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在联合举行的“金秋助学”活动中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因受助不感恩,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
这5名大学生在受助的一年多,没有给资助者写过一封信、打过一次电话和说过一句感谢的话。拒绝资助无情贫困生的一位女老板说:“一个受助者连最起码的感恩都做不到,将来如何服务社会?如何能帮助和他们一样的贫困生?”
这一取消受助资格的发布,引起舆论的关注,社会的热议。这一举措无疑对受助者是一个警示:要知恩图报。
“知恩图报”,是受恩者良心的鞭策,对施恩者心存感恩,不可或忘的良知体现,完全应该也必须做到的,否则就是忘恩负义!
“知恩图报”只能是受恩者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个人行为,如果经人提醒、劝说、督促或责备下才进行报恩,这个报恩行为就掺了假,不是真正的出自内心的感恩。
知恩要图报,那么,施恩要不要图报呢?
施恩者是出于同情他人的不幸境遇而捐助财物的一种善举,即我们通常说的“慈善”。捐赠财物的施恩者在完成善举时其内心就会得到莫大的慰藉,对社会尽了自己一份责任,觉得有一种无愧社会回报社会的成就感,除此之外,是不应该存有受恩者任何形式的回报的。
施恩既然是一种崇高的乐于助人的慈善之举,施恩者抱着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心情做善事,又怎么能期待受恩者反过来对你感恩报德?
媒体曾报道过几个主动捐赠巨额财物不留名的行善者验证了上述言论。
襄樊市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资格,表面上看,对受恩不报者有教育、警示的作用,仔细分析,倒是起负面效应。
施恩者要图的什么“报”?政府的嘉奖、社会的赞许已经得到了,企业的声誉、个人的善行媒体也报道了,就缺少受助者的一声谢谢吗?
诚然,受助者道德感匮乏确是事实,贫困有时也会使人性丧失温情。当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资助时所表现出那种感激涕零的谦卑姿态,心中的自尊和温情也就随之丧失,连同那一丝感恩之心。而资助方的道德感、荣誉感却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慈善是伟大而美好的一种无私爱心行动,它不应该和回报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互动。如果慈善的终极目的是回报,那么慈善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
慈善不是施善者获取道德成就感的手段,慈善本身就是人间温情的传播和关爱,慈善事业在施善者的大力推动下得到全社会的共识而蒸蒸日上,这就是对施善者最好的回报,又何须听到受助者一声谢谢呢?
有条件的慈善不是真正的慈善,象河南省慈善总会为了充分尊重民间捐助人的意志,出台了新规,受助学生要签订道德协议,工作之后自愿捐赠不少于受资助额的善款。这种硬性规定的“慈善”,与到银行贷款有什么区别?
慈善少不了富人的支持,而富人行善又有诸多附加条件,使受助者在人格上尊严上心理上有“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之感,因而,就会出现拒绝接受捐助与本文开头说的大学生受助不感恩之事发生。
真正的慈善家不图回报,但受助者必须懂得感恩,这不是互动关系,而是良心的呼唤。(2007·9·12·)
-全文完-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