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这篇是介绍道家的几个代表人物的。第一个是老子,第二个是庄子,第三个是申不害,第四个是韩非子。
【原文】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临宰时,原为孤小豚不可得也。子亟去,亟犹急也。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评】庄子的想法真的是比较实际的,也比较有启发性的。
之所以养你,予你以高位,予你以重利,你就以为是好事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不能自拔时,你就已经是人家的笼中之物了。
韩非子的《说难》,在史记里,是全文录入的,考究了一下,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不讨论他的一些说理的东西。
下面也录部分: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且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知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昔者郑武公欲伐胡,乃以其子妻之。因问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关其思曰:“胡可伐。”乃戮关其思,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而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此二说者,其知皆当矣,然而甚者为戮,薄者见疑。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
【评】有时候,不是你知道什么就要说出来的。说出来,未必比不说出来的好。因为有时候你知道了,即使后面的事实证明你是正确的,而你却不知道当事人会怎么样看你。
在这里列举的二种情况下,都是那个知道事情的人或者被怀疑了或者被杀了,总之下场都不好。第一种情况,是当事人的才智比较差的,而有才智的人善意地去提醒却被怀疑为盗贼;第二种情况,是当事人的才智十分强的,而有才智的人去提一个正确的建议,却被用来杀戮以麻痹敌方。
还有一个例子:
【原文】昔者弥子瑕见爱於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其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於初也,前见贤而後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後说之矣。
【评】其中的那句:“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故有爱於主,则知当而加亲;见憎於主,则罪当而加疏。”
相同的一件事,如果他要从你好的方面去看的话,那么,他会放过你,甚至赞扬你;但如果他要从你不好的方面去看你的话,那么,你就会因此而被认为有罪。
而“故谏说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後说之矣。”这句,则是对天下间很多人与很多事都是用得着的了。伍子胥认为越国是最大的隐患这个的正确的建议,不被采纳;屈原的正确的意见也没有被采纳;范增也是这样,虽为亚父,也是不被采纳意见······
所以说,“说难”。
而写《说难》的人,即韩非子,却是那么地不幸,深喑其道,而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却最终不能有全身之计,也是让人惋惜啊。
【原文】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於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评】最后,司马迁对他们几个人的评价是:老子深远矣。
一个人的认识,并不代表着是他的行为,更不代表他的成就。而老子不愧为道家无为思想的创始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之类的话,他说得出来,而他写完他的五千余言,即不见踪影,后世皆不知其所在。知道了,并把自己所知道的付诸实践,这实际上是很多人欠缺的。在我们周围也很多人会这样的。并不能把我们知道的事情直接地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
比如说,知道讨厌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当其是透明的;而眼前就有一个明明很讨厌的人,却还要和他(她)争个不休,这就说不上是真的知道讨厌一个人的最高境界了。
-全文完-
▷ 进入遐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