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赏月吃月饼,家家团聚度佳节,其气氛融融好不热闹。
关于中国人的“中秋“的来历,历史上有不同说法且多样多家,但不管源自哪家学说哪派思想,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极为相关的。
从“中秋”来历的三种典型的传说中,我们可感受出其中浓厚的文化气息。
“唐明皇游月宫”说认为:“中秋夕,明皇与杨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官民效仿,形成了中秋赏月的习俗。”(唐代《开元遗事》)明代凌蒙初据此演化成通俗小说“唐明皇好道集奇人”,编入《初刻拍案惊奇》,说唐明皇在月宫看见了“广寒清虚之府”的金字匾额,又从宫中仙女学得了《霓裳羽衣曲》,云云。由于它是通俗小说,不胫而走,脍炙人口,所以一般都因此认为中秋赏月自唐明皇开始的。
“嫦娥奔月”说认为: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记载:“苛嫦娥以西乇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汉朝刘安《淮南子-览冥篇》中发展为“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垣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后来张衡在《灵宪》一书中进一步把嫦娥说成了后羿之妻,偷吃丈夫的不死药后,轻身飞月,变成蟾蜍(癞蛤蟆)。笔下似有贬意。到六朝后,人们对嫦娥奔月寄以同情,说她登上了天帝的后庭,十分寂寞。所以在唐代已开始将八月十五月夜的赏月改称祭月,盼思嫦娥回归人间。到了宋代,中秋被定为节日,祭月更为盛行。据《新编醉翁谈录》中说,京师祭月,倾城人家予女登楼或于中庭焚香拜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可是,这类嫦娥奔月的传说,早在古代就有人考证指出:“月中嫦娥,其说始于《淮南》及张衡《灵宪》。其实因常仪占月而误后讹为嫦娥,以仪、娥同音耳。’’但因为嫦娥奔月早为我国民众妇孺皆知,所以一般仍把她看作中秋赏月的起源。
“时令节气”说认为:近人考汪,“中秋”一同,始见于春秋末年《周礼》:“中春昼,鼓击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同时《礼记》也记载:“天子春朝口,秋夕月。”这“夕月”即是拜月,可见甲在春秋时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之俗。到了魏晋。开始普及民间为赏月。唐朝时,登楼赏月已成普通习俗。韩愈在八月十五月夜写的赏月诗中赞道:“一年明月今宵多。”韦庄电有诗曰:“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另一位诗人抒怀道:“独上高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由此可见,一年一度的秋节,明月最圆,秋色宜人,所以赏月、玩月成了大家的共同心愿。到了两宋,中秋节更为伞国上下热闹繁华的节日。这一风俗延及明、清时代。辛亥革命后民国时期,政府又正式将中秋宣布为“秋节”,所以久盛不衰,深人人心。至丁“嫦娥奔月”、“唐明皇游月宫”等,都是人们在赏月时遐思冥想而编造出来的神话。
北宋苏东坡的笔下,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他又在登无锡惠山的一诗说:“独携天上小圜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等等。可见,历史上的文人骚客们对“中秋”也有众多不乏的褒扬与赞美。
中秋流传到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它现在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了,已经演化成了一个民族的精华文化了。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稳定与宝贵的部分,所以后世人们记念与欢度中秋,实际上是在讴歌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啊。
-全文完-
▷ 进入藤蔓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