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娃
赖娃辍学在家快半年了,村子里同龄的孩子很少,赖娃没有玩伴,成天在村子里游荡。今天去别人的园子里偷几颗枣,明天趁父母不在家,从鸡窝里掏几个蛋,去村头的小卖部换几包烟抽,闹的四邻不得安宁,为此,赖娃的屁股上没有少挨打。
赖娃虽然赖,但有个响亮的名字----小龙。赖娃的父母是村上老农民,吃了一辈子没文化的亏,给唯一的儿子取个名字取个响名,当然希望儿子成龙。乡亲们没人叫过赖娃的大名,因为他实在太赖了,赖娃的学习一直不好,就小学留级了好几次,好容易升初中,读到初二下学期,铺盖一卷,任凭父母如何劝说,死活不进学校的大门。
开春了,村上有几户修房子,缺人手,父母让赖娃到那里去“劳动改造”。一来,让赖娃体验一下念书好,还是下苦力好,二来,还可以挣几个钱来救济一下家中的开销。这事赖娃倒挺认真,从来没有迟到过,天一亮就骑着家里的破自行车,爬十几里的山路,去工地干活,吃住工地,天黑的时候才回家,赖娃年龄虽小,但干起活来,手脚麻利,从不偷懒,经常得到工友们的夸奖,一个月下来,赖娃的鞋子磨破了好几双,手上也有几道口子,父母暗暗地心疼自己的孩子。
发工资了,赖娃搂着一沓工资,一夜未眠,赖娃在想:原来劳动能够创造价值,赖娃把工资交给父母,父亲拍着他的头说:“娃呀,上学去吧,学校已经联系好了”。“大,我不去,那玩意太累人,我学不进去,再也不想糟踏老人的钱了”。赖娃看着父亲的脸色半天蹦出了几个字,父亲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拍拍屁股上的土,到田里看庄稼去了。
过罢中秋,赖娃和村上的几个大人去连云港修码头,临走时,父母让乡亲们出看紧赖娃,叮咛赖娃在外面照顾好自己,勤给家里写信,赖娃没有给家里写信,有好多字他还不会写。
赖娃没有什么技术,在工地做搬运工,工作又累又脏,而且时间长,赖娃很羡慕那些师傅,他们干的都是些技术活,工作不累,每天穿干净的衣服,手里还提着很好看的喝水杯,没活的时候,赖娃就去看师傅们干活,师傅们也喜欢这个勤快的小伙子。
那段日子,赖娃喜欢上了海,没事的时候就去海边散步,海浪、海风让赖娃成熟了许多,赖娃的行囊里有一个瓶子,里面有许多赖娃从海边检回来的很好的贝壳,那是赖娃回家时分给伙伴们的。
赖娃的收获,不单是装进瓶子的贝壳,还有他在电话里给父母说的那句话:这世上,没有技术,单凭下苦力可不行。
赖娃后来去了北京,成了“北漂”,据说做过群众演员,跑过堂,当过学徒,去年,他奶奶去世,回过一次家,也没呆几天,临行时,向父母借五千元,说是租一个小吃摊位,父亲没给,怕他胡逞,母亲心疼儿子,悄悄地在包里塞了二千块钱。
今年“5·1”期间,他给我打了电话,我询问他的情况,他说:“快把人累死了,生意美的很,有技术,没文化可不行啊,当初我妈给我2000元,我现在把它变成了十几万!”
赖娃不赖。
-全文完-
▷ 进入周羊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