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位于净慈寺前,夕照山峰顶。
据说,宋时有一位姓雷的名人,曾在夕照山峰顶居住,因而峰顶得名“雷峰”。“雷峰塔”也因建于“雷峰”而得名。
——哦,原来不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的那个雷锋啊。(一笑)
烟光山色淡溟蒙,
千尺浮屠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
孤峰犹带夕阳红。——【元】尹廷高
(一幅雷峰夕照的空濛照片……)
我们不是历史学家,无须考证历史。但雷峰塔最早的名字,却是叫“黄妃塔”。相传是吴越王钱镠(音lió)为庆贺黄妃得子而建。
提起吴越王钱镠,倒要说说他关于杭州和西湖的故事。
钱镠——五代十国中的吴越王。在位期间,广修杭城,规模恢宏,劳役繁重,百姓十分反感。为此百姓们在城门上贴了一张字条:
“没了期,
没了期,
筑城才罢又开池。”
钱镠见了不怒反笑。把字条改写为:
“没了期,
没了期,
冬衣脱了又春衣……”
由于钱镠和百姓们锲而不舍地努力,杭州城终于建设成为“东南形胜第一州”: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誇。——望海潮【宋】柳永
钱镠在位期间,曾经有一风水术士向钱镠建议:把西湖填满后筑城,这样可以延续国运达千年。钱镠说:“百姓以湖水为生,无水即无百姓……”拒绝了风水术士的建议。
——看来钱镠还是个“心中有百姓”的“好王”哦。
黄妃(雷锋)塔,原拟建十三级,高千尺。后因财力不足,只建七级。塔内藏有佛螺髻发和八万四千卷佛经。元末至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纵火焚塔,仅存塔心。火后残存的雷锋塔失去了新塔的丰润,暮色中,总是含着几分苍凉、几分胧膧,故有“雷峰如老衲”之说——
“湖上两浮屠,
保俶如美人,
雷峰如老衲。”
——还有“雷峰倚天如醉翁”;“此翁情淡如烟水”的诗句哦。
雷峰夕照——当夕阳西下,暮色降临,那金色的彩霞,回映在雷峰塔上,塔影横空,千万朵彩云缭绕……令人遐思万千,久久注目,不忍离去。
据传说,雷峰塔下,镇着“白蛇转”里那位为了追求美满爱情,离仙界、入凡尘,与许仙患难与共、生死相许、碶而不舍、有情有意的蛇妖白娘子。(见《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
故事的结尾处,还有那位可恶的禅师法海留下的四句偈:
雷峰塔倒,
西湖水干,
江潮不起,
白蛇出世。
既然此塔可镇西湖白蛇之妖,人们又叫此塔为“镇妖塔”,塔砖也就成了“镇妖砖”。于是人们不断来挖取塔基的砖块,最后导致雷锋塔在1924年5月25日下午倒塌。
——雷锋塔倒了,西湖的水却没有干,钱塘江的潮水也在不断地起落。那位美丽的蛇妖白娘子是否已经出世?那也只好让诗人们——去问溟蒙的山,去问浩渺的水,去问天上的月,去问月旁的星了……
闻子状雷峰,
老僧挂偏裻(音dú裻,衣背缝)。
日日看西湖,
一生看不足。
时有薰风至,
西湖是酒床。
醉翁潦倒立,
一口吸西江。
惨淡一雷峰,
如何擅夕照。
遍体是烟霞,
掀髯复长啸。
怪石集南屏,
寓林为其窟。
岂是米襄阳,
端严具袍笏(袍笏páohù朝服和手板)——雷峰塔张岱
(现在我们见到的雷锋塔,是2000年后,在雷锋塔原址重建的。)
——雷锋塔附近的白云庵,曾经做过革命党人秘密聚会点,陶成章曾避难于此,秋瑾、徐锡林等人都在庵里开过会。
那块“明禅达义”的匾额,据说还是大元帅孙中山1931年所题的哦。
-全文完-
▷ 进入浩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