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邻街周家的大儿子,周老师来家看父母。我看见了他很尊敬的和他大招呼,他很高兴说“现在象我这么尊敬以前的老师的人已不多了……”我笑着说“怎么会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呀!”“唉!不挨骂就好了,亏得你那时没有做老师,现在的老师有多难当吗,你知道?”
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让家长称为事多;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让家长贬为无能。“唉”教师们实在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
首先是社会,应试教育使最近几年教师头上顶戴了新的骂名。谁也不曾注意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无权取消考试,却不得不保留挨骂的权利,被骂:禁锢学生的思维,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家长的感情。可是又有谁知道现在的考试不仅在考学生,而且也在考老师,老师的水平,素质,能力甚至生计都由考试决定,而社会却无视这些。只是盯着一考定终身而大骂特骂!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大家不会提,一旦出现一个不好的,教师就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难道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起任何作用?好的素质只是他们自身的自发表现?
教师作为一种人,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极为可悲的。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要是一个完人——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万万不可放松对自己一言一行的自我约束。而在物质上,他们一向是清贫的表率,而且必须是两袖清风方才称得上是师德典范。
社会上允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权者可以有一部分人鱼肉百姓,趋利者可以构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而教师却不可以商业化——因为它必须保持着那一份圣洁与庄严。可是,社会给了他们庄严吗?社会允许书商肆虐,家教横行,允许自由竞争,学校也必须有好差之分。可是,如果一切学问都可以让辅导书、补习班来冲击,那有何必去用这么多的资金去供养那些一无是处的教师呢?
其次是家长,社会上不是指责教师,就是棒喝教师,却对尊重教师无能为力。这样的社会现状直接导致了家长对教师的种种要求:教师要负责孩子的成长、教育、思想、状态甚至安全等等……甚至一些本应由家长行使的监护责任也成了教师的事情。谁会去想,一个班主任除了要去管理几十名学生外,他还要进行正常的教学任务。而我们知道,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么的头疼!然而,大家似乎在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怪圈——这些神经敏感、养尊处优的孩子一放到教师那里就会乖巧懂事的。事实又是怎样呢?要知道教师不是保姆,不是家长,它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啊!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有时要面对家长的冷脸;为了他人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有时要容忍家长的白眼;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教师有时要承受家长的指责。诸如乱收费,那是教师所能决定的事情吗?诸如补课,那是教师自愿放弃假期吗?社会上的大环境逼迫教师不得不流着汗水生存,谁又为他们喊过冤屈呢?
再次是教师的上司们,他们在那里异想天开,今天提出一套方案,明天又做出一个指示,而第一线的教师必须立即跟上,稍有差迟,一大堆的批评与呼吁就会接踵而至。就像减负,狂喊着减负的人却不能取消考试,结果让每一个教师变成了超人——既忙着能力素质的培养,又应付难度一点不减的考试。结果学生非但没有减负,反而增加了新的烦恼——对提高个人素质的无所适从。而教师也同样在教学餐桌上又要精心准备一盘素质大餐,而且必须做的精美而实用。这是教育家们尚未实现的方案,却很可笑的扔给了在多重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们完成!难怪最近又提出了“减负减负,后果自负”!想必是教育家们也不知如何收场了,只好将皮球又丢给了当初尽心尽力去减负的教师们了。
还有的就是教师天天要面对的学生们。他们是温室中长大的一代,造就了极为敏感的性格。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说一是一了,也不能再捧出严师出高徒的古训了,他们必须是愉快教学,鼓励教学,甚至是哄着学,求着学。否则,伟大的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就会以死相逼;否则,他们就会举起社会上多如牛毛的保护伞向教师开炮!大家不知怎样理解,一个从心理到外在都裹着厚厚的铠甲的学生,教师怎么好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教育他呢?
都说“玉不琢,不成器”,面对一块天然的璞玉,我们一味的将它包裹、珍藏是没有意义的。要想让它成器,我们必须要用锋利的刻刀,细心地、一点一点地刻划,要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去打磨、去雕琢,才可以让它成为一件极富有价值的艺术品,极有用处的器具。在这个过程中,璞玉一定是很痛苦的。教师教育学生也是这个道理,不知为何那么多人会不明白?哪里有舒舒服服就成功的人呀?教师每天朝六晚十地工作,才可以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人才,成为国家的栋梁?而同时学生也要付出努力,这样才可以算是个好教师?
好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好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于塑造人的灵魂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它的艰辛,对于这个职业似乎很多人都羡慕它的崇高。那就请各位把指责的手指,鄙夷的眼神,无情的批评从教师的身上移开吧!不要只知道对他们一味的施加了!
本文已被编辑[藤蔓居]于2007-9-16 16:16:32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小萍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