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家在y市城乡结合部。今年中秋,我携儿第一次去岳母家过节。往年都是过年才去,这次之所以破天荒,原因是前不久岳母家出了件大事,她的外孙女婿在铁路上干活时被火车轧死了,年龄还不到二十五岁,留下年轻的妻子和一对幼儿在人世间苦熬岁月。于是我的中秋之行注定成了安抚、慰藉之旅。
逝者叫光光,称我为姑父。相貌清秀,一米六左右的身高,单薄,却很结实。我第一次见他是他携梅到城里来购买结婚穿的衣服。那是个冬天,雨加雪的日子。我带他们满街满店的跑,最后选中一套咖啡色西服,很有形地让我提前目睹了新郎官的丰采。他和梅在我家住了三天,除逛街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电视机前度过。给我的印象,言语不多,敦厚,懂礼貌。
最近一次是在今年五月下旬,我儿十岁生日。他来了,虽然样子没什么改变,但已做了一双儿女的父亲。生日宴毕,我为他小孩买了几套衣服,同时捎去的还有我儿幼时穿过的质地较好的衣服鞋子。临别时,他告诉我,他在铁路上开车跑运输了,活儿拉不完。我替他高兴,自然也嘱咐他注意安全。谁知时间过去不到五个月,他就出事了,人生真是充满神秘的变数……
中秋节的下午两点来钟,我们到了岳母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冷清景象。秋日艳阳高照,村子里除了老人、小孩,不见什么人影。粉红色石块砌成的房子无序地挤在一起,门前家家敞开着,没有高墙阻隔。岳母正与左邻右舍坐在柚子树下拉家常,见我们来了,抑制不住地欢喜。尤其见了我儿,那笑纹,那合不拢的嘴,你只能用慈祥来形容。我儿自生下来就交给她带,直到上完一年级,外婆的慈爱足以温暖他一辈子吧?
岳母告诉我,岳父、大哥和嫂子都下地干活去了。农村只有过年讲究节日气氛,平时没有多少节假日概念,眼里只有田地,没有闲着的时候。待傍晚时,他们陆陆续续回来了,挑着牛吃的草,提着一筐时下长出的青豆。大哥还是那么黑瘦,大嫂也是那么普通,见我们来了,递烟,问候,一如从前,脸上看不出欢喜也不见悲伤。
中秋是团圆之日,但今年中秋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团圆,至少在这个家是不齐整的。我妻在深圳一家医院工作,走不开;她哥的一双儿女,一个在温州打工;一个女儿,便是梅,此时在夫家。也许丧夫丧儿的悲痛与凄切在那个家已浓得化不开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本来就不完美。我真希望他们能以平常心对待生死,人生短暂却也漫长啊!死,我们无法驾驭;生,却可牢牢把握。
在岳母家,失婿之痛已深深埋入哥嫂心里,在吃饭、喝酒的详和气氛中,大嫂讲起她的孙女眼里充满亮光。孙女活泼可爱,雉语招人忍俊不禁。我不禁想见见他们,嫂子拿起话筒就打,这样,明天他们就会过来了。
一轮浑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屋脊上方,喜得我儿大呼小叫。天地间的房屋、树木,在姣姣明月下只有黑的轮廓,乳白的光辉撒在屋后广阔的田野里,如梦似幻,牵出多少游子思归之情……
翌日清晨,梅带着一双儿女到娘家来了,同时来的还有光光的父亲,我第一次见到。
五十岁的人,看上去象四十六、七岁。个子高挑,国字脸,好好梳理一下,算是个英俊男人。我们就着啤酒边喝边聊起来。不时地我还逗着一个爬上桌来的三岁女孩,她就是大嫂说的可爱的孙女,光光和梅的女儿,叫艳艳。也许她怕生,或者我戴眼镜的形象有点威严,她眼怔怔地看我,就是不喊姑爷。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光光的影子。
梅在哺乳期,身子比以前稍胖了,脸上却脱不了雉气,不像已做妈妈的样子。失夫的厄运与心灵上的创伤仿佛变得遥远,她此时正逗着襁褓中的幼儿,雉嫩的笑声令厅堂外的阳光也欢跳了几下。
光光的父亲酒量还行,我们一碗一碗的碰着喝干,又一根接一根的互递着烟卷。在我为他点烟时,他总要站起来接火。在徐徐袅袅的烟雾中,我了解到他在铁路上跑运输。他说明年他准备换一辆大卡车,同时还要把现有的三层楼加高和翻修。对未来,他有许多打算。顺着他手中的烟雾上升,我看见他鬓角一撮白发,丝丝缕缕似在无声地诉说丧儿的苦痛,而目光的坚毅,又无不在向人们昭示着灾难已然过去,他要面向未来。
这样,我所带来的所有安抚话语,从昨天到今天一直都登不了场。我感到欣慰,他们走出了阴霾;我深深地敬佩,他们解读生命的意义远比我要深刻得多。
饭后,光光的父亲要回了,铁路上的活很紧张。他热情地邀我去他家玩,我答应有空一定去。岳父、哥嫂也要下地去了,十多天没下雨,他们去田里放水、整地。而梅和她的儿女加上我的小儿则在屋前操场上嬉戏,把笑声蘸着阳光写着“快乐”两个字。
我只身来到屋后,沿着一条田埂小路四处张望开来。眼前是一片广阔的田野,田野的尽头是林立高楼,车来人往,红尖滚滚,一片都市浪潮。近处则是稻菽飘香,一番丰收景象。身旁齐腰高的稻穗颗颗饱满;右边菜地绿油油齐齐向上;一条小溪自西向东,蜿蜒而去,养育了水里的鱼儿、水草;滋润了两岸的花草、文竹,引得蜂也飞来,蝶也起舞。这是一片充满勃勃生机的土地,他们在这样的土地上生活着,劳动着,心中如何不会升起对未来的憧憬?生命的不幸与灾难也无法阻挡他们向前的脚步。犹如月圆月缺。缺,是为浮云遮盖;圆,才是它不变的本质!
-全文完-
▷ 进入榆荫一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