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重温《新世纪教师素养》一书,读到这样一则案例:“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后河乡位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边缘。这里山高路陡,交通阻塞,孩子们都把上学念书当作难以实现的梦想。十四年前,出身于穷苦土家族的、十五岁的宋芳蓉来到了这里,从此,她带领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开辟校园、翻修校舍,既当校长、教师,又当保姆,进行着山区孩子们的追梦之旅。……她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她先后荣获‘省劳动模范’、‘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尤其是在种种荣誉面前,她没有改变她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信念,没有中断她与孩子们的追梦行动。在完成大学本科进修后,她拒绝多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又毅然决然地回到三坪小学,又重新继续她那帮孩子们圆读书的梦。”读罢掩卷沉思,它令我肃然起敬,浮想万分。
在今天市场经济的繁华盛世、物欲横流面前,每一位教师都能象她一样守得住教师的那份清贫、寂寞甚至是艰难吗?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究竟值不值得呢?
曾经有好长一段的时间,我都处在情绪的低谷,总把教师这一职业看得很淡很轻,甚至有不乏蔑视和逃避的想法。一个人来到这世间,十几年的寒窗之苦换来的却是如此平凡的职业和平庸的生活,它既不能使你光宗耀祖、美扬门庭,更不能给你带来商贾们的物质富有、政府官员们的叱咤风云、明星们的潇洒张扬。终日面对的只是“两点一线”的枯燥、单调、乏味的生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呼不过是一个空洞的名词而已。“孩子王”的角色时常让我萌发摆脱这种职业的念头,于是教学便成了业余或多余,也不在崇高和至上,另寻它种职业就成了我孜孜以求的目标。我下定决心要用“考研”的这条捷径去改变我人生的命运,点燃我人生的梦想,实现我人生的精彩。
在那些年的学习和工作中,农民儿子的良知与本分一方面促使着我坚守着教育教学实践,不敢有太多的懈怠;另一方面为了考研,在业余的时间里我拼命地去读书学古,涉猎了大量的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励志教育、人物传记等各类书籍。在理论与现实交织中,我见到了万物的渺小与伟大、苟活与愤争、平庸与高尚,看到了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教育的地位、本质和历史使命,懂得了孔子一生“兴办私学”的真实初衷、鲁迅“弃医从文”的赤诚之心、陶行知“乡村办学”的历史要义等等。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时常撞击着我的灵魂,勾起我对教育的深思。夜深人静之时,回顾自己十多载的从教经历,叩问自己的心灵,体味学生的喜怒哀乐、成功与失败,使我亲身感悟与触摸到教育的深处,深深地明白了为师者肩负着传承人类文明、维系人类命运责任的重大。由此而觉得人活着是否有意义并不在于职业的本身,应在于它所肩负责任的轻重。教育工作虽然平凡,但胸怀远大、志当高远的人却不会因此平庸。人生的反反复复、停停滞滞是有几许无奈,但却更有值得欣慰的东西存在。我想,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圆读书梦就是宋芳蓉老师人生中最值得欣慰和留念之笔,同时这也实实在在地昭示和彰显出教育的魅力和生命力,她的人生因追逐这个“梦想”而变得永恒和精彩。
站在时代潮头,联系着人类文明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平凡的教育工作已经不再平凡。看看社会上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绩的人们,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他们的心头,砥砺着他们迈出坚稳的步伐,从岁月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成就了一番事业;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就像一个没有盛水的空木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会把他们彻底的打翻。想想这些,我不再感叹命途的多舛、职业的差别,现在觉得当初选择它倒有了几份幸运。它让我远离浮华、远离喧嚣、远离纷争,难得多了份宁静和读书的氛围,难得有了这份文明传承的神圣使命。
教育职业的那份固有的清贫与责任不正是它的那份伟大与崇高之处吗?
教育者,铸就学生灵魂之师也。给自己加满“水”,执着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平凡的工作岗位就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一定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全文完-
▷ 进入藤蔓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