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一年初步开发前,武陵源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医疗和教育极端欠缺,每当风雨后,泥泞不堪,当时一句话:除了石头还是石头!
但过去的张家界土家族也有美丽的一面,现在已逝去甚为可惜了!特别俱有代表性的土家吊脚楼,房屋是倚山而建造的,倚山傍水,栏杆式的吊脚楼别具另一番风味,只因儿时有幸在表亲家居住!吊角楼主要特点用于防潮湿、毒蛇、猛兽的倾害!特别在烟雨蒙蒙的天气,无处可去,倚楼听风雨,轻捏绣花针,穿针引线,清唱自编小调,真是惬意!
土家族与苗族、白族主要都以大米为主食,以麻辣口味常见!由于以前长时间居住在大山区,为了祛潮避寒,习惯用民间传统方式酿制米酒,直到现在新时代的张家界人大多仍旧用油茶、米酒为待客之道!许多有代表特色的菜肴如:(和渣)选用饱满的黄豆,用小磨磨碎,之后浆待用,采摘较嫩南瓜叶抽丝洗净切碎,在锅内放少量油,豆浆倒入再放入南瓜叶,一起煮,煮到没有明显沫放少量盐即可,清爽可口小菜,也许对于菜肴相知且甚少了!还有土家腊肉、腊肠、腊干子等等……
土家族的摆手舞又名“舍巴舞”,产生于远古时代,盛行于明清时期,是土家族最有影响并深受土家人民喜爱的带有几祭祀色彩的大型舞蹈,是以边舞边歌唱,手脚同边摆为突出的特点,歌舞时,击大鼓、敲大锣、吹土号、鸣爆竹,气势浑宏,场面壮阔,它即是民间乐中娱乐健身的群体活动,又是舞台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张家界市桑植县的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乡土韵味,快乐男声歌手吉杰也曾到桑植向民歌手学唱。最出名的《马桑树儿搭灯台》被改编为交响乐曲,在国内外演奏引起轰动,被誉为“金色的旋律”。
-全文完-
▷ 进入乐玲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