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儒道文化思想虽然几经起伏,但从来不曾遗失过,可以说这种儒雅的文化思想早已连同血肉根植于中国民众的意识深处。
我们可以说中国人缺乏激情,但我们不能说中国人没有教养。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最重视的就是礼教,封建礼教虽有糟粕,却绝非没有精华。
自古传唱的“文明礼仪之邦”,原非浪得虚名。只是近代的战火和贫穷使我们的教养被深度地埋藏,只待时机成熟,它必然会再次“春风吹又生”地绽放。
中国人爱古装,爱的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衣服着装。
中国的电视剧电影从汉唐到明清,不断挖掘新的题材或不断翻拍,古装影视雄耀天下,不能不算一个奇迹。简单的看这种现象,这个民族守旧,不思进取,没有创新意识。稍作思考的人认为,这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民族,抱着陈朽的“四大发明”仍自沾沾自喜,还沉浸于盛世唐朝穿越时空的虚妄。
我们不否认中国人有过这样的行为和思想,但我们也不能想当然地把这些当作现象展示的全部。中国人爱古装,对古装近乎疯狂的热爱与追捧,早已超越了那种对事物的单纯的喜好。中国人对古装的喜好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意的是古装深蕴的内涵——儒家的王道思想,那是中国人性灵深处最柔软最广博的文化思想。
中国古装,以汉唐为代表,主要体现出三大特点:流线性、整体性和开放性。
流线性因着中国丝绸的柔韧性和坠性得以体现,与中国人的“贵柔”思想有机吻合。中国道家思想一直崇尚“贵柔、处下、不争”,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孔子曰“不战而屈人之兵”,谦让的柔性思想主张的是先礼后兵、后发致人、后来居上,是虚怀若骨、海纳百川,这种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今天中国民众太过驯服,没有主见和创新行为的根源之一。
整体性是中国古装的另一显著特点。中国古装宽大,少裁剪,注重整体的协调性,这也与中国的儒道思想习习相关。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常常是从整体到局部,与西方人的思考方式恰恰相反。中医学理论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最为显著的代表。所以叫嚣废除中医就是在叫嚣废除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维方式。另外,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如蛛网般纵横交错,如树根般盘根错结,若不从整体上加以关注和感悟,那是很容易迷失其间的。
很多人认为,开放性不属于中国古代,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不开放,何以有“四大发明”;不开放,何以有“丝绸之路”;不开放,何以有“郑和下西洋”。中国古装尤以唐代最具开放性,敞露的胸襟,异彩纷呈的抹胸,向世人昭示兼容天下的浩然气度。中国人远不止那类“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避世情怀,中国人也有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广博的开放的胸襟。
毫无疑问,古装触及的是中国人性灵深处那最敏感最柔软最广博的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某种原因,中国人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深深地酷爱又不愿诚挚地表白。于是,“文以载道,物以承情”,古装成了国人的最爱。
中国人爱古装,爱的是古装所蕴含的思想,这种思想早已与中国民众的血肉相连,从来不曾遗失过。
-全文完-
▷ 进入灵性圣境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