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将《诗经》系列放慢速度,有必要停一段时间,不能霸王硬上弓,除要通读、细读《诗经》以外,还有搜集其他很多的资料,那是一项浩大的功臣,所谓慢功出细活。
t给了我一个挂在远方的梦,我不会停歇,会向那个方向努力。不是说勤能补拙吗?我也不是很笨拙,加上勤奋养成的习惯,会有收获等着我的。
给自己算计过:十八年的时间用来养儿、工作;属于我自己的人生从43岁开始,从43岁开始我再为自己活十八年。这十八年,我要用来游山玩水,不去远行的时候,就找个心儿散散步,与三两知己品茗论诗文。可以谈风月,可以谈春花秋实,不谈事实与政治,不谈理想与人生,可以谈谈音乐,参参禅。那样美妙的心境,真的是一种向往。
不喜欢将人分成界限式的等级,人的出生和死亡都是平等的,人出生,赤条条;人死亡,化灰烟。上帝给了人同样公平的待遇,就看活着的过程,人自身怎样去驾驭,去把握了。“生得光荣,死得伟大”,那好象是对英雄或者伟人说的。有几个人能象毛泽东那样,死后被封在特制的冰棺,被亿万人敬仰?或许,人在平淡中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人生的真实。
或许有人生在贵族血统,但他没有高贵的气质,只是糟蹋了那样的身份。是不看重身份的,我认为气质比身份更重要。气质是一种修为,是一种涵养。高贵身份的人给你居高临下的感觉,实质上他的内心是荒漠的,就连“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他都不能体会。
艺术能增添人的才智,涵养由此而生。在艺术的领域里,文字艺术也就是文学,我将他放在首位。或许不该给它们排位,艺术无卑界,本来就是相通的。谁说《诗经》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学,最高的诗歌是用来的唱的,是与音乐密切相关的,所以说,作古千年的那些人都是天才,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
儿子认为他的妈妈很了不起,读比砖头还厚的书,写比砖头还厚的书。其实,他的妈妈很可怜,除了读书写字,好象没有什么其他的消遣。坚持读书、写字并不是想表现得比人高雅一等,一些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戒掉。
芳喜欢读财经方面的书,起初她读的时候我觉得很不可思议。自己天生就不喜欢与经济打交道,更何况去啃那些大部头的专业书了。去竹城学习逛书店,她逛那些财会方面的书,我逛文学方面的书,都是大本大本的买回来。彼此相知而笑,就在那一刻,我理解了芳的喜好其实和我是一样的,只不过,兴趣的出发点不同而已。
所谓如饥似渴,大概是源于人的兴趣爱好吧。要不,怎会手一停下,心刚闲下,就会不由自主地捧起书本看呢?有好些人,还造就了“厕所”文化。当然,那些带着氨气的“文化”不能与文学或者学术相提并论,无非是一些登着花边新闻的报纸或者娱乐杂志。有一点是不能否则,就是看书读报的习惯。好一些痴人。
霞不喜欢读书,也不怎么爱学习,但她有打电话的习惯。只要手闲下来,就会电话过去,要不,就会电话过来,即使本在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她也喜欢电话来去。同样是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的动作,寄予的情性却不是一样的。
对于美容、逛街好象很少有过。但喜欢在街上看漂亮的风景,喜欢午夜看t台真人秀,喜欢那些时尚的色彩艳丽的女子。我身材不好,皮肤也不好,为遮掩一些身体的缺陷,衣服的颜色大都是冷色系的,但我着很亮丽的妆,或者搭配一点鲜明颜色的饰物,戒指、耳环、项链我是从来不戴的,却喜欢戴红绳子编织的脚链,据说那样可以避邪。
前两年经济条件好的时候,买东西可是毫不眨眼的,近年因为财政吃紧,也学会了精打细算。竟然还发觉,“精打细算”是一门学问,特别是砍价,学问可大着呢。
有一摆水果摊的老妈子,我那样唤她,旁人觉得那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但那老妇人却喜欢得紧,觉得我就是她的晚辈,她的儿媳妇或者女儿。上下班即使不买她的水果,都要顺手牵羊拿上一粒葡萄,或者一颗酸枣,遇上那次没拿什么东西,她倒觉得不习惯了,即使我走远了,都要喊我转身,“喂,丫头,今天的梨很新鲜呢,尝一个吧。”有时候逗她,“没带钱”呢。”“还怕你跑了不成,先吃,钱下次再说。”买水果很少去超市的,因为我要照顾老妈子的生意,因为我“拿人家的手短”。不管她赚了我多少钱,或者她亏了多少,反正每天几乎都在老妈子那里买几个苹果,或者几个香蕉,一斤葡萄回去,从不买上很多,买多了,一两天吃不完,下次经过的时候我会觉得亏欠老妈子什么的。老妈子每次给我装好水果之后都要塞我一个别的什么水果,我也习惯接受了她的贿赂。
偶尔逛街,最喜欢光顾的是那些小女生的精品店,就是喜欢那些年轻的感觉,女生用品精致而便宜,什么指甲油,眼影粉、唇彩、睫毛膏、胭脂,都是我喜欢买的,买回去不一定用,就是喜欢那些琳琅的感觉,或许,是为了弥补少女时代未曾阅历的遗憾。
我所理解的人生,就是人活着时朴实的一生。活着的一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基本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觉得幸福了。
有很多事情想做,因为世俗,因为牵绊,能做成功的很少。人的思想其实比脱缰的野马还要疯狂,思维是拦阻不住的,制服它的是理智,现实之舟的浅滩。愿望实现不了,但,没有任何东西能组织的思想的驰骋,梦想有的时候象一双呼啸的翅膀,闭上眼睛,就是自由翱翔的天空。人在梦里的时光,是多么美好,没有纷争,没有困苦,多好。
爱情是梦想中的花朵,应该是罂粟花吧。其实,世间最美的花朵不并不是罂粟花。人们明明知道那花有毒,却还要采其果实。明知道爱情是生活中的一些幻想或者借口,却还要在那里做白日梦。
琼瑶的《一帘幽梦》,秦雨秋和和紫菱父亲的爱情故事,被她编织的于情于理,爱情,在那段故事里,可以没有道德,可以没有世俗,可以远离红尘,但,爱情不是始终不是云烟,还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的。固然,那样的爱情故事是感人的,但某一方面却在教唆部分人,为一些被爱情冲晕了头脑的人提供了避难所。
韩剧《蓝色生死恋》几年前就断续看过,最近两天又重新看了一遍,依然心动泪流。细觉,喜爱韩剧有别于年轻时喜欢琼瑶的爱情小说。
韩剧的魅力在于她演绎的是贴近现实的爱情生活,看似漫不经心的台词,其实都是编剧和导演精心安排策划的。我想,在韩国是没有抄袭、剽窃之类的话题的,因为,传播到中国的韩剧故事梗概都大同小异,但中国人就是爱看,爱看它的时尚生活,爱她的细腻人生,爱它的朴素的爱情表白和行为。
在韩剧里,很少有赤luo裸的爱情表白,但那样的情谊却通过一投足,一个眼神就能表达。恩熙在生命最后的一刻,恍若游丝地在俊熙背上说:“哥啊,你明天要做些什么呢?你告诉我,我想知道……”“恩熙,你要睡了吗?”“嗯”“恩熙,哥明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想你,想恩熙,然后给爸爸妈妈报平安……”
而琼瑶的小说是童话里的爱情故事,是一种绝美不惹尘埃的爱情童话。或许是人生在某些方面有了积累,而今回头看她的小说或者电视,已经不能打动我内心的柔软了。但,我想抽空重新读一些我年轻时她的爱情小说。
要感谢那些喜欢我文字的朋友。该怎样感谢呢?只能以勤勉和努力来回报了。
昨天给卡夫留了言,我说我想离开《中国散文》圈子和《中国诗刊》圈子,原因是我不喜欢有些编辑千篇一律的留言,真的不喜欢。不喜欢那些言不由衷的话,不喜欢连人家的作品一字都不看,纯粹为了敷衍而留痕的方式,那样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或者是网络沉迷久了,网络的繁华好似与我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我仍然在意朋友的关怀,仍然在意梦想的洁白,在意金色季节的编织的网,在意风霜侵蚀后的容颜,在意那些文字背后的心情有没有老去,在意那些读者的内心究竟读懂了一些什么。
最近的晨雾、黑枫郎、卡夫、边城、灵动、找个心儿散散步,都是我忠实的读者,都是我文字的贴心朋友,我怎能不感动,怎拒绝你们的热忱和真心。
我坚持着,我继续着,我的朋友。累了,会找个心儿散散不。
就此。
-全文完-
▷ 进入轻轻走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