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侯马老家来到中条山泗交林场工作,已有十二个春秋了。每当我塌上山岗,眺望阳光下那郁郁葱葱的松林,抚摩着微风中那一株株点头致礼的翠柏,就仿佛抱着鲜花迈步在长安大街,站立在天安门广场一样,我感到幸福、自豪,心头充满着希望。
记得那是来到这里的第三个年头,看着同我一起来的二十多个男女伙伴都相继回城了,这寂寞的山头,剩下我一个孤零零的身影,没有欢乐,没有笑语,只有在无言的沉没伴着面颊上凄苦的泪珠,一种劳教受罚的滋味浸泡着酸楚的心,苦闷、烦恼、忧伤象万检齐发,一齐袭来,我真想扔掉镢头,放声大哭一场。
我几次给父亲写信诉说自己的苦衷,求他调我回侯马,到父母身边享受全家团聚的天伦之乐,可他总在回信中批评我“没出息”,鼓励我“好男儿志在四方”。我带着怨恨,成天翻山越岭,出现在荒山造林的工地上,象一颗幼松,默默地增加着自己的年轮。
八o年春,父亲突然来信说要调我回侯马,他在信中写道:
“……九年了,我对你的严厉多于关怀,也许你会责怪我对你太无情,把你遗忘了。这次,我要豁出这老面子,把你调到我身边……”
父亲的信,又唤起了我对他老人家深深的敬爱和眷念。那天,我独自坐在造林工地那块不知留下我多少脚印的大青石上,想了许多,许久……
这里,就在这里,老杨师傅为保护幼松,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持枪防猎,不幸跌下悬崖,成了终身残废。
这里,就在这里,一次我的脚被镢头撞破了一道寸把长的口子,是老场长带病将我背到四郊医院,当我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也倒在了病室。
这里,就在这里,发生过一次松林火灾,为灭火护林,二十多位青年扑向火海,用生命谱写了一曲震荡山河的壮丽凯歌。
这里,有我亲手栽的松树,有我留下的足迹,有我洒下的汗水,记载着我难忘的经历……
一抹霞光投过云层,映照着中条山的茫茫林海,俨然一幅壮丽迷人的画卷。我置身与这画卷中,心儿完全陶醉了,我不由自主地掏出钢笔,翻开日记本,给父亲写了回信:……“我不走了,这是我最后的抉择。我知道,你和母亲需要我在你们身边,可我实在离不开这块土地,她需要我,她使我永远充满着绿色的希望……”
转眼就是九年,如今我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这里的山山水水,也变得更加美丽。
-全文完-
▷ 进入姚天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