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聚焦2004《淮风》(评论)天风神威

发表于-2007年09月08日 中午2:42评论-1条

过去的一年,最值得我欣慰的,是结识了《淮风》,结识了《淮风》主编刘钦贤。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也不曾有书信的畅谈,但是,一年来他寄来的诗刊,使我们渐渐熟知了。

也是因为这本刊物,使我激动地写下了“聚焦2004《淮风》”的浅论。

对这本刊物的浅论,我也象这本刊物一样分成几个栏目:

一、重磅炸弹:这里浅析的是《淮风》中的著名诗人和青年诗人的诗——这是我的个性:论诗不论人!对于我来说,即写长诗,也不忘短句;因为长诗需要的是气势,短句需要的则是灵性。无论长诗,还是短句,我在这里浅论几个,以供品评。

这里,让我们先打开第68期,翻到64页安徽诗人刘检中的《前秦曲》一诗,从整体观看,是现代诗,可诗人不忘古典之诗的美——韵脚和抑扬的重现——先天韵一气到底,有经天纬地、通古达今之势:“谁说咱盛而不伟歇史畔/天风卷去吾宇寰/忆当年青山绿郭依旧现/天行健/市阙戳破青锷天”从这第一段,我们就感受到古韵袅袅、铮铮作响、抑扬顿挫的笔力和回声,引导读者迅速读下去,就会更有悦耳铿锵、重现史实、轻调慢弹、陈酒佳酿、回味悠长之感。最后一段又有“诚至时/天烂漫/鼎盛朝歌冲霄汉/民族融合卷巨澜/百山千水万民欢/历史老人把长掾/伶官太乐/怡人间”来扬起全诗的气魄、激发读者的回味空间的拓展!第一次读这首诗,我就写下了从未对任何人、任何作品写的普通而无论哪个诗人都渴望的二字评语“好诗”,以便让我每次打开此刊,都要先读一遍这首诗,一遍比一遍感受至深,且有百读不厌、越读越爱读的心态!

我们再把刊物打到第68期26页的湖南诗人袁伯霖的组诗《放歌东江湖》,这里的四首诗,无论读哪一首,都有它的人情、诗意的外延,以歌诗人的创作心情。看第一首《一湖谜》“……本想与你共读早春/却怕烟波遮断了归程/我真的很想回家走走/去咀嚼大山遗落的风韵/你却从水底村庄/送来爷爷的洞箫/让我吹一曲湖的笑声”第二首《大山与湖》“山泉/滴答滴答/就象妈妈的乳汁/把湖喂养大//长大了的东江湖/不忘山妈妈/清晨,敬上一壶雪浪——/妈的长寿茶……”第三首《码头新韵》“……被山风吹瘦了的牛鞭/甩绿了湖洲/被湖风拉长了的帆影/漂绿了乡愁……”第四首《东湖漂流》“不是去寻找有惊无险/不是去采撷波光流影/双桨荡开城市的喧嚣/一篙撑入龙王的寝宫/……/108个险滩有108个秘密/漂流一次受用一生/每遇到难关我就打开一个/风雨乾坤万变不惊”。这四首短诗,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诗人的灵性,无论是“咀嚼大山遗落的风韵”、“被湖风拉长的帆影/漂绿了乡愁”,还是“山泉/把湖喂养大”,诗人都告诉我们,应该“每遇到难关我就打开一个”秘密,就会“风雨乾坤变换不惊”。这灵性,来源于诗人对故土的恋情、对诗域的痴情、对祖国的恩情。

我们打开第67期40页,看一看山东诗人鲁本胜的《故乡情怀》中的《老屋》“抚着月的细纱/由衷地思恋故乡/饱经沧桑的老屋/依旧活在我的心上/退色的陈砖老瓦/曾为生活/挡风遮霜/还有墙角边下岗的木犁/年年耕种着蝈蝈的欢唱//老屋啊/你那长满欢喜的脸上/丛生着希望民歌一样明亮/我要用时光深处那把镰刀/去收割秋天的辉煌/献给故乡/回报老屋的恩养”。这首短诗,以诗人自己的心情,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常的境界,让人回味、使人神思。

在神思的余音中,我们打开第66期28页,读一下贵州实力诗人李发模的《旅途杂记》中的《真心病》“在她空虚的地方戳个洞/漏出许多孤独/以刀在她孤独处切个口/流出浓浓的情//给那浓情,搅拌些青春/卸下些重负,剩下的/全是些真……”让我引领各位重新赏析一下,第一句和第二句,说的是病来自于空虚,显露的则是孤独;第三句和第四句,却说显露的孤独能表现亲情、爱情、友情和痴情、恋情、恩情;而后几句切中要害,阐述了这些情的根源,全是青春喷泉的产物,且告知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只要把心灵中的重负卸下,才显现纯真于天地!

二、巾帼团:以《淮风》中女诗人的诗为目标,我暂且动用庖丁之刀予以浅析。我的路线是反走,请各位谅解!

还是以第68期为首,先打开70页重庆才女香菲子《这不是梦呓》中的三首:“蓝色的海洋站立起来/太阳的长发抚弄着水性……海风捎来情人的鼻息/你的影子被剪成一面旗帜……欲念之火来自大海深处/火焰的姿势饱含诱惑”(《海的欲念》)诗人以拟人的句子表现出对海的亲情之恋。朴实无华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潜在的浓郁气息。“命运从未改变过/仍耗时一生去孕育/通体用泪水做成的小花/在悲剧中绽放//粉身碎骨的那一瞬间/来不及吻别美丽的梦/即使不惊鸿一现/也没有遗憾!”(《浪花》)凄楚的语言、精练的文字、娇巧的手笔把原本普通、平常的浪花展现读者眼前,使人犹如从城市的烟尘中突然进入绿色的森林,呼吸器官的舒畅,欣然易得。“……只因那双忘记归期的翅膀/在飘红之前/飞抵不了季节的肩头//揭开肌肤的那一次疼痛/遗失了撕心裂肺的尖叫//如期而至的只有心情/玩弄情愁的是一个老手/而鸽子抚摩着那些日子/不愿松开”。(《遗失在雨季》)读到这首诗时,使我产生几个疑问:遗失在雨季的到底是什么?是童年难忘的记忆?还是青春期惊人的萌动?抑或是新婚chu夜的忘情?我们每一个读者就用见仁见智的眼光来析读吧!无论横观还是纵览,香菲子的这组诗,全部把她的才气和诗之底蕴呈现在读者面前。

打开第67期17页,我们看一下香港女诗人蔡丽双的这组短诗:“终年/撑开一把/心伞”(《亭》)结尾处不仅体现了有关鲁班的传说,且点名了题眼。以古论今是诗人此诗物象恢弘的突出之美。“敬仰山外之山/天外之天/以平常心/与自然同在”(《诗人》)看到这首诗后,不由得想起了我自己的《七十二行人物素描》中,有关诗人的诗句:“清贫如洗/却高昂着头/两袖空空/怀藏整个宇宙/不记得晨昏霞露/一心与时间竞走/在母亲五线谱似的皱纹里/用妻子的泪作墨/放牧意念的歌喉/曾把思想在春天撒播/也把眼中的血丝丰收/不知谁是第二个/儿子的明天/能否/站立在汹涌的潮头”。蔡丽双女士的诗朴素中见精髓、平常中已升华;不事雕琢,宛如画家的手笔,用单纯、简约的线条就已全方位描绘出内在之美和空灵之秀。“一颗荔枝,一首诗”(《荔枝》)不由得想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又把读者带回历史的深处,使人愁肠寸断!而“现代的阳光/微笑成彩云”(《含情》)又引领读者倾听历史回响的旋律;“巨浪卷起的,不是/涛声,是对土地/依恋的热泪”(《情意》)再一次把爱的极限铺展在读者眼前;让我们略停一下,喘一口气,看一下《国歌》“您丹心如钢/唱一路护国战歌/您伟烈的心胸/讴歌必胜的宣言/庄严肃穆的旋律/在血管中沸腾”让我们感觉到女诗人对祖国润心蚀骨般的恋,这种恋情,顺理成章地影响了读者的思维,一同来表现给心灵的安慰。从这组诗的整体看,诗人善于运用历史的美来涂抹现实的俊颜,真可谓“淡妆浓抹总相宜”地尽情抒发了女性的别致之情。

三、散文诗部落:以《淮风》中的散文诗为诠释的目标。重点介绍四位诗人的作品。

首先,让我们打开第68期81页,看一下安徽诗人催国发的《漫游的星群》,开头就以辉煌的气势把原本平常的星写得活灵活现,气势之大、笔力之锋,给读者展示一种底蕴深厚、丰满灵动的大千世界:

“彼界无涯,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星汉灿烂。

不知所终的旅行,不知所终的飞翔、旋转、超越、追赶,不知所终的气浪之迸裂郁积在黑暗中的云块,让月色溶溶,清朗,和聚起魄力穿透微尘,在生命虚幻的光环中渐渐地流连。”

向下接着看,整篇文章以生命的本真作主旨,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思维的空间,使人读后感受到忘我的张力无处不在!诗人通过“鸟儿”、“美妙的梦境”、“裸露的ru*房”、“陨石”、“孤鸟”、“火鸟”、“灯照萤飞”、“飞蛾”等意象展开联想,引出女娲的传说和蒙塔莱、帕斯、佩斯、但丁、牛汉、欧阳江河等国内外的诗人,再以“夜枭叼一片月华,虽有难言的孤独,但它在变换的寰宇中高傲地狂舞,游刃有余。”最后以“吉星高照:圣婴浴洗。母亲解开裹着ru*房的胸襟。一颗火红的血球,穿过最后的星孔。披着火焰的外衣,尽情昭示:东方之既白。”来结束全篇。诗人就这样,先以一定的现实做背景,才一展身手,从而显示无尚的星之能量。不知诗人在此是有意抑或无意地写下了十二节——把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一分为二——让星群在这夜初至黎明的时光演绎心灵的感应。特别是结束段,以四个物象,写出了黎明时的天空景象:娇嫩、温柔、血红、火焰的燃烧来定格星群的消融。

接着我们打开第68期94页,看一下上海诗人王雅军的哲理诗。我知道,凡以哲理冠名的诗,都是生活中锤炼、情感里锻造、意识间提取、智慧上升华的上品!这里的五章哲理诗都以这几方面的精粹为内涵,

自己又有自己的不同张力和活跃的场。就让我随手摘几朵小花吧!“我们的风采是我们献给太阳的祭礼”(《风采》)这句话的开头,不仅是智慧的升华,同时又表现大家手笔的阔达和豪迈;“爱的感情是金币,是钻石。”(《爱恋》)何等昂贵的灵物,何等纯洁的沟通。“爱是彼此拥有,所以爱和被爱都是一种富足。”(《爱恋》)记得有一位诗人说过“爱和被爱都是幸福的!”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我在爱,同时更在被爱——感受着;“能伸能屈,是我们生命曲线的起伏/以逸待劳,是我们巧智取胜的一条法则。”(《隐逸》)隐逸是什么,通俗的说法是隐居;也就是暂藏锋芒,蓄势待发;“智者守拙,他感受自然宇宙和精神宇宙的博大”、“一个善于守拙的人,也一定善于冲锋/就象谁拥有自己的营垒,谁就拥有自己的天空……”(《守拙》)言外之意,没有才干和智能的人不需要守护自己之拙,反之是谦虚、上进和奋发的桑田;“我们善待身体,身体也将会以它的生机昂然回报我们。”(《养生》)爱护、善待、保养我们的身体,就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只有我们身体健康,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人类做些应尽的义务。大家手笔,不在别人的言辞里,而在自己作品的字里行间和无尽的气势、底蕴里。

然后,我们打开第66期62页,看一下安徽诗人催国发的《远山词典》,这里的九章,每一章都不长,但却让人不得不感觉应该长久回味,且需要我们用食草动物的特长——反刍——来细细咀嚼每一章、每一行。《黑豹》表面上写的是一匹雄奔的豹,美丽的动态、健壮的体魄、不屈的精神尽染纸上,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典型中国画,我觉得作者实际上不是为写豹而写豹,我看到象是写夜色降临的动势和远去的影象;《断崖之风》则是诗人借用两座断崖之间的风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爱之风、恩情之风、友谊之风或是拼搏之风、抗争之风!《红兽》中写的不是兽,好像是诗人在用诗笔书写受到创伤的人:如刘少奇等一辈受尽冤屈的老革命家,或是一些受到非人待遇的先哲们!《空谷》写尽了人性可贵、生命珍奇、母亲的高尚!《古寺》通过对寺庙内陈设物品和诗人的情感,告知读者“把生死看作是一种超度:心佛口佛。”佛教人什么?不仅仅是信仰,而是要终身行善;不要终日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吉乐国。”而是要人“莫以恶小而为之”!《枯黄的野草》中诗人用“我不知道”来结束全文,实则告诉人们“真正的征服者”是草而非不羁的风!也就是说,有的事物表面软弱,实则是刚强无比的。《风暴》写的是一种“情欲”的爆发,如同山洪、好似浪潮、更象海啸,其气势催倒万物、势不可挡、勇往直前……《鹰笛》似乎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渴望、想令白云仰止、河流高歌、山岭纳翠、恋人动情之意象。《树冠上的怪鸟》是怪鸟、还是丑小鸭?一会儿这、一会儿那,全凭凡鸟们的意识感觉的枉想来对它发表品评,何也?读者只有自己利用愚钝和聪慧了!九章九个意象,以实为虚,以虚为实,虚虚实实,实实虚虚是诗人创作的诗之本否?

最后,翻到第66期90页,读一下四川诗人陈德洪的《心里牵挂的植物》,说实话,如此多的作品,最令我欣赏的除前面几位诗人的诗和散文诗外,惟有陈德洪的这三章诗诱我欲单评一篇,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不得不在此对诗人道上句欠言了!如有论不到之处,望谅解。从整体读下来的心情来说,诗人不是为表现这三种植物对自己的牵肠挂肚的情结,而是赞美故土的因素尽藏其中。看“那是幽幽的蓝,从眼前蓝到骨髓的造血功能;那是明朗的蓝,清清澈澈地蓝到脉搏的频率;那是迷人的蓝,兴兴奋奋地蓝到心跳的声音。”“蓝布芹花同阳光一起灿烂,蓝色火焰燃烧着山里人一代又一代的风情。”(《蓝布芹》)“玻璃瓶里的井水不紧不慢延续着花期,长形舌状的蜡黄色花瓣开出满屋喜气。//家里每个人的笑都呈现花开的过程//喜鹊的影子掠过花蕊,落下一串串清脆的祥和。”(《馨口腊梅》)“一个小兵的呼喊洞穿奄奄气息,满山的小红果可以当干粮!被食欲驱赶的人们抛开引经据典的吃相,狼吞虎咽大山的恩赐。”(《救兵粮》)怎么样,难道说这不是对家乡礼赞的圣歌吗!诗人依恋着故乡,并以故乡的泥土般恩情为根基,吸收四川的一切营养才能够枝繁叶茂。我曾不赞成有人说“没到过四川,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但看过、读过、品过陈德洪的诗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趟四川!

我相信,《淮风》在新的一年里,一定会被刘钦贤老先生的执著精神和不屈韧性办得更好——“时间的磨刀石上/不是磨损了刀体/而是/磨锋了刀刃”——愿我的这首小诗成为《淮风》未来的象征和办刊的目标吧!

2005年8月16日天娇乐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天风神威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曼倩 | 荐/曼倩推荐:
☆ 编辑点评 ☆
曼倩点评:

每一首诗,就像一篇灵动的乐章,因为作者画龙点睛的评论而更加的煜煜生辉。在这个并不缺乏诗歌的时代,真正缺少的是评诗的伯乐。

文章评论共[1]个
曼倩-评论

建议精华!at:2007年09月08日 晚上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