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传说天上名种人间异香____咸宁桂花漫话(1)忘川

发表于-2007年09月09日 下午4:48评论-0条

自古以来,人们谈论桂花、吟咏桂花甚至描绘桂花,总是把它和月亮连在一起,咸宁人也不例外。农历八月,是赏桂的最佳时节,又是赏月的最好时光。或许,正是这种时令上的巧合,使得桂花与明月建立某种联系成为了可能;而古人对于桂花来历的强烈好奇心,则使桂香和月色的结缘成为必要。

□月宫桂子

桂花与月亮结缘,缘于古代神话传说。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梦。我国上古的神话中心在西北,核心是著名的昆仑山。在《山海经》等古代典籍中,昆仑山是一座通天的山,那里有不死之药、不死之树,有大名鼎鼎的西王母。在神话的演变中,西王母先是个半人半兽的女酋长,后来演变为美丽绝伦的西方女帝,惹得周穆王雇佣一流车手造父,驾着八匹骏马拉的豪华马车,一日千里来到昆仑山,与西王母诗酒唱和,上演了一出动人心旌的“瑶池会”。

这段美艳绝伦而略带凄迷的描述,出自战国古书《穆天子传》。

昆仑神话到此已被推向了顶峰,而从此以后,却一落千丈了。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周穆王一去不返,是因为神话只是人类童年的梦,再美的梦也会被现实碾得粉碎。秦汉之际,西域交通渐开,以至成为商旅不断的丝绸之路,昔日神秘的昆仑山被人们亲眼目睹,熟视无常。面纱一旦揭开,迷人的传说也就烟消云散。于是,美梦只好寄托到浩瀚的东海,蓬莱仙境的传说应时而生,弄得秦皇汉武上演了一出出求仙的闹剧,引得世人议论纷纷。于是,神话的中心只好又从海上又转到天上。

嫦娥的故事,本来是昆仑神话的一个支系。嫦娥奔月的传说,最早出自《归藏》,这是一部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的上古典籍。书中说:“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此后,《淮南子》、张衡《灵宪》等典籍多有引用,而且增加了一个嫦娥变蟾蜍的情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不久,月中又出现一个精灵——白兔,一开始,白兔与蟾蜍并存;后来,蟾蜍一度莫名其妙地被请出了月宫。

与此同时,桂树在月中出现了,《淮南子》说:“月中有桂树。”晋朝虞喜的《安天论》说:“俗传月中仙人桂树,近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但这个仙人到底是谁,似乎没有说明白。

到了唐代,这个故事就更加完整了。道士兼文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说:“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月亮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桂花树,一个学仙修道触犯了天规的西河人吴刚,被罚到月宫天天去砍那棵桂花树。但是,由于它的愈合力和再生力都很强,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可见,吴刚上月宫的任务就是伐桂,也就是说,他是被桂树带上月宫的。至此,月宫的基本生活条件已经具备,有三秋桂子、忠诚的奴仆兼保镖吴刚,还有两个可爱的宠物,于是,美女嫦娥重新粉墨登场了。

在月宫神话形成过程中,嫦娥经历了一个“人—物—人”的过程,月中建起了宫殿,成了迷人的仙境,而组成这一切的核心纽带,正是那株仙树——桂。

那么桂树是如何进入月宫的呢?或者说,古人凭什么说它是月宫的树种?

应该说,古人凭的是猜想和臆测。在自然界,生物存在着自然变异现象,桂花有雌雄同株者,也有雌雄异株者,花而不实的植株较多,有些地区桂树结实,反而成了罕见现象;加之经常有风雨夹杂桂子从远处飞来的事情发生。这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正好月里有一团酷似树木的阴影,于是,各种猜测、臆想应运而生。唐代道教勃兴,关于桂花的故事激增,武后之时,出现月桂落子的传说。《唐书•五行志》提到,垂拱四年(688)三月,有月桂子降于浙江台州,十余日乃止。唐陈藏器《本草拾遗》(739)谈到:“江东诸处,每至四五月晦后,尝于衢路拾得桂子,大如狸豆,破之辛香。古老相传,是月中下也。”

宋代以来,也有类似传说。北宋钱易《南部新书》(1012)载: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曰月中种也,至今中秋夜往往子坠,寺僧亦曾拾得。宋代僧人遵式在《桂子诗序》提到,北宋天圣年间,天降桂子如雨,其大如豆,其圆如珠,其色有白者、黄者、黑者,壳如芡实,味辛,播于林下,很易成活。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也载,南宋绍定年间,有人在浙江天台山拾得桂子二升,大如橡子,无皮,色白如玉,有纹如雀卵,其中有仁,嚼之作芝麻气味,囊之杂菊花作枕,清芬袭人,其收拾不尽,散落砖隙者旬日辄发芽,其枝叶柔长,经冬犹秀。

不知道您注意到没有,月中坠落桂子的故事,总是上演在浙江一带。想来浙江凭海临风,龙卷风多发一点并非异事。所以上述记载,基本上是可信的。桂花多数不结籽,但也有结籽的,而知道桂花结籽的人不一定很多,所以,月桂落子之说流传日益广泛。

□挂榜遗枝

同样地,古代咸宁人对桂花的来历也颇感疑惑。但咸宁处于内陆,很少见到龙卷风,几乎没有从天上掉下桂子的历史,所以咸宁桂花来历的传说,只好另辟蹊径。

咸宁桂花的传说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之药,升天成了仙,可她还是思念凡间的丈夫后羿,常常茶饭不思,只想离开仙境,回到人间,与后羿再续前缘。

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又想起了后羿,她请来月老,央求月老下到凡间,劝后羿念在夫妻情分上,搭救她离开月宫,破镜重圆。月老一向喜欢牵红线,满口答应了嫦娥:“我愿意做月下老人,不过,你要请老汉喝杯酒才行。”嫦娥敬了月老三杯桂花酒,不料月老不胜酒力醉了。他陡然想起,玉皇要他砍下桂树,奉献给南海观音做莲花宝座。于是手起斧落,砍断了月宫桂花枝,桂花树枝恰好掉到了咸宁的桂榜山,遗落的桂花枝落地生根,从此咸宁就有了桂花树。因为醉酒后用力过猛,斧头也掉到了长江边上,把地面砸了一个大坑,天长日久,就变成了现在咸宁和武汉交界处的“斧头湖”。

嫦娥见月老酒醉掉了斧头,怕玉皇怪罪于她,就在咸宁的山水之间四处寻找。渴了,就喝斧头湖的水;累了,就在大幕的仙人墩和汀泗桥的飞仙岭打坐;困了,就到飞仙洞中休息。千百年来,人们不知飞仙是谁,其实是嫦娥寻找斧头时的身影。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咸宁桂花并不像浙江那样,是天上的桂子落下来所生,而是月宫里掉下的一根桂枝落地生根长出来的;桂枝是掉在桂花最集中的产地桂花镇的挂榜山上。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咸宁人可能很早就掌握了扦插繁育桂花的技术,而最早栽植桂花的地点很可能就是挂榜山。可见,咸宁的桂花传说并不是因为学仙的需要而产生的神话,而是桂乡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口头创作。

除了野生的铁桂等品种,咸宁桂花多数是不结籽的,所以咸宁民间有句谚语:“桂花无籽十八年。”意思是桂花不结籽,桂花苗长成产花大树,需要十八年时间。先民对此又作何解释呢?于是,另一个关于桂花的传说出现了:

月宫中的丹桂子和侍桂女为了将天庭宝花传到人间而私自下凡,跌落在咸宁桂榜山上,丹桂子落在山北,侍桂女落在山南。

猪婆龙王在山北拱食,嗅到香气而来,见丹桂仙子躺在地上,旁边有一包散发香气的桂花种籽,它几口将种籽吞吃了。丹桂子苏醒后见桂花种籽被吃,怒而挥剑斩猪婆龙王,不料猪婆龙王临死时,用尾巴绞死了丹桂子。

侍桂女寻找到丹桂仙子后,将她埋在山脚下,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泪水浸湿了坟土。这时候,丹桂子的坟头上长出了一棵桂花树。侍桂女日夜守在树旁不肯离去,最后化为石人,后人称之为桂女石。

这棵树长到了十八年,就枝繁叶茂,花满枝头。可是,因为种籽被猪婆龙王吃了,桂树是丹桂子变的,所以它只开花不结果。

挂榜山位于咸宁市咸安区桂花、汀泗桥、马桥三镇之间,是咸宁桂花最早的集中产地,咸宁的桂花主要集中在山北的桂花镇,丹桂主要分布在山南的汀泗桥镇。

神话和传说,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折射。

□桂花之神

在民间,所有的花都是有花神花仙的。

花神的名目,起始于民间的花朝节。花朝节又叫花神节,俗传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生日,民间在这一天依礼祭祀花神。历代文人墨客吟赏百花,根据各种花的色香姿韵,选出一年中每个月份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从而造出十二花神来。

关于桂花花神的传说很多,一说是五代时后燕的窦禹钧,他教子有方,五个儿子皆为达官显臣,故他们父子被誉为“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说为西晋荆州刺史石崇的爱妾绿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赵王司马伦的同党孙秀曾想夺得绿珠,致石崇为赵王所杀,绿珠飘然堕楼殉情。“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人们以桂花之散落喻绿珠之坠楼,封她为桂花花神。

而传诵最广的花神,是唐太宗的妃子徐惠。徐惠是浙江湖州人,一位才情出众的女子。她自小聪慧过人,出生五个月便会说话;四岁能读《诗经》、《论语》;八岁时,父亲要她仿屈原的《离骚》作骚体诗,徐惠援笔即成《小山篇》一首:“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长大后,琴棋书画样样不落于人。因为才思不凡,被唐太宗选为妃子。唐太宗十分欣赏徐惠的才华,常和她一起吟诗作画,唐太宗死后,徐惠哀伤成疾,不肯进药。她表白:“吾荷顾实深,志在早殁,魂其有灵,得侍园寝,吾之志也。”终于在次年以身殉情,追随唐太宗而去,年仅二十四岁。后人因她才情出众,而且写过咏桂花的诗篇,就封她为桂花的花神。徐惠的故事,令桂花香平添了一份销魂蚀骨的深情,一缕幽思自此绽开在八月的心崖。

咸宁桂乡花农也有自己的花神。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花神并不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妙龄女子,而是一位白胡子老爹。

这里面有一个传说:从前有祖孙二人从江西逃荒过来,在挂榜山落户。爷爷叫桂花爹,孙女叫桂花,他们在房前屋后栽了满坡的桂花。孙女桂花长大成人了,桂树也开满了花。他们把桂花送给村里人做米糕、酿酒、做月饼,卖到外地赚了大钱。当地有一个财主见财起心,想把桂花姑娘弄来做小老婆,心想这样一来,老爹死后桂花林就是他的了。没想到老爹不从,让桂花和她的未婚夫——当地的一位雷姓青年逃到了异乡。财主恼羞成怒,连夜放一把火烧死了桂花爹。天亮后,乡亲们从火灰里抬出桂花爹的尸骸,放在白布上,请来老道作了七七四十九点道场。做完道场那天,只见一道金光从白布冲出,结成一朵祥云冉冉升空,桂花爹在云头上向乡亲们挥手致意。人们一阵惊愕,回头再看那白布,只见上面撒落着一堆桂花。众人惊讶不已,原来老爹升天作了桂花大仙了!从此以后,每当打桂花的时候,都要在地上铺上白布单,好让桂花大仙往上面撒花;打桂花时不能说话,说是怕惊动了桂花大仙,影响来年的收成。

这就是咸宁的花神。他少了一些风雅,多了几分土俗;少了一些浪漫,多了几分实在,显然不是文人的杰作,而是花农造出的神。因为,乡间的桂花主要不是用来观赏、而是要采收利用的,花农最关心的是桂花的丰歉和斤两,而不是所谓的色香姿韵。

本文已被编辑[牙牙齿齿]于2007-9-9 21:01:34修改过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忘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牙牙齿齿点评:

先生的典故知识与历史史话十分了得,风俗与人情颇有张驰。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