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城里人,乡下人杨柳河畔

发表于-2007年09月26日 上午10:45评论-1条

孟姑是城里人,快奔四的人了,却被她老公抛弃了,只因为她不能生育。离婚后,孟姑就靠一见小杂货店来维持生计。眼看着入不敷出面临着关门的危险,她的一个远房表亲的一个电话似乎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个表亲叫海叔,住在乡下,他建议孟姑把店迁到他们那里去。

她去了,请了一辆小货车驮上她的那些被城里人当作垃圾一般的货物去了海叔所在的村庄。那是一个偏僻,贫穷但却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子。

村里的男女老少听说村里来了这么一位城里的客人,都好奇的前来观看。她的穿着在城里算是最糟糕的了,但在这里,却赢取了这么多人羡慕的目光,成为众人所瞩目的焦点,孟姑不禁有些飘飘然。

村干部听海叔说了孟姑的不幸遭遇后,甚是同情,热心的把村里一间闲置了半年之久的小平房无偿的提供给她,好让她有个安身之所。村民们也都热情地自发前来帮她打扫屋舍,整理东西。本来海叔和海婶要她住自己家的,但孟姑不想打扰海叔一家,所以拒绝了他们的盛情邀请。于是有村民从自己家里拿来了珍藏多年的刺绣作品---一幅巨大的百蝶起舞图挂在孟姑新居的中央。不大不小很合适的把房间隔成了里外两间,里间就是卧室,外间就是杂货店。

孟姑的小店终于在众人的帮助下开张了。开张之日,村里的人们都放下了手头上的活前来向孟姑道贺。热情的村民自发的组织了一个喇叭队,几只大喇叭吹得震天响,把乐手们的腮帮子都吹的通红通红的。海婶乐的跑前跑后的给前来捧场的乡亲们倒茶,海叔则负责敬烟,放鞭炮。这一天,每个人的脸上无一例外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这一切,孟姑尽收眼底。

淳朴的民风,善良,单纯,热情好客的乡下人净的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污渍。这些在孟姑进入村子的第一天就已感受到了,经短短的几天的相处,使她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些是她在喧闹的城里从未曾有过的感受。

在这个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人们似乎都麻木了,不知感动为何物。而心存感动或感动别人都不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而这些可爱的人们却让她找到了那种久违了的叫感动的东西。终于,她泪盈满眶,任泪水一次又一次忘情地亲吻着她饱经沧桑的脸庞。

这天夜,孟姑辗转难眠。她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大胆的决定,一个不会再让她感到良心不安的决定。

第二天一大早,孟姑就早早起床。吃完早饭就去找了村支书和村长,用村里唯一的广播----一个锈迹斑斑的高音喇叭,招集全村的人都汇集到她的店面前。看到如此严肃的场面,大家都面面相诩。不知究竟发生了何事。

“我是一个离了婚的女人,迫于生计,我昧着良心卖了许多的劣质产品。自从我来到这里,认识了你们,被你们的善良,热情,淳朴所感动。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把它们全都烧了。”说着,孟姑就从店内拖出了好几大麻袋的货物堆放在店面前的空地上,又拿出一壶早已备好的汽油浇在那些东西上面。一根火柴划过,燃起了熊熊的大火。一时间,浓烈的朔胶味弥漫着整个村子的上空。

孟姑的所作所为使敦厚的乡亲们都对她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她有啥困难,只要支一声就会有人来帮忙。乡亲们知道她不容易,于是,大家都会自发地隔三岔五给她送些吃的或用的东西。比如谁家杀了猪或是宰了鸡,都会请她一同去尝鲜。临走时还不忘送些肉啥的让她带上;谁家的果子成熟了,定会摘些好的来送给她;谁家的小伙娶媳妇或出嫁姑娘,亦会邀请她一同去热闹热闹。。。。。。

在这里,她不再感受到孤单。想起以前住城里时,对门那家住了十几年的邻居她们连声招呼都没有打过,只知道那家的男主人姓陈,好象还是什么局长来着,因为有一次她下班回来,看到一个年轻人边点头哈腰的站在那家门口,边一口一个局长的叫得正热乎。而来到这里才短短的几日相处,便和这里的人都熟识了。什么叫人情味?在这里孟姑找到了答案。

她慢慢地喜欢上了串门,从村东头的王婶家串到西头的二妞家。村里人 也喜欢在闲暇时来她的小店和她唠嗑。因为从她的口中,人们可以知道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鲜的东西,比如说什么“啃得鸡”,“卖得劳”。。。。。。听的这些乡下人一楞一楞的。

转眼半年过去了,乡下的好风水把以前那个脸色蜡黄枯瘦如柴的孟姑滋养的又白又胖,脸色甚是喜人。

有一天,孟姑接了个电话,之后就回了一趟城里。回来 时是坐着一辆小轿车回村的,煞是气派。她的身边也多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秃顶,挺着一个大啤酒肚,穿着的西服也只能敞着。她们在村里待里三天就又要走了,孟姑告诉大家,她要结婚了,就是和她一起回村的那个男人。是她妹妹帮忙介绍的。临走,孟姑依依不舍,满含热泪的与大家一一挥手告别。还留下了联系电话和地址,说若去了城里一定要去她家吃顿便饭,哪怕是坐会儿喝杯热茶也好。至于她的那个小店,则转手卖给了海叔。

又是一年的秋天,海叔的幺儿子小顺考取了城里的一中。海叔和海婶都高兴极了,提前几天都在忙着给小顺张罗吃的和用的。邻居看在眼里都说:“小顺他娘,你家表亲孟姑不是在城里吗?想当初你们待她也不薄,这次小顺去城里上学好歹她表姑也会在生活上帮衬一把的。你们还瞎忙活啥啊!”海叔和海婶听了也都只乐。小顺这是第一次离开家,离开他们的身边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还好有家亲戚。两位这样想时心里好受多了。

还有两天的时间就要报名了。小顺晕车,所以海叔就想提前送他去学校,好好的休息休息,以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天,正在建房的军子要去城里拉砖,海叔和小顺就顺搭去了城里。海婶为顺子整的东西可真够多的,鼓鼓的几大麻袋,除了两床棉絮,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什么炸暑片啦,炸麻花啦,炒肉干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一大袋自家产的新鲜玉米。“你表姑最爱吃这个东西了!”海叔对小顺说。

货车在砖厂的门口停了,海叔和顺子只得下了车。面对林立的高楼,车来车往的马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浓装艳抹的女人,海叔只感到头晕,恶心。他不知道该往哪边走才对。怎样走才能走到那个叫一中的学校。父子俩就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站在马路边。可怜兮兮惊慌失措的望着身边走过的男男女女。他们抢眼的服饰成为了人们注目的焦点。“乡巴佬!”几个从身边走过的小青年轻蔑的这样叫道。海叔只气得青筋暴跳,却也奈何不得不敢发作。

“爹,不是有表姑的电话吗?我们打个电话让他来接我们吧!”小顺的一句话提醒了他。父子俩就在身后不远处的一个电话亭照着孟姑走时留下的那个电话号码打了过去。

通了,接电话的是个男的。

“喂!找哪位?”

“请问孟姑在吗?我是她乡下的老表海叔!我现在来了城里,能让她来接我们一下吗?”海叔很小心的问道。

“噢!是海叔啊!要她去接你啊?!孟姑。。。。。。孟姑她不在家,串门儿去了!”对方吞吞吐吐地回应道。

海叔的心堵地一沉。因为他在电话里分明听到了孟姑的声音“就说我不在家,让一个乡巴佬来我们家被邻居瞧见了多丢人啊!”

海叔挂了电话。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店老板向他要了两块钱的话费。

海叔的心凉透了,漠然地望着小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想说什么却终究一句也没有说出来。

“大叔,您这大包小包的是要上哪儿去啊?”一个蹬三轮的小伙子靠过来亲切的问道。

“去一中,多少钱?”海叔问道。

“五块!”旁边的一中年车夫抢先答道。

“不!一块!”小伙激动地说道:“你们城里人就知道坑人!我从不赚昧良心的钱,我是从乡下走出来的,看得出大叔你们也是乡下人,乡下人都不容易啊!”小伙子说着,瞪起两条腿就拉起父子俩飞快地朝着一中的方向驶去。

小顺报了名入了学,海叔就回乡下去了。那袋玉米也就送给了那位朴实的小伙子。

以后每当再有人提起孟姑,海叔都会禁不住一阵叹息。城里人终归是城里人,就像是霓虹灯般的善变。还是咱乡下人好啊!走到哪里都不忘本。这样想时,海叔就释然了 。拿起他那只祖传了几代的大烟斗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本文已被编辑[李小狼]于2007-9-26 11:23:4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杨柳河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李小狼点评:

广大的农民朋友,永远是这么朴实无华!推荐,来让大家一起深思!

仅有余温点评:

令人感慨,许多自以为是城里人的人都会现实的忘却淳厚的乡情,小说具有现实的意义。

文章评论共[1]个
在山一角-评论

真的想嫁到乡下,好好的过下辈子。过倦了城里的所谓的生活,天天挤公交车,哪怕靠得再近那又怎样,哪怕天天见面又有谁问过一声。
  【杨柳河畔 回复】:呵呵!那好啊!就嫁到我们那里吧!怎么样? [2007-9-30 18:29:00]at:2007年09月30日 凌晨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