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秋声赋湖湘笔耕生

发表于-2007年09月22日 上午11:09评论-1条

“织织、织织……”静夜,窗外一串虫鸣,一片秋声。

“ 一叶知秋逗秋声,蟋蟀叫入人心中。暂忘世俗诸琐事, 专爱人间第一虫。”

这是玩虫专家吴继传先生的诗《咏蟋蟀》。蟋蟀,又名蛐蛐,或叫促织,在秋天夜里,它常常连续不断地、忽高忽低地发出“织织、织织”的的鸣叫声,那是真正的天籁,是宇宙间最古老、最美妙、最高雅的音乐,那真是“人间第一声”。

“织织、织织”,它鸣叫在中国古老的诗文里。 《诗经•豳风》咏叹道:“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秋天来了,天气凉了,蟋蟀入户,发出鸣声。《古诗十九首》描写道:“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玉横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时间飞逝,又是秋冬,蟋蟀鸣叫,宛如奏琴。“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唐人张随在《蟋蟀鸣西堂赋》中,也发出了闻虫声而觉韶光飞逝的感慨。一部中国诗歌史,处处犹闻蟋蟀声。

“织织、织织”,它鸣叫在贫女的织机上。 “念尔无情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椒兰金屋曾何织,偏向贫家壁下鸣。”“促织”、“促织”,不就是催促贫家妇女们快快织布么?她们知道:秋天来了,寒冬的脚步还会远么?“织织、织织”,上缴官府的布帛,需要赶快织出来! 

“织织、织织”,全家老少的冬衣,需要赶快织出来!“织织、织织”,久役未归,生死未卜的亲人的蔽体之衣,需要赶快织出来!远在“瀚海阑干百丈冰”的塞外,“不斩楼兰誓不还”的丈夫,他的御寒之衣,更要赶快织出来!在促织的伴奏中,机杼声响彻寒夜。

“织织、织织”,它鸣叫在迁客骚人的慨叹中。 李子卿在《听秋虫赋》中写道:“且虫声也无端,人之听也无绪。亦由心羁者多感激,志苦者易凄楚。”是的,青史上有多少热血男儿,抱着拯救黎民,匡扶社稷的伟大理想,想干出一番事业。为君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那些志士仁人,有多少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等待他们的命运是,流窜江湘,发配岭南,僵卧孤村。时间就是生命,人生能有几个七八载、上十年可以虚耗?抱负,化为乌有;生命,似水流年。在蟋蟀的悲鸣中,难怪他们深深地慨叹:可怜白发生,漫揾英雄泪。

“织织、织织”,它鸣叫在寒门学子的书案边。 夏日读书,暑气连天;冬天学习,寒气逼人。秋天正是读书的黄金季节。尤其是静夜,正所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陶渊明在菊花绽开的时节,在蟋蟀鸣叫的时节,发愤读书:“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少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书一读,便读出一个大诗人。朱熹身居草堂,伴着急切的虫鸣,刻苦学习。“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一读,便读出一个大学问家来。宋濂也是发愤攻读的典型,家境贫寒,靠借书抄书而读。寄居在外,日食两餐,更“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手伏书案,蟋蟀催鸣,一读,便读出一个大大的开国文臣。

岂只如此,大凡胸怀壮志,奋发有为之士,耳闻蟋蟀之声,能无感触吗?

“织织、织织”,“织织、织织”,窗外的蟋蟀叫得正紧,好一派秋声。

彭宏志 2007年9月19日午夜

本文已被编辑[梓尘]于2007-9-22 19:41:05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湖湘笔耕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梓尘
☆ 编辑点评 ☆
梓尘点评:

古体诗词信手拈来,给文章增色不少。

文章评论共[1]个
湖湘笔耕生-评论

谢谢主编精彩的点评。还望得到您更多的指教。
at:2007年09月25日 晚上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