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烟雨没有多久,很庆幸被奔月姐姐提拔为校园版面和言情版面的编辑,那时的高兴,比我在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拿到稿费还要高兴,因为知道烟雨是个很大的中文网站,能在如此大的网站抛头露面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是深入网站内部。那时之乐,足以几天几夜不吃饭。
如今,三四个月已经过去,昔日的兴趣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聊。
究其原因,无非是这两个版面的投稿者作品中“死人“太多。
∮
本来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生,也有人死,无可厚非。
可是小说中,不能说不允许作者让某些人死亡,可是也总不能无缘无故的死亡,明明刚才我们还是谈笑风生,这会儿就物是人非,我还在世上生存,“故人”已经安然躺在“大自然”的怀抱。这还不算,然后便是一大段或感叹或抒怀或幻想或大悟的话,其词藻之华丽足以和“至情散文”相螕美,唯有不同的是“行散神也散”。
大致统计一下,死人无非有三种情况:一,深爱的人突然得绝症而死;二,疼爱自己的长辈突然离去;三,金庸古龙似的为自己心爱的人牺牲。这样的情况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少到什么程度,少到我活了二十年也就我的老祖父离我而去。
有人说是小说,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可是小说来源于生活。恐怕住居在“地球村”的还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全脱离生活而单独写作。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一切作品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没有什么特例,这就好比不能在建造“空中楼阁”。也有人说我们不是什么大作家大名人,没有必要要求那么严格吧。那么我试问我们提起笔写作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笔以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去体现生活么?难道你最初提笔的原因就是要写“死人”然后发一阵感叹:我们曾经是多么多么的相爱。然后万事大吉么?如果是这样,我哑口无言。
而且正如水过无声在《散文栏目,请少点“哭腔”》中所说的一样,写小说的一部分作者正是传说中的没有眼泪出来放个辣椒也要让自己出点眼泪“装饰装饰”。那后面的感情呢,辛庆疾多年以前就说过: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辞强说愁。而在我们烟雨里面则是:写手不知死人悲,爱写人死,爱写人死,为写新作要人死。
如不信,你可以系统性的看下烟雨里面的小说,我先说些一般的夹杂有“死人”的情节。校园里面,帅男靓女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不可自拔,可奈天不如人愿,父母或者老师出面干涉,男主人公或者女主人公总之有一人因为什么“先天性心脏病”受到刺激突发死亡,然后留下另一个人独自活在世上,孤苦伶仃。然后发一阵感叹,比他们全家人死完还要“悲悲惨惨”几百倍,我想如果放哀乐的话那放音机也会感动得“流泪”,心都碎了,当然就是“坏掉”。还有最常见的“死人“是因为失恋,当然不是不爱分手,而是为了对方能够争气考上大学不得已一方为之,另一方开始时精神恍惚,被车撞死。然后留下独自的痛,说什么如果知道时这样的结局死也不会说那样的话。可是“死者已死”,生者当然不会再死,因为那死者总会在死之前的最后一口气的支撑下,说出“你一定要好好活着”之类的话。如果是长辈,肯定是那小孩特顽皮,然后死者临死之前说“你一定要好好听爸爸妈妈的话”然后马上断气,留下小孩不停的点头和满脸的泪水。
当然我说的只能是很少的一部分。
从上面的情节来看,那很显然是一种“做作”,说白了,和“邯郸学步”差不多,日久为之,我想他连自己为什么是这样写都不知道,因为已经在内心形成“惯性”。生活的故事就是“死人”,不死人者邪说我就无法写。可是“死人”真的能打动人心么?答案当然不是否定的,也决定不是肯定,是不一定。如果你写的是真情实感,读者自然会知道,人可以什么都不厉害,可是人有七情六欲,感情的真假辨别能力还是很强的。“做作”和“真情实感”还是很容易辨别的。
生活中除了“死人”难道其他就全不是生活么?这个世界不死人的一天我们当然没有发现,可是生活中总还有许多点点滴滴的生活值得我们用比去描述。∮
最近一段时间,小说简直就是“死人启示”,而且手法也越来越多样,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今天小心点,不要看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阳。
当小说我一开篇就知道它后面的故事时,你想你还有继续看下去的勇气么?我是没有,浪费时间,可是那毕竟时写作者的心血,又不能不看。因为作为编辑,这是职责。既然不能不看,我只能呼吁写作者多点现实的东西,少点“空洞的死人”,让我也继续为你们“鞠躬尽瘁”,那样“死而后已”也真的值了。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绝对没有诽谤某个人之说,同时也希望看到烟雨小说里面“空洞的死人”成为永恒的历史。
湘西南箫剑文学交流群:48814194
-全文完-
▷ 进入湘西南箫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