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感悟幸福鬼姐

发表于-2007年09月30日 晚上9:28评论-0条

感 悟 幸 福

前段时间回老家,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别太顾家,该为自己打算了,否则一生的幸福就过去了。”我总是笑而不答,因为我不知道她们所谓的幸福代表了什么。

从小就知道我的家庭和别人家的不一样,因为家里面没有父亲。没有父亲的孩子心里是没有踏实的,背后没有可以靠的山。我们家五个女儿各个都是阳刚有余而温柔不足,可能与成长的背景有关。生活的艰辛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是从一长串的艰难里揉出来的,所以彼此相怜相惜。

我的三个姐姐在结婚后,也没有忘记对家的照顾,从田间到庭院再到衣食,无一例外地操持着。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唯一的弟弟也长大了,家里的日子亦渐渐好起来,姐姐们的负担才减轻了些许。多年对家的牵挂和照顾已经形成了习惯,每到农忙,姐姐们照例要回家帮忙,似乎这个家永远都是放不下的。我工作以后,虽说收入微薄,但是总还是有收入的,生活就充满了希望。我的收入要全部交给家里,几乎没单独买过衣服,单位有事外出都是借三姐的衣服穿,经常是有借无回的。

后来我离开家,在济南落了脚,收入当然是比家里翻了数倍。不能每天在家,也少了农忙时的动手,就觉得内疚起来。没有更好的补偿办法,只能是把我挣到的钱尽可能地寄给家里。姐妹们的日子都不富裕,母亲身体不好,弟弟刚刚成家,大家都需要帮助。于是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成了兄弟姐妹困难时期最大的希望。我没有觉得自己委屈,更没有抱怨,对亲人的责任感远远超出了我给予她们的金钱,付出可以让我心里的痛减轻一些。

转眼就是十几年,终于我的兄弟姐妹都好起来,大家都分别对母亲表达着,尽为人子女的本份。我常年不在家,对于母亲欠缺的太多,我能够做到的就是经常打电话回家,让母亲知道我很好;总是在每一个节日到来之前,给母亲或姐妹们买好礼物寄回家里,让家里知道我的心里装着家;总是提前给母亲寄钱,让她的口袋里不缺……即使这样,我依然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女儿的心意,因为除了物质和自身的提高,我能够回报她的实在太少了·

现在,听到大家的说辞,听到有关付出与回报、幸福与错失之类的感言,我无言以对。我以为,人的价值取向和幸福观是不同的,我从不认为自己对于家对于母亲是超额回报的,相反,能够尽心尽力地帮助我的兄弟姐妹,能够尽可能多地回馈母亲,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和骄傲。

其实说到底,无外乎就是个做得到和做不到的问题。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做法,当然就有不同的结果。在我这里,亲情永远比金钱重要。一个人可以没有金钱,没有体力,没有回馈亲人的资本,但是绝对不能没有人的知性。在自己的亲人面前都要打算盘的人,是没有资格讲知性的;脑子里只有自己的人,幸福也是自私和狭隘的别名而已。

幸福是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幸福是一种很质朴的感觉,她恬静平和,无私而真诚,是任何获得都无法替代的满足。幸福没有模式,没有额度,没有周期,永远都不过时。生活中可以让我们感动的事很多,但是可以幸福的时刻却不常有。幸福的感觉很真实,就是在怎样的情形下都是值得的,那是人性的满足。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鬼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贺静
☆ 编辑点评 ☆
贺静点评:

幸福没有模式,没有额度,没有周期,永远都不过时。生活中可以让我们感动的事很多,但是可以幸福的时刻却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