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写点文字,关于《天堂口》的。尽管,我并没有完整地欣赏过舒淇、吴彦祖的精彩表演。所见的,只是仰仗车载影视“精选”所生发的一鳞半爪,或许真的只是断章取义而已。但是,伴着公交车上的每一次心惊肉跳,俗人我还是决定涂鸦几句。不为别的,就为传达一种心绪,一种不看《天堂口》的心绪。
镜头一:
舞会上又或者宴会上(很抱歉,鄙人视力极端不好,弄不清两者的契合点),男主人公突然歇斯底里地猛抽一个人的耳刮子。只见他左右开弓,畅快淋漓。反观被揍者,则抱着脑袋,一副任人宰割的鄙俗状。仅一会儿,便一躺一站。但男主人公依然“宜将剩勇追穷寇”,左一脚右一脚的,脚脚孔武勇猛,煞是有力。从他刚毅癫狂的眼神,以及紧抿的嘴角,不难发现其对快意恩仇的倾情演绎。
点评:
相信什么也别相信谦和、忍让,什么“话干戈为玉帛”,什么“化敌为有”,都是不可靠的。大丈夫,有仇就报,马上就报。只有快意恩仇,睚眦必报,才是英雄本色。忍气吞声,息事宁人,或者借助于规章程序婆婆妈妈地解决问题,那就别当什么男人了。好!好!好!痛快如斯,夫复何求?
镜头二:
在蒙太奇的变幻莫测中,男主人公用一把手枪抵住一半秃男人的口腔,随即连开数枪。在男子惊恐的惨呼里,观众终于发现这手枪是空的,压根没有子弹。就在大家长吁一口气的时候,不知怎的该男子又被泼上一身酒精。在男主人公把点着的打火机抛向对方的时候,响起的是无比凄厉的惨叫。面对打滚的火球,他纹丝不动地站着,没有一点表情,直至蠕动渐渐停止。
点评:
即便“逗你玩“,也有不同的水平和境界。对于对手,对于伤害你的人,就别把他当人,他根本就不算人。“别惹我”,不能只成为口头支票,要化为触手可及的行为,才能达到遥不可及的效果。立足弱肉强食的社会,就应该铁石心肠,就应该冷酷无情。没有宽恕,也不要宽恕。这样很好,足以扬名立万。
镜头三:
童话般的花园里,打扮入手的娇艳女主人公正在秋千上轻轻地摇曳着,迷人的笑容里满是对生活的感动和渴盼。身旁,男主人公殷勤甚至略带谄媚。“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干什么吗?”女的问。“你说呢?”男的充满期盼、满带憧憬地凑过脸去。眼看王子公主的童话即将上演,不料风云突变,女的狠狠给了男的一巴掌,然后咬牙切齿地说着什么。捂着挨揍的脸庞,男的一脸错愕。
点评:
在璀璨绚丽的背后,可有春光明媚,可有和谐安康?亦或是寒风呼啸,教人不寒而栗?不知道,永远不知道。你笑了,也许真的充满友善和真诚,但也可能是挟裹怨愤、阴谋的虚幻?你怒了,也许是性情中人,是真情流露,但也可能怒中带笑,不怒反乐。一切皆有可能。不到最后,你根本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这就是城府,就是造物主的神奇。对此,难道还有半分的疑义么?
当然,浅陋的我是不知道“精选”的标准的,认识也必定是肤浅的,与创作者、演出者的距离也肯定是十万八千里的。饶是如此,我仍要硬着头皮发一些疑惑:
《天堂口》里演绎出的东西到底有什么意味?血腥、暴力、残酷、冷漠、勾心斗角这些现实部分存在或历史曾经大量存在的现象,该怎样以批判的眼光为我所用,使之发挥建设性作用?放大阴暗面,对丑恶、陋习做包装鉴赏,究竟有什么价值?
《天堂口》的某些场景与现实社会的一些价值嬗变是否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因果发展?据报载,近期某地破获的一批严重人身伤害案,其主犯都是“80后”、“90后”这一区域的。经审讯,发现其启蒙导师都是港台蛊惑仔之类的片子,打砸抢等令人发指的罪行也都得授于此。但另人诧异的是,移交审判后,他们对伤害他人居然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法庭上都嘻嘻哈哈。也许,在他们的心目中,快意恩仇是光荣的,是不应该受到任何谴责的。价值观念扭曲如斯,不知诸位作何感想?在本人往昔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也曾多次碰到类似事件。某次,一初三学生哭诉说被人顶在树干上抽了两个巴掌,然后揣到菜地里。经调查,起因只是买菜排队时的一句口角。幸而没有大的伤害,学校也给予了肇事者相应的纪律处理。但这种崇尚武力、意气之快的行事方式,会不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阴影,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谁也无法预料啊。很遗憾,在《天堂口》里,我还是看到了很多相关的价值元素。不知中小学生看了后,会生发出怎样的念头?又会不会因此而益发坚定江湖处世的想法呢?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
老实说,透过《天堂口》,我还是很怀念《大长今》、《女人天下》之类作品的。尽管它也拖沓,甚至主题曲配上“吃饭咯吃饭咯”或者“上厕所上厕所”也非常之通顺。但不管怎样,不说它充满了宽厚、安宁吧,至少不会让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心惊肉跳。
所以,我想:《天堂口》,爱你好难!
-全文完-
▷ 进入明镜亦非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