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浮梁古县衙记湖湘笔耕生

发表于-2007年09月23日 上午10:35评论-4条

浮 梁 古 县 衙 记

唐人白乐天于《琵琶行》中写道,琵琶女之夫“前日浮梁买茶去”,言及古县浮梁。丁亥六月,吾自徽州归,亦顺道游浮梁之古县衙,唯觉其威焉。

浮梁,处江西东北部,距景德镇十六里。景德镇古隶属浮梁。知县,自古官居七品,所谓“七品芝麻官”是也。而浮梁县衙,则自古为全国唯一五品县署,且为江南唯一保存完好之署,盖因其经济踞朝廷要津而重之。自古中华对外贸易主要有三:曰瓷器,曰茶叶,曰丝绸。浮梁居其二焉。景德镇之瓷有“假玉”之称,定为“御瓷”,其地位之高、纳税之丰不言而喻。而浮梁亦盛产茶,每年上缴茶税亦占朝廷茶税八分有三,为全国之冠。县衙于唐元和十一年修建,历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历时一千一百年,屡建屡毁,现存县衙为清道光年所建,占地九十余亩。

眼前之县衙,黛瓦青墙,错落有致,庄严厚重,显出封建衙门威严气象。又时历千年,五品知县高倨大堂,朝廷要员,冠盖相属,署内曾发生多少鲜为人知之事。游人至此,一股威严之气,扑面而来。

在此“肃静”“回避”之地,吾等屏声敛气,侧足前行,依序观瞻。大门前一矮墙,高七尺,长丈许,曰照壁。上绘蝙蝠、莲花及如意云纹饰图。蝙蝠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意;莲花寓“清正廉洁”之思。 绕过照壁是头门(县衙大门),门正中额高悬“浮梁县署”匾,主体墙呈“八”字形,故曰“八字衙门”。 仪门,是县衙恭迎上司之地,上级官员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至今门前仍见一下马石。仪门分三小门,中门仅供知县与上司行走,东门供一般人出入,西门专供囚犯通过。 衙院,正对大堂,院中一青砖甬道,高出道旁地面,踏上甬道,自觉人高一等。院内古柏数株,古井一口,是县衙悠久历史之见证。 大堂,亦称亲民堂,为县衙主要建筑,堂内置“明镜高悬”匾,知县官座后,是日出海浪图,此堂为知县发布政令、举行大典、审理要案及迎接圣旨之处。大堂两侧,现陈列有知县官服、各类刑具及兵器等。 后面二堂,是处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外地官员,商议政事之地。 三堂即知县办公及居处。要案常于 此密议,是谓“三堂会审”。 三堂之后,有后花园。亦有师爷、衙役办公歇息之厢房。

衙署多楹联,县衙官吏目睹之、心记之、躬行之。吾侪顿有所启,似悟浮梁官吏“威”之所自。

如头门联: 治浮梁 ,一柱擎天头势重; 爱邑民 ,十年踏地脚跟牢。

身为浮梁治官,上受皇命之托,下系百姓安乐,须不负皇恩,不负民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爱护百姓,脚踏实地,勤政爱民,清除积弊,自然于政坛立稳脚跟。如此勤政若海瑞者,尚不“威”乎?

如仪门联: 视民如伤,浮邑苍生皆我子; 修己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

意为视百姓疾苦如同自身罹病,须小心呵护,百姓即吾骨肉赤子。于己则须谦虚谨慎,师法东林前贤。如此爱民慎独类郑板桥者,能不“威”乎?

如大堂联: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念叨功; 操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大约为政无私,对国忠心,无需自我标榜。操劳政务,乃分内之事,拒绝礼物,彰显廉政之风。将拒贿倡廉,高标廊柱,谨记恭行似于成龙者,焉不“威”乎?

又大堂联: 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一联上)

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广无冤狱(另一联上)

意即知县司法,拒贿持公,正气凛然。施政办案,秉持国法,亦顺应天理,合乎人情。如此按法、理、情施政若包拯者,岂不“威”乎?

今之执政者,果能践行勤、爱、廉、法,则不施威而自威,黎庶则有口皆为碑也!

( 彭宏志 作于2007·9·8 ·)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湖湘笔耕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吴钩
☆ 编辑点评 ☆
吴钩点评:

文笔隽永,把古物描绘感想。

文章评论共[4]个
赤土黄梅-评论

好文笔……at:2007年09月23日 上午11:39

湖湘笔耕生-评论

谢谢主编和赤土黄梅网友垂青!at:2007年09月25日 晚上8:11

湖湘笔耕生-评论

   湖湘笔耕生回复:
   谢谢赤土黄梅博友的鼓励。
at:2007年10月05日 下午3:46

湖湘笔耕生-评论

    答赤土黄梅博友:
        谢谢您的鼓励at:2007年10月05日 下午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