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勤奋,一向是龙的传人的优秀品质之一。穿越时光的隧道,遥想茹毛饮血的先民,他们一定是勤奋的:因为勤奋,才得以在相对于人来说,是恶劣的环境下生存繁衍;随着时光隧道一同推进,我们初现文明之光的先民一定也是勤奋的:而且最勤奋兼着最智慧的一部分,成了最先一代的既富且贵的人上之人,奠定了人类文明的根基;随着时光隧道一同走进五千年的悠久,勤奋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不改,使得中华文明并未象其他的古老文明之光一般,终于在辉煌之后消逝。到了1840,龙的传人依靠着超凡的坚韧,当然也有勤奋,终于在一百多年以后,向世界展示了自己依然屹立的风姿。
当然,我们站立起来几十年以后,也清醒的看到,世界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三分之二劳苦大众,苦的是他们的精神生活,而在物质生活上,我们在一百多年屈辱而艰难的岁月里,远远的落后了。如何迎头赶上,甚至超过,重塑我们物质和精神的双文明?勤奋,是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之一。
现在,我们的经济开进了发展的高速公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也展示出令人无比向往的前景。让宏伟蓝图最终得以实现,依然少不了我们勤奋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我们绝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继承,而是一定要做到发扬。
无可否认的是,我们全民族的人民,几乎无一例外的在勤奋着。每一个年龄段的同胞们,在各行各业、各自的岗位上,都勤奋着,甚至于执着的在不同的场合,为不同的身份和不同的责任,分分秒秒的勤奋着。每每想到这些,我便不由要对自己的懒惰而惭愧,为了学习前辈、同辈、及后辈的优秀品质,我认真总结出了现时代的勤奋精神。当然,局限于本人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大家不幸浏览之后,踊跃指正,帮助我更快的,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
一、 农民的勤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个是我们祖先做农民时候的艰苦生活。想当年,他们勤奋之后的收获,是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新中国,我们的人民也有过挨饿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我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足以支撑我们饥饿的躯体。而且,这个错误已经得到及时的纠正,在拨乱反正、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来,我们的粮食产量一年更比一年高,在一个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温饱问题是毫无疑问的解决了。
我们可是占据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解决了如此之多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大贡献。说到饭碗问题的彻底解决,和农民的勤奋是万万分不开的。谁不知盘中餐,依然粒粒皆辛苦啊!
现时代,我们的农民同胞,绝不仅仅满足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奋,而且坚决的担负起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进步”的重任。千千万万的农民,走进了城市,活跃在工人的工作岗位上。当然,他们还不是工人,他们为着自己的又一个身份“农民工”,而勤奋着。在这种勤奋下,他们用微薄的工资,为农民的脱贫至富、农民收入的节节增高做着最具说服力的解释。
同时,他们因为不舍血汗换来的金钱,常常经年不回家。于是,老一辈的农民,就将勤奋发扬到了“老由自养”,小一辈的农民就将勤奋发扬到了“独自成长”。至于“老由自养”,不再拖累后人的勤奋里,有多少幸福的滋味,至于“独自成长”的勤奋里,有多少雨露的滋润,使得这些花朵是茁壮成长的,后文再叙。
总之,这一段落是认识农民勤奋的。农民毫无疑问的在勤奋着。舍弃了天伦之乐,一家人天各一方,将勤奋精神发扬光大的勤奋着。
或许一封家书里,也会说:“孩子,做着留守儿童吧。不然你就要失学!收入和团聚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舍鱼而取了熊掌吧。”
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就不需要跋山涉水去脱贫了。那些被征用了的农田上,一定会矗立起一家家工厂,到那个时候,农民就可以一边享受着天伦之乐,一边在田地里和工厂里,同时勤奋了。
当然,在科学水平日益发展的今天,四海有了闲田,也是一定不影响粮食产量一年更比一年高的。饭碗问题是一个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任何人都无需再杞人忧天了。
-全文完-
▷ 进入照妖镜1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