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
----(《华盖集"导师》,《鲁迅全集》三卷44页)
后一句话说的“欣然活着”,似乎是小散文里告诫人们的幸福唯一法宝。
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华盖集续编"记谈话》,《鲁迅全集》三卷265页)
是啊!我发觉我这几年尤其感情方面,大学毕业的女生都打算嫁有钱的30岁开外的人士,我这小男人 ,非要个个破坏了才是。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
----(《而已集"小杂感》《鲁迅全集》三卷397页)
我就是不曾阔气,但是阔气的手段都是正规,那也罢了。在学校呢?曾经及格的学生正在及格的要保持现状,总不及格的学生要革新。政府呢就是要保持阔气的总大多数,我看到的是20%阔气的人掌握80%不阔气人的存款。人的论点有的时候往往和自身利益阶层有点关系,如果客观的评价 得让我过二十年以后。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一卷274页)
看客啊!中国人看客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和文化氛围中形成的!鲁迅先生也引申出了,没有人格,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同情心,甚至没有不满情绪。由此我想到网络上的帖子,看的多回复的少。现实里看客无戏可看,可以让“呐喊”个人心里少流露点痛苦。网络里看客无贴可看,才能让他自身有所感悟。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六卷91页)
确实,有一个香港网友给我写封信,“大多数对祖国没有多少人认同,没有多少国家意识,对大陆是一种鄙视的态度,正如发了达的儿子瞧不起自己的母亲一样,她宁可一辈子跟着它的养母……”在中央电视上,我看到多少自欺。
-全文完-
▷ 进入宇の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