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源流长,读来总是给人以深思与启迪,给人以教育智慧与心灵震撼。但现在的教育变得越来越有些肤浅也很功利化的没技术含量。
我不知道现在的学校教育是怎么了?是走火如魔了,抑或是“异化”成精了,我很是不明白的。每每看到女儿沉沉的书包,看到考试考得不好时候女儿被妻子责骂的样子,还有整天到晚埋头死啃那几个上头发下来的“本本”,受过点高等教育的我,特感到阵阵心酸与无奈。心酸的是小小幼苗怎能受到这样如此的教化与培养;无奈的是如果不这样的顺应大流与习惯,女儿的成绩又会落下怎么办。看看如今的某些学校教育,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除了一周两节的体育加节把的音乐课外,整天就是那几门课了,尤其倾注在数学与英语上的时间更多。老师讲“书本”孩子做“题海”是一些学校惯常的“教育”模式,学校已经变成了最简单的“粗糙产品”生产基地了,教书成了天下最简单不过的事了。通过这种粗放式教育方式也许能培养出孩子点能力,但失去的却是更多更多,象人的思想、道德、人性、思维、情感、意志、特长等等,教育的本义就在于此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显然与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现今的教育主要缺失在两大方面:“目中无人”与“功能简单”。
“目中无人”就是没看清楚教育对象,没把孩子真正当作有血有思想的人来对待。孟子的教育思想的基础是“性善论”,认为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因此,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这四种心,都是人天生所固有的,还给人的善本性,作了内涵上的规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在他看来,这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章句上》)。人是活的动物,不同于客观的物。孩子是有天性的,也是可塑的,我们应该采取的是符合孩子年龄与性格的教育模式,而不能通过“关”、“站”、“罚”、“压”这些形式扼杀人性的方式来实现的。
借鉴孟子的教育思想,由此得出:育人者,首先要眼中有人,要大胆地承认他们是有缺有圆、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人,只有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和行动来。教育在于方向引导,要通过各种恰当的形式与内容,激发孩子的潜能,增添孩子成长的后劲,让他们在文明的方式中受到启发与感化。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尤其要值得提倡。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一个学校必须需要一个学者型与人性化相统一的好校长。否则,再好的教师与设备,也成了参观者们或者是检查者们的看头与摆设而已。现今的某些校长不是靠学识、智慧,而是靠压、挤、卡等野蛮的管理方式来领导学校教育,这已经完全不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了。早上话讲一讲,中午头靠一靠,晚上嘴动一动,还有手转一转,遇事处理问题粗暴、粗俗、粗鲁,已经丧失了教育者本目了。
“功能简单”就是教育教学作用只为“考试’,传授的是考试技巧,不重视做人与思维能力的养成。而孟子在“学”与“思”关系上,强调“思”的作用,这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极为相似的。他的教育方法主要是:①由博反约、诲人不倦。教育者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渊博知识,“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教育者必须有“君子之守”“教者必以正”。“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教育者博学多览,融会贯通知识后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和传授大义,由博反约,精思旁通;“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公孙丑上》)教育者应该具有诲人不倦的基本职业道德。②因材施教、教亦多术。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告子下》)意思是说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才能。③树立目标、坚持标准。孟子主张对学生应该严格要求,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教育者一定要确立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就像射箭、工匠“规矩”一样;“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尽心上》)对学生的要求要有标准,不能降低。④循循善诱、启发思维。他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教育也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要循循有序,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会“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同时还有积极启发学生思维,要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现今某些学校后某些主管机关只看中考或高考的成绩,重知识教育轻能力特别是思维习惯的养成。而且把这看作是一切衡量学校、任用校长的唯一尺度与标准了,其结果害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还有广大的孩子们。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借鉴传统教育精华,升华教育方式,孩子们才能得到科学救治,教育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全文完-
▷ 进入藤蔓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