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经常欣赏名曲
为什么要欣赏名曲,贝多芬用一生的创作回答:凡能惊动于人的旋律,必定融进了大师自身的命运。
贝多芬几乎没上过学。在他的一生中,贫困、疾病、失意和孤独不断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则是耳聋所致的痛苦。28岁时,他的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他就只能通过书写来和别人交流。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从事音乐创作。他的不朽名作——90部交响曲的后7部,都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而其中的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和第九《合唱交响典》被认为是永恒的杰作。他用敏锐的观察力来感受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他把大自然的壮景、为真理而奋斗的精神及内心的苦闷都融会到乐章当中。
1802年,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的信中说:“在我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有时他们听到了牧童的歌声,而我却毫无知觉。这是何等耻辱!这样的情景把我推到绝望的边缘,几乎迫使我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我的艺术,只有我的艺术要我活下去。”为了艺术,他牺牲了平庸的私欲,战胜了一切不幸。他说:“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而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
孔子在名曲的学习和演练中,则告诉了另一层循序渐进的理。
孔子曾向师襄子学琴。开始时他学一支曲子,练了十来天,还在不停地练,丝毫没有休止的意思。师襄子说:“差不多了,单学一支曲子,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再学一支吧!”孔子却回答说:“我才学会谱子,还没有掌握它的技法,现在放手太可惜了。”
过了一些日子,师襄子见孔子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曲子的技法,演奏得如行云流水,就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可以学习另一支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体会出这支曲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再继续揣摩一段时间吧。”
又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告诉孔子:“你已经弹出了思想感情,颇有一些功夫了,现在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孔子说:“不行,我还没弄清曲子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人。”
孔子继续学习下去,又过了好长时间。有一天,孔子高兴地跑来对师襄子说:“我已经了解曲子的作者了。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两眼仰视,一心想着以德服人,感化四方。我想这支曲子描绘的是周文王吧,除了周文王,还能有谁呢?”师襄子高兴地说:“一点不错,这支曲子正是《文王操》!”
我们由此知道,名曲的来历非比寻常,名曲的内涵博大精深,名曲的形象无比高大。
贝多芬是作曲者,正因他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所以才能通过音乐教你如何与命运抗争。他已先行体验过了,他一生的哀伤和痛苦都归了自己,却把不屈的意志与强烈的渴求归于音乐,再传递给大众。与其说是他关于命运的旋律感人,不如说是他沉浮一生却顽强一生的挣扎感人。只不过是二者统一到了音乐,因此你一听到命运的交响,你就容易感知贝多芬的命运,也就容易与你自身的命运共鸣:命运虽各有不同,命运却在一生多舛、反覆无常、身不由己等等方面,具有惊人的一致。
孔子学曲,绝不浅尝辄止。他由乐谱到技法,到情感,再到音乐的形象,层层深入,直到最高的境界。当他完成这一段历程之后,也就完成了对音乐内涵与外延的全部把握,也就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好的音乐之所以好,就在于它内含了崇高的情感,外塑了伟岸的形象,却又统一于优美纯正的旋律,再由完美的技法传递,直入你的耳膜与心坎。
一听名曲,我便易于沉醉。它似美酒,很快就将杂念清除,就将心灵慑服,进而让肢体舒展,百脉通畅。
你可能喜欢流行音乐,或者对音乐本无兴趣。我说,此生一世,至少抽空去静心谛听一首,听一首名曲,反复倾听,不抱任何功利,完全放松身心。犹似孔子,不一层层深入,便不罢休;不听到眉开眼笑,心灵畅达,绝不罢休。
渐渐地,你是不是就听见了大师的心跳?当他真到了你眼前,你是不是也就站到了另一个台阶上?
-全文完-
▷ 进入无的散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