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跑梦泉(新西湖十景二)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煎茶【南唐】成彦雄
虎跑梦泉,位于杭州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侧院内,距市区约5公里。
相传唐朝有一高僧名叫性空,他39岁时来到虎跑,喜欢这里风光秀美,想留下在这里建一座寺庙,弘传佛法。但是,他在周边寻觅了很久,却一直找不到水源。万般无奈,意欲放弃。
不料,正是在他准备离去的前一天晚上,却偶得一梦——南岳仙童化成两只斑斓猛虎,在山上刨地出泉。
性空根据梦中仙人的指点,找到泉址。因为梦里是猛虎刨泉,故将将泉命名为“虎刨泉”,泉旁建寺——“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刨寺”。
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
至今游人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
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虎跑泉【宋】苏轼
——据说,此诗是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时游虎跑,即兴所做。
再请看他赞美虎跑泉水的诗篇: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病中游祖塔院【宋】苏轼
——匏樽(páozūn)匏制的酒樽。亦泛指饮具。
关于虎跑泉的来历,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大虎、二虎兄弟二人,流浪到现在虎跑的小寺院里求住。
老和尚说:这里吃水困难,要翻几道岭去挑水哦。
大虎、二虎说:只要收留我们,挑水的事我们兄弟俩儿包了。
于是,老和尚收留了兄弟俩。
一年夏天,天旱无雨。到后来,连离这里很远很远的小溪也干涸了,几乎无处取水。兄弟俩儿想起了他们在流浪时,曾经见过的南岳衡山下的童子泉。
——何不将童子泉移来杭州?
兄弟俩儿说做就做。他们顶烈日,忍饥渴,一路奔波。等到他们跑到衡山下童子泉旁时,却累得昏倒在地。
狂风暴雨,把大虎、二虎唤醒。
兄弟俩儿睁开双眼,却见面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童儿。
——为何晕倒?
——寺院无水,想到这里移泉。
——哇!想不到这个小童儿,竟是一个管着童子泉的仙童。仙童被大虎与二虎的真诚感动,用柳枝一指,几滴清水就洒在了大虎、二虎的身上……
——大虎二虎忽然变成了两只斑斓猛虎。
仙童跃上虎背。两只老虎长啸一声,带着“童子泉”直奔杭州……
——这天夜里,老和尚和当地村民同时作了一个怪梦:大虎、二虎变成两只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
第二天一早,村民们都来到寺里,与老和尚一起议论昨夜怪梦。这时,却见天空忽然间霞光万朵,接着有两只斑斓猛虎在霞光里降下……
猛虎跃进寺院旁的竹园,相对用前爪刨地,转眼间就刨出一个深坑。远远观望的人们正感奇怪,突然又见天空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
——雨停后,深坑里涌出一股清泉……
——大虎和二虎不见了,清冽甘甜的泉水却永远留给了小寺院,留给了附近的村民,留给了我们的诗意杭州······
——人们感激大虎、二虎,给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后来为了顺口又把此泉叫成“虎跑泉”。
道逢白须人,长跪乞留止。
朝见双於菟,乃是两童子,
盘旋忽不见,已有一泓水。
问水何方来?南岳几千里。
龙象一帖然,天人共欢喜。
至今鸣絃声,淙淙碧岩里。
青蒲偃其旁,绿萝影其底。
但啜泉味佳。其人可知矣。
一弹幽涧音,再鼓松风起。——虎跑泉【清】黄景仁
——其实,这虎跑泉是从大慈山后断层陡壁砂岩、石英砂中渗出。
——虎跑泉清冽甘美,称为西湖第一山泉。
——虎跑泉又和龙井泉一起并誉为“天下第三泉”。
——用虎跑泉水泡龙井茶,谓西湖双绝。古往今来,凡是来杭州游历的人们,无不以能身临其境品尝一下以虎跑甘泉之水冲泡的西湖龙井之茶为快事。
一起游诗意杭州的朋友啊,让我们也来用虎跑泉的水,冲泡一壶龙井茶吧!
周恩来、邓小平、郭沫若都曾先后游虎跑。
诗人郭沫若,还留下了精美诗篇:
虎去泉犹在,客来茶更甘。
名传天下二,影对水成三。
饱览湖山美,豪游意兴酣。
春风吹送我,岭外游江南。——虎跑泉【现代】郭沫若
泉水山边去,高人月下看。
润松秋色净,落涧夜声寒。
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圣朝无隐者,早晚罢渔竿——赋得山泉送房造【唐】李端
——圣朝无隐者,共饮虎跑泉。(呵呵,一笑)
长松埋涧底,郁郁未出原。
孤云飞陇首,高洁不可攀。
古道贵拙直,时事不足言。
莫饮盗泉水,无为天下先。
智者与愚者,尽归北邙山。
唯有东流水,年光不暂闲。——遣怀【唐】李山甫
——盗泉,古泉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北。旧时亦常喻不义之财。
——肯饮盗泉水?敢为天下先。(呵呵,一笑)
虎跑寺楹联:
虎移泉眼至南岳童子;
历百千万劫留此真源。
寺中的济公殿,据说是当年济公和尚圆寂的地方。
-全文完-
▷ 进入浩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