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传承,如甘露般滋润着世代炎黄子孙,滋润着中国的每一片沃土。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太多太多的经典被新生所代替或正在挣扎。
从我认识电影机开始,我就感觉到时代变化太快了,太迅速了。
想那个年代,电影机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在那个年代来说,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惊喜,因为能在一块幕布上欣赏美丽动感的有声有色会动的画面,而这个时期就在短短的几年被电视机,vcd等现代数字产品代替,现在再也找不到电影机的踪影。
像这样的遭遇有太多太多,如彩色电视机代替黒白电视机;mp3mp4代替磁带机;摩托车代替单车等。有的连名字也变了,原来的理头师变为了现代的发型师;鸡脚变为了凤爪;猪脚变为了猪手,嗯!不由得感叹,这是时代在进步!
在这里就说明一个道理,世间万物皆有宿命,人有死的那一天,物也有死的那一天,这正是自然规律,自然循环,有生就有死。
记得小时候,每每逢年过节,我们村就会举行一出特有“乡”味的活动-唱戏-,表示对节日的喜庆。只要举办这样的节目,全村都特别支持,有钱的就会出钱,有物的就会出物,有力的就会出力,把戏班子请来。因为没有专业的剧院,村民们就会在村子里选出一块空旷的场地,作为戏台,这个戏台不是用水泥也不是用玻璃做成,而是用板橙、木门搭建而成的一个戏台。
那时候只要把唱戏的消息一发出去,三乡四里的乡民们蜂拥而至,他们虽然看得不是很懂,但他们就是喜欢那味儿,乡民们可看得入迷,都不愿回家吃饭,这下就引来了一些商贩在旁摆滩设点,这下可好,看戏肚子饿了,旁边买点吃的填下肚子,继续“战斗”。一般举行这样样的盛会,会持续唱个七到八天,时间的长久全都得靠乡民们资金赞助行以维持。
这是一种原始的本土文化,处处演绎着“乡”的味道,舞台不是用高级玻璃和水泥制成,而是用板橙、木门搭建而成;它的演出形式不是以公司名义进行,而是以赞助形式;它的观众不限级别,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露天公开型的唱戏;唱戏不是用普通话,而是用地道的家乡话,这就是极富地域文化的名间产物。
老家还有皮影戏,这一戏种在中国的戏剧文化中也是属于经典戏剧的一种。有的朋友可能还不完全理解皮影戏为何物,那我就充当一回专业人士介绍一下:皮影戏首先要在一个黑漆漆的房间里才可以演出,也需要搭台,不过这个台需要一块大约长二米五,宽一米的白色幕布,幕布后面照明一具亮的灯,皮影在白色幕布上动,而就产生黑色的影子,供观众朋友欣赏,唱戏的时候必须由几位熟练的老师傅,手里拿着一个二个三个人、物皮影,嘴里还要唱(这里我还得说下这皮影,,皮影是由皮影师根据剧情人物形象,画于皮革之上,然后用刀切下,制成有关节的皮影人、物,再用若干小竹棍将关节部位连接,操作人员只需动动小竹棍就能完成复杂的人、物动作),一出好的皮影戏,需要一位功力深厚的老师傅,才能够做到音影合一,从而带给观众一种完全视听的特色的戏剧。
自九零年以后,像这种唱戏渐渐的消失在人们眼中,却被现代型的娱乐文化所代替,多数的人们都喜爱现代型的娱乐、现代型的文化。人们再也不用毛笔写字了,而是按下键盘;人们再也不感坐在台下看戏,而更愿意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剧,带着mp3听火爆、激情的音乐,慢慢的忘记了一些东西……
这些流行的新产物代替了原味的古老的文化,而这些古老的遗物就被深深的埋藏地下,永久的封存,成为历史。
有太多太多这种本土的文化,一些经典的遗留,都在渐渐离我们的生活而去,甚至于被人们所遗忘,甚至都不知道有过哪些东西。鸡脚变成凤爪,猪脚变成了猪手,等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长大,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鸡脚,什么是猪脚。
灯火处
20070805
本文已被编辑[千山我独行]于2007-9-13 13:09:17修改过
-全文完-
▷ 进入灯火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