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施恩者要图的什么“报”?康慨

发表于-2007年09月12日 晚上11:26评论-4条

湖北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在联合举行的“金秋助学”活动中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因受助不感恩,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

这5名大学生在受助的一年多,没有给资助者写过一封信、打过一次电话和说过一句感谢的话。拒绝资助无情贫困生的一位女老板说:“一个受助者连最起码的感恩都做不到,将来如何服务社会?如何能帮助和他们一样的贫困生?”

这一取消受助资格的发布,引起舆论的关注,社会的热议。这一举措无疑对受助者是一个警示:要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是受恩者良心的鞭策,对施恩者心存感恩,不可或忘的良知体现,完全应该也必须做到的,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知恩图报”只能是受恩者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个人行为,如果经人提醒、劝说、督促或责备下才进行报恩,这个报恩行为就掺了假,不是真正的出自内心的感恩。

知恩要图报,那么,施恩要不要图报呢?

施恩者是出于同情他人的不幸境遇而捐助财物的一种善举,即我们通常说的“慈善”。捐赠财物的施恩者在完成善举时其内心就会得到莫大的慰藉,对社会尽了自己一份责任,觉得有一种无愧社会回报社会的成就感,除此之外,是不应该存有受恩者任何形式的回报的。

施恩既然是一种崇高的乐于助人的慈善之举,施恩者抱着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心情做善事,又怎么能期待受恩者反过来对你感恩报德?

媒体曾报道过几个主动捐赠巨额财物不留名的行善者验证了上述言论。

襄樊市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表面上看,对受恩不报者有教育、警示的作用,仔细分析,倒是起负面效应。

施恩者要图的什么“报”?政府的嘉奖、社会的赞许已经得到了,企业的声誉、个人的善行媒体也报道了,就缺少受助者的一声谢谢吗?

诚然,受助者道德感匮乏确是事实,贫困有时也会使人性丧失温情。当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资助时所表现出那种感激涕零的谦卑姿态,心中的自尊和温情也就随之丧失,连同那一丝感恩之心。而资助方的道德感、荣誉感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慈善是伟大而美好的一种无私爱心行动,它不应该和回报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互动。如果慈善的终极目的是回报,那么慈善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慈善不是施善者获取道德成就感的手段,慈善本身就是人间温情的传播和关爱,慈善事业在施善者的大力推动下得到全社会的共识而蒸蒸日上,这就是对施善者最好的回报,又何须听到受助者一声谢谢呢?

有条件的慈善不是真正的慈善,象河南省慈善总会为了充分尊重民间捐助人的意志,出台了新规,受助学生要签订道德协议,工作之后自愿捐赠不少于受资助额的善款。这种硬性规定的“慈善”,与到银行贷款有什么区别?

慈善少不了富人的支持,而富人行善又有诸多附加条件,使受助者在人格上尊严上心理上有“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之感,因而,就会出现拒绝接受捐助与本文开头说的大学生受助不感恩之事发生。

真正的慈善家不图回报,但受助者必须懂得感恩,这不是互动关系,而是良心的呼唤。(2007·9·12·)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鲁速 | 荐/鲁速推荐:
☆ 编辑点评 ☆
鲁速点评:

"真正的慈善家不图回报,但受助者必须懂得感恩,这不是互动关系,而是良心的呼唤。"只要两者互动,才能达到良好地效果。

文章评论共[4]个
牛尾帚-评论

文说得有理,若为了回报才施恩,那就变为"交换"了。但在此提醒一句:例子不好。因为,这是一对一的帮困,并非一次性的捐助。它是有前提:助学:它有后续,追加金额。说明白点,就是有条件的支助。这是要"报"的,不是报恩,是报知情况。而在这时,受益者连声"谢"都没有,那是应受指责的。at:2007年09月13日 早上9:51

牛尾帚-评论

之所以提这一问题,乃是因为现今就有许多借赞助为名,将钱款挪用的事发生,以致挫伤了人们的热心。专项的支助,支助者有知情权,甚至于有追究权。我支助的是助学,你没用在此方面,就违反了"合同"。前些年,四川那三姐妹,将社会捐给她们的钱,大吃大喝,根本就无心学习,以致引起公愤,就是最好的例子。对此类人,不谴责,就会堵塞人们的爱心,就会。。。。。at:2007年09月13日 上午10:17

青苓-评论

受助者不能以自己“可怜”为借口,受助的心安理得,这样的人只是一个乞丐罢了。
就像牛尾草说的,支助者想要的回报,是想看他们能够报知一下自己在健康快乐的成长而己,连个谢字都没有,我们怀疑,他们值得我们帮助吗?
at:2007年09月23日 中午1:26

建安风骨-评论

唉,这件事情现在看来,里面的东西好像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可说得清的。问好作者。at:2007年11月22日 晚上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