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玉米丰收了,王老汉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几亩地的玉米收完,看着大门两边一排排黄灿灿的玉米辫子,脸上抑止不住的堆上了笑容。没有人知道,早在剥玉米外壳的时候,他就挑了十几个又大又饱满的玉米棒子,剥成一粒粒放在炕上烘干,过几天就可以磨成玉米糁,给城里的儿子送去了,儿子从小就喜欢喝玉米糁的。
儿子自从上了大学直到工作,近十年都没有回来帮他收秋了,过节的时候也匆忙地来去,他知道儿子为了挣钱工作忙,去年在城里买了新房,就更需要钱了,自己又帮不了孩子什么的。今年的米和面价又涨了,这些都是农村出产的东西,他准备磨了玉米糁就给儿子送去。
在去年麦子收了的时候,他就给儿子送去了两袋面,当晚,儿媳就用面粉包了饺子,还一个劲地说面粉筋道,吃起来有真正的麦香,城里的面粉价高,吃着却没味。王老汉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次没有白来,总算帮上儿子了。
那是他第一次在儿子新家住了三天,虽然这三天只是在家看电视,儿子没有时间陪他出去逛,在送他回来的时候,儿子给他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双铮亮的皮鞋,这些他就满足了,其实在他心里还有一个小秘密:穿着儿子给他买的衣服和皮鞋,这样就可以在刘老头面前抬起头、说起话了。刘老头的儿子也在城里工作,每年在农闲的时候就接刘老头进城小住几天,回来的刘老头总是眉飞色舞地炫耀,还总是问他没有去过儿子家。收秋前刘老汉又在他面前炫耀了一番,王老汉决定这次再给儿子送一次玉米糁,以后就可以在刘老头面前说进城几次后不想去了,他以后就不再给儿子添麻烦了。
王老汉背着磨好的玉米糁进城去。他天不亮就向车站走去,穿着上次儿子买给他的衣服和皮鞋,皮鞋把脚后跟磨破了皮,红红的一片,生生的疼。本来他想穿舒适的布鞋去,怕儿子又要为了破费,他不想让儿子再为自己花冤枉钱了。
到了下午一点多,王老汉才到了儿子家门口。墨绿色的防盗紧闭着,敲了半天也不见动静。儿子可能上班去了,王老汉想,后悔没有记住儿子的手机号,也没有办法打电话,脚也有些疼,只好坐在门前等,不知不觉地王老汉靠着墙就睡着了。
醒来的时候王老汉觉得精神好多了,这才发现楼道都暗了下来,估摸着快七点了吧,肚子已经咕咕地叫了,想想儿子也够辛苦了,到现在还没有回家,如果在农村都吃过晚饭看电视了。
王老汉走出小区的大门,街上川流不息的车,一个个拼命眨着闪亮的大眼睛似乎在急切地寻找着什么,街边横铺的舞厅里传来大声的时而吵杂时而绵绵的音乐,花枝招展的少女在热情温柔地迎送红光满面的客人。不远处,高高的酒店水晶招牌在璀璨闪烁,有种一览群山万楼小的架势,闪烁的霓虹灯和不息的人群车流展示着城市的繁华和忙碌。王老汉想,还是农村的安静和轻闲适合自己的生活,以后不再来城里打扰儿子了,他转过身向回走。快到小区的门口,前后走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前面男人手里提着一个鼓鼓的塑料带,时不时的催促后面的女人。
男人:“快走吧,我爸今天打电话说要来呢,可能都到了。”
女人:“你爸来了能有什么好处,谁不知道他来了想干什么。”
男人:“快点,回去还要做饭呢,我的肚子也饿了。我爸那么远的路还带来一袋米。”
女人:“米能值几个钱,还抵不上回来的路费。那一次来时你不花二三百元,能买几袋米了。”
男人不再作声,大步向家赶去。女人还在不停的唠叨着买房以后经济如何如何紧张了。
王老汉借着路灯光,看清楚不是自己的儿子和媳妇,他没有给儿子说过,儿子也不知道他来了。他一语不发地进了一个小吃部,叫了一大碗的扯面,还多多的要了些燥子,美美地吃了个饱,然后走向刚才他闲逛时看见的一个小旅馆,决定明天就回家。他会告诉儿子自己让人顺车捎去的玉米糁,或许会在别人面前说起这次进城儿子是多么热情的款待。在他心里,再也不会计较刘老头的炫耀了,这是他心中的秘密。
-全文完-
▷ 进入无根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