷封闭的古蒲类国也作为一颗璀灿的明星载入了英雄史策。
这就是巴里坤,历史的变迁和反复改变了许多东西,却更加成就了她的辉煌与深厚,到了清代,她和惠远,迪化作为新疆三大汉文明古城再次光耀丝绸北路,为华夏文明老骥伏枥。这就是今日的巴里坤,绵延数百里的绿色长廊,雪山,草原,森林,湖泊……抖落了历史尘埃,承接着现代文明,从昨天走来,向明天走去。
-全文完-
▷ 进入尧山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