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的故事
沃肺融心,抽胎换骨
不久前,从一部古典文学名著中,看到一段有趣的文字,是品尝希有珍贵食品的描述。书中说,这种茶食,吃了“沃肺融心,抽胎换骨”。夸说,“此物出于西域,非人间可有”,吃了“牙老重生,抽胎换骨。眼见希奇物,胜活十年人。”“呷在口内,入口而化,实上方之佳味。”(《金》744页,)
这种食品,也许至今我无幸品味,但是,我尝到了令我“沃肺融心,抽胎换骨”的精神佳品,那就是进步的哲学书籍和文史书籍。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哲学著作,不仅“沃肺融心”而且真的使我“抽胎换骨”,“洗心革面”。他帮我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会了处理问题的总方法,这不是“抽胎换骨”是什吗?
大约是1967年11月份,我得到一本《毛泽东文选》,小32开本,近400页。全书收集的都是毛泽东主[xi]未公开发表的文章。这本选集当时肯定是红卫兵们为了当时的斗争而收集的,现在看有些东西未必都正确,或者错误占比例大,但是,我当时视若珍宝。封面封底,我用牛皮纸包起来,精心保存,认真阅读。其中毛主[xi]和毛远新的一篇谈话,影响了我几十年。
这篇文章是和毛远新的谈话,有两次谈话,第二次谈话是1966年2月18日。毛远新当时是哈尔滨工程学院的学生,是毛泽东的侄子。谈话中有这样一段,“我们青年人要学习辩证法,学会用辩证法分析问题”,并现身说法“比如我吧,我并不比别人聪明,但我懂辩证法,会用辩证法分析问题,不明白的问题,用辩证法一分析就明白了”。接着判断说“要好好学会用辩证法,这个作用很大。”
整本书,当时对我都有影响,但影响最深、成为我思想中不可分割部分的就是这篇谈话,就是这段精辟论述。当时我的心态是,毛远新是毛泽东的亲侄子,是作为革命事业接班人培养的,而这种私下谈话是不打官腔的,肯定是真心的,传授的是最重要的诀窍,最重要的认识和见解,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那么重要的见解,是安身立命的法宝,这是毛主[xi]面授机宜。
从此,我就认准了辩证法,像参禅一样,不断学习辩证法,琢磨其中的道理。
什么是辩证法呢,主[xi]也有精到的见解,“统一物之分而为二及对矛盾各方的认识,是辩证法的核心。”还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归结为一分为二的学说,不过这需要解释和发挥。”也就是说,主[xi]当时说的辩证法就是“一分为二”的学说。就是《矛盾论》的理论。
当时,我如饥似渴地学辩证法,搜集这方面的书籍、论述,后来发现了毛主[xi]的《哲学笔记》,是别人的书,读后必须还给人家,就买了笔记本,全本抄录,抄了几大本。这些手抄本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同时还把抄录的东西剪成卡片,带在身边,经常翻阅。
这样先是对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弄懂了,了如指掌了。
从此,爱上了哲学,进而买了列宁的《哲学笔记》。
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列主义哲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刚刚恢复奖金的那一年,年终我得了七八十元奖金,全部拿来买了整套的《列宁全集》,以后遇到问题,就到原著中查找。应该说,我的知识面不甚宽,但啃马列原著的劲,钻研的深度,却又超出常人。有人曾说,杨凤山用的劲,换在别人身上早该出绝大的成果了,我并没有因为成果少而怀疑自己认识的读书这条路。读书,使原本信心不足的人,信心十足起来,读了马列著作常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觉。
学了哲学,学了辩证法,就用辩证法分析问题。
一是分析文艺作品,二是分析现实生活的矛盾转化,研究事物的转化,研究转化的条件。文艺作品中,这种精彩转化太多了,1967年8月23日的日记中写着,上午学《坏事能否变成好事》,晚上读《今日新闻》几篇,试图用矛盾中关于矛盾相互转化的观点,去分析这些东西,看来颇受启发,从这些报道看出,报道无非就是写矛盾,写矛盾的转化。而转化必有一定条件。这条件共同的就是毛泽东思想,这是共同性,其不同性是不同的矛盾用主[xi]的某个思想侧面去解决,而解决的方式也不同,因之虽然都写矛盾的转化,但写同一矛盾的转化却没有雷同的感觉。很快尝到了学习辩证法的甜头。
我当时认为,毛主[xi]用辩证法分析最好的范例是《论持久战》,整个抗日战争,就是毛泽东具体完成的一个转化。
我又看《赤壁之战》,就是诸葛亮运用辩证法完成的一个转化。
当时,我分析过上百个矛盾的转化,看孙子兵法、看老子,都从这一角度看,从这一角度想·读了又读,揣摩了又揣摩,终于使辩证法成为我思考问题的方法。
后来,毛主[xi]又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要了解运动的全过程,开始怎么搞的,后来怎么搞的,领导怎么搞的,群众怎么搞的,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还是研究转化,找到转化的条件,就是经验。
当时,我还不是共[chan*]党员,还不是主任记者、高级记者。我就把自己当成客观研究对象,研究从非党员转化为党员,要哪些条件,自己怎样具备这些条件。从记者到高级记者需要那些条件,怎样具备,自己怎样干。然后制定规划、策略、具体实施步骤。这种自觉分析和运用,使我清清楚楚地走过了这些路。
应该说讲辩证法最好的还是列宁的《哲学笔记》,后来,我就读到了《哲学笔记》·真是相见恨晚,又是孔子读周易的办法,“韦编三绝”。一本《哲学笔记》,一点一点的啃,一点一点的理解。从中抓住一句话,“世界一切通过中介而联系起来,”这中介是转化条件中最重要的条件。我运用“中介”概念解决了不少现实中的难题。
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典型的例子,能说出不少。
不动笔墨不看书
记得这句话最早见到,是在一位老教授的书房里。
当时孤陋寡闻的我,误认为是先生发牢骚,要金盆洗手,从此,“不动笔墨不看书”哩。后来才领会了它的本意、深意。也就几十年坚持下来。
几十年来,我也坚持了“不动笔墨不看书”。只要读书,总要记点东西。做笔记的方式,多年来有不少变化,有用笔记本记的,有用活页纸记的,有用正规卡片记的。并过一段时间就整理一下,分分类。编编目录,搞个索引。所以,尽管仓库不小,还是能顺手取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其中,也记了不少今天派不上用场的东西,但也培养了我科学的治学方法。比如,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我就读了大量的书,记了大量卡片,但后来兴趣转移,就再没在这事上写什么。可是,回想起来,也不感到吃亏。因为从中也学了不少东西。这几年有了电脑,就充分利用这个现代工具,记了大量资料。
资料不是死的,积累多了,思想的火花就会烧成熊熊大火。有时,产生个新想法,立即就有不少材料从脑子中迸出来。有时材料本身就能转化成思想。
见贤思齐不断树立小目标。
我读书还经常把自己摆进去思考,从书中受到冲激而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目标。有的是大目标,有的是小目标,实现一个,再制定一个。
1986年,我被派到青岛支社工作。当时,读了鲁迅一些著作,还看了评介鲁迅的一些文章,对我触动很深。
鲁迅从1903年——到1936年10月17日,33年间,
著作翻译达700多万字,加上日记和散佚的书信留给我们的文字,则在一千万字以上,我当时写着,按:一千万字,三十三年,平均每年三十万字,每月2。5万字,每天821字,可以参考鲁迅的著作平均数,给自己提出个要求,现在每年写稿40篇,每篇一千字,则总数4万字,每篇500字则两万字,按天平均则分别为109个字和55个字,取其概数每天只写五十到一百个字,这样下去,今后十年到六十岁,则只有28万字或56万字。实在少的可怜。更有可怜处,这些东西,根本不能结集出版,别说再留传后世,在当世也没有影响,这样想来,非想奇谋良策不可。我当时写道,
人生能有几次搏,今日不搏何时搏,不顾一切的搏吧。
干记者站,应该干的是这个站历史上最好的,应该是同类可比的站中最好的,应该是同一类岗位上干的最出色的,不然,就没有意思。
这年到年底,我9下青岛,一进北京,出发214天,正正7个月。
这年,工作很有起色。精神变物质,思想确定一切,认识变,一切都变,好产品一件一件问世了。
到上世纪末,出了《齐鲁采风》和《中天集》两部作品选,和一本长篇报告文学《孔繁森》,还主编了几本书,加在一起有近200万字,退休后,又与人合作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朱彦夫》。
说这些,意在说明,读书要对照自己,不断给自己提出新方向。
去年9月17日的日记写到,今天,在门口买了一份当天的《生活日报》。在b2、b4版看了几条消息,特受感动、震动。心里也有一份冲动。
b2版在《80后新贵族财富榜》通栏大标题下,副题是:这些财富新贵都具有冒险和大胆创新精神。
一个是身价两亿的“高中生”李想。一个是第一个买宝马车的戴志康,一个是边赛车边写书的韩寒。
在介绍韩寒时说。他写的书,拿了200万元稿费。有一句说,“韩寒每个月买杂志都要花掉一两千元。”
在b4版整版介绍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27岁。工作六年,白天做公务员,晚上写明史。一年写了100万字,已有30万字的书出版,书名是《明朝那些事儿》。很受欢迎。目前,天天在新浪博客上写文章。每天800—1000字。
看到这些,我就扪心自问,“我干的怎样?”。原来,我自认为是比较勤奋的。不比不知道,一比真吓一跳。就说在我周围,就有一年写上百万字散文的人。
看到这些,给了我激励、给了我榜样、给了我方向,也给了我力量。现在,更有机会读书了,目前,我读书很认真,新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受益也很大。
古人对读书很重视,有人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皆因书中的人生道理启人智慧。高尔基的话更是妇孺皆知,这样,我为什么不爱书呢。
-全文完-
▷ 进入凤山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