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处,我家的“财政”完全按“计划经济”体制运作,小到“伙食标准”,大到添置物品。家里每周改善两次伙食,五毛钱的青椒炒肉丝照样“跳”的香味四溢。1980年盛夏,家里首次由“财政部长”决策购置带“电”的物件,一台“钻石”牌台式电风扇吹散了十平方“斗室”里的闷热和烦躁。次年深秋,家里“飞”进“蝴蝶”牌缝纫机。“财政部长”说,缝缝缝补补不求人,买块零头碎布做短裤、鞋垫什么的比买现成的划算。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是能欣赏到自家“哒哒哒”的缝补交响乐。又一年的春节前夕,一台“孔雀”牌黑白电视机在五斗柜上“开屏”,给我家带来了无比精彩的世界。过大年时,我用自行车小心翼翼地驮回农村老家。尽管电视信号不好,满屏“雪花飞舞”,但不到“晚安”“再见”,老父老母和左右邻居是不肯离开的。
九十年代,家里的“计划”已赶不上变化。工资看涨,也有了一些“外快”。有时一个月就有几张稿费单,总是由不嫌麻烦,不怕跑腿的“财政部长”从邮局取回,除给我开几个“养油蛋”夜餐费外,余下的统统解缴“国库”。1994年初,“财政部长”审时度势,和我一商议,做了一个祖辈都未曾敢想过的大事,从“国库”里倾其所有,再向亲友,向银行借了点,购置了一套住房,我的书房有了,女儿也有了自己的自由空间。当时,尽管我为借如此巨款有点忐忑不安,但心里自觉有底。我想,“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满足感已不合时宜,透支消费也许还算时尚。
如今,购房的借款还清了,家里原有的“孔雀”、“蝴蝶”早已寿终正寝,连乡下的亲友都不肯问津。大屏幕彩电落脚客厅,洗衣机全自动,电风扇换成空调,两种凉爽感觉就是不一样。购置电器唯一能获的全票通过的就是电脑,现在一旦闲下来,个个争抢“登陆”,我喜爱看新闻网业,女儿迷恋“qq”,“财政部长”成了娱乐软件“明星三缺一”的黄金搭档……
本文已被编辑[古草]于2007-9-27 11:33:06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主持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