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相貌并不丑,反倒甚美。因其有证据在先,自己小的时候就有人(多数是中年妇女)夸我长得俊。如今长大了,仍有不少的人(多数是年轻的美女)赞我长得帅。于此,自己感到甚为得意,感谢上苍(也许有上苍吧)赐予我这样一个面孔。于是,又是得意。
得意极了,便时常拿出镜子来,顾镜自美。久而久之,照镜子倒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程序。可以不吃饭,可以不睡觉,但绝不可以不照镜子。
然却有一天,当自己照镜子时,镜子里面却显现出一副陌生的图像,说得难听些,镜子里有一头“怪物”。帅自然是无从而谈了,丑却甚为自然。我见了,慌忙把镜子拿开,心中却极为害怕。这还是我吗?怎么那么难看:一颗不甚规则的“圆球”上面有很多东西,这颗“圆球”自然就是我的头。头上面有很多很多又黑却不甚长的“丝”,那是我的头发。还有些“头发”不愿与之为伍,长在面部,弯弯两道的,那是我的眉毛。眉毛下面有两颗圆球,好像分别陷在两口“井”中,那是我的眼睛。两眼下面是说不出的一样东西,高高的,尖尖的,下面还有两个孔,那是自己的鼻子。鼻子下面则是我的嘴。还有其他东西没有说出,那便是:眉头,眼皮,眼帘,睫毛,牙齿,舌头,下巴,耳朵,还有胡子。
这些东西或对称,或独立,组成了自己的面貌。看起来很不完美。我,为什么这样丑?而人,为什么都长成这个样子?
对于此,我不想讨论,也并非能讨论得出来,就算是能讨论得出来,也自是毫无意义,只是一堆没有意义的文字。
当我把镜子又拿到自己的面前的时候,一切又成为原样。我先前的那种感觉以及消然殆尽,已是一去不复返,我依然是那么帅。
至于为什么会有那样一种异样的感觉,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而且已在心中生了根,发了芽,“生命力”顽强得很哪。
到了这里,也许会有人嘲笑我的迂,也许会嘲笑我的傻。人怎么会有那么一种感觉,就算是有,又能如何?“水”一冲也就算了,无甚大惊小怪。
我听了,只能哑然一笑。但心中却是不平的,这种感觉人类自古皆有的,现在仍是如此,甚至要到未来的许多年。
只因看惯了人的面貌,方觉人“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是人的一种习惯性的表现。而自己,只因一根“逆筋”出现,觉得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突破”的表现。因习惯而觉得自己很帅,因一时的不习惯而觉得自己是一个“怪物”。
然而,让人悲哀的是,人的前一种表现很容易做到,而后一种表现,则是寥寥无几了(虽有些夸张)。
人好像容易比较容易接受司空见惯的东西或事情,而不愿接受自己以前未见的东西或事情,他们往往要“少见多怪”了。看过李连杰先生主演的《男儿当自强》,其中有一个白莲教,就是典例。因习惯了自己国家制造的东西,故对西洋物嫉之如仇。于是,统统烧掉,上面西洋镜,西洋钟,甚至满身斑点的西洋狗也不例外。也许是因为西洋狗的肉不如自己国家的狗肉好吃,所以要烧掉。看起来蛮富有爱国精神的。当然,他们一致排外,也有其他的原因,但由此可见一斑。
若人人都这么做,这个社会也许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有可能会后退。
现实中也不乏其例。老爸是一典型“封建主义者”,对新事物总是不齿,甚至于有点仇视了。一日,我与老弟在家吃火锅,火锅是用点驱动加热的。我二人正享受美味,老爸进来了,见之,便勃然大怒,训斥我二人:“这是什么东西?扔掉。想吃火锅不会用木炭吗?”好像是用木炭更比用电节约似的。但用电总比用木炭环保,又很经济,有什不好?但我和老弟只得顺从,却又不敢怨言。
人的思想要改变,不说有所创新,但总得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吧。不要因为习惯了的东西,而排斥新事物的出现。
(不过还好,现在的年轻人绝对赶得上潮流,他们绝不会阻滞社会的发展。若真如此,那我以上的那些文字就只当写给自己,不要吧帅气的面貌看为丑陋。)
也许每个人都麻木的一面,这也许就是习惯的因素。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所遭遇的事情便很好的例子。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叼走了,剩下的也就只有一只鞋。失去儿子的感觉是何其痛苦。于是,祥林嫂自然要“抒发”出来,便对这个人说,对那个人说,不厌其烦。开始的时候,祥林嫂还能赚得人们的眼泪。但久而久之,人们知道了,熟悉了,了解了,心中的同情之意便也慢慢消去,没有了感觉。于是,当祥林嫂又一次讲给这些人听时,他们则是帮着唱腔,最后则是哄笑而散,眼泪自然是不能轻易给祥林嫂的。而祥林嫂呢,只能呆呆地立在那里,心中是什么感觉,也许鲁迅先生知道吧。
也许是因为习惯了,觉得事情就应该是那个样子,无可厚非。
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人的死,我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人活着是多么美好,不能死,也不应该死。然事情终非这样。记得第一次见到人死的情景。那人虽与己无甚关系,只不过认识罢了。但他却过早的离去。当时的我只想哭,人的生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然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那是仍是觉得不可思议,但眼泪只在眼眶中打了个旋又“回家”了。等有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便是觉得习以为常了,觉得人之死去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这个世界上天天都会有人死去,你能一一为他们哭泣吗?你有那么多的眼泪吗?
结果竟是这个样子,皆是因为习惯了的因素。
而现在,对于我的这种习惯了人之死去了的想法,我不知道是那些死去的人的悲哀,还是我自己的悲哀。
人类社会要发展,要进步,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而坏的习惯了的想法也许就是阻滞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这里不免要呼吁一声:打破习惯,也许你就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虽然自己人小言微,但鲁迅先生说过,这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倒希望有很多的人来走这条路。
也许自己长得并不丑……
未完,待续……
(后记:社会上的丑现象可谓不少,其根基甚是顽固,总是层出不穷,然总不能一一去除。那则要怎么办?有识之士或呼吁,或指责,或泼骂,目的便是要使这些丑现象消失而去。
而有些人呢,则是由于习惯了的因素,对于这些丑现象,则是采取了“宽恕”了的态度,任其自由发展,甚至不闻不问。
社会丑恶现象就是社会的垃圾,“脏”自不必说,有害“健康”更是严重,这些人不闻不问,难道只是因为习惯了的因素吗?
此乃其一。
一个美男子只身来到一个尽是丑人的王国中,丑人见了那个美男子竟称其为“怪物”,直到把这个美男子弄得跟他们一样丑才罢休。难道这是人的天性?
若真如此,我则要跑进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的身边,对她说,你不要太罗嗦,也不要千篇一律,最好有些创新,比如说你的儿子为什么会被狼叼走,再把那只狼渲染一下,比如说那只狼身长多少,身高多少,毛是什么颜色,性别如何,是公狼还是母狼,婚配了没有,有没有子女等等,便会有更多的人来听你诉说,你便能赚取更多的眼泪。
有了创新,便有了新意。(虽然祥林嫂的这个例子有些不大合适)
此乃其二。
末此,忽然又想起了达尔文的一句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难道人们的所谓的习惯就是一种适应?若是如此,那我则要茫然了,毕竟天性难以改变。
但愿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2007·8·28午
-全文完-
▷ 进入佛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